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1)

最真挚、美好的情感,来自心底最深的地方,它是爱、是暖、是希望,就如同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让人一见倾心,刻骨难忘。

宋代大儒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跌宕起伏,但他在情爱这方面,却是上天的宠儿。

苏东坡一生的爱情,遇到了三个女人,她们是爱、是暖、是希望,给予了苏东坡如同人间四月天般的美好爱情。

三个女人,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王朝云,是爱;王闰之,是暖;王弗,是希望。最美人间四月天,所有花开,都不负归期。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2)

一、王朝云,是爱

王朝云,是苏轼在生命最后的岁月中深爱的女子,是他的红颜知己、灵魂伴侣。

01.初相见:袅袅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神宗宁熙四年(1071),西湖边。长空无际,天碧如蓝。

王朝云,豆蔻年华的少女,如同一支初发的花信。袅袅婷婷,娇嫩鲜艳。

悠扬的丝竹声中,她裙带飞扬,轻歌曼舞;待洗尽铅华,清丽淡雅,楚楚可人。

苏东坡平静无波的心,忽然在这一刻微微动荡起来,如同春风拂过深谷的湖面,第一次泛起浅浅的涟漪。

恰逢天气突变,波光潋滟的西湖,山水迷蒙。湖山佳人,相映成趣。

此情此景,苏东坡挥毫写下了传诵千古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此时,这个像五月晴空一样灵透清朗的少女,以一种猝不及防的姿势,忽然闯入了他的命运当中。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3)

02.长相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神宗元丰二年(1079),黄州。秋风瑟瑟,落叶萧萧。

人世间最美好的遇见,其实只是两个字——懂你。

苏轼的名作《蝶恋花·春景》,创作于被贬流放期间。虽然写的是春情春景,但其实背后有政治寓意。

其中的“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屈原的《离骚》,原句是司占卜的灵氛,用来劝说当时在政治上失意的屈原的,大体意思是说:人生理想既然在自己的国家不能实现,你可以离开故国啊!

但屈原这样说,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的爱国品质与坚贞的追求。离不开,却又这样说,才分外表达出其中的痛苦与伤感。

所以,苏东坡这句话,表面看是旷达、洒脱,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一种更为深切的悲痛。

这层含义王朝云明白。她知道,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苏东坡只是一个墙外失意的匆匆过客罢了。

所以她在苏东坡让她唱这首词时,才会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就泪洒衣襟,难以为继。

苏东坡说:“朝云啊,没必要为我伤感,我能听你唱《蝶恋花》就是人生的幸福了。”

他们相处日久,不需要说其余的话,便已经知道彼此的意思。

她明白苏东坡的内心,她不仅是他的红颜知己,更是他的灵魂伴侣,相知相惜。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4)

03.永相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元祐九年(1094),惠州。老树清溪,高天长风。

我不要做你人生中锦上添的那一朵花,我只愿做与你并肩携手的一棵梓树,风雨来的时候,我们能相互遮蔽风雨,相濡以沫。

苏轼贬谪惠州,王朝云相依相伴,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成了他艰难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

她爱慕苏东坡,也很向往他那等精神境界。苏东坡对朝云在他老年随同他流离颠沛,不但把感激之情记之以文字,并且写诗赞美她,这些诗使他们的爱情化为共同追寻仙道生活的高尚友谊。

这个时期,苏东坡的思想已然发展到,不但喜爱淳朴的生活和纯洁的思想,而且到相信纯洁的思想才是淳朴生活的基础。

他相信自己已经向过眼云烟般的繁华梦告别,希望能求得长生不死之术。

王朝云对道家长生术也感兴趣,她和苏东坡共同合作实行,以求长生。

他俩一同创建放生池,乐善好施。

在这高天之下,长风之中,春日之前,他们相拥花树之下,声息相闻,外界悄然。盛开的花朵纷纷开落,他们十指相缠,相依相伴。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5)

二、王闰之,是暖

从熙宁元年(1068)到元祐八年(1093),25年。人生起伏,生活动荡。

我不知道,人世间有多少海誓山盟,经年后,都会付之一笑。但我知道,人世间有一种相爱,纵使年华逝去,念起,仍是心中最真的暖。

王闰之是个绝对的贤妻良母,是苏东坡心中永远的冬日暖阳。

她在苏东坡人生起伏最大的25年间,陪伴他从家乡眉山来到京城开封,后来辗转于全中国各地区——“身行万里半天下”,默默无闻地陪伴苏东坡度过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历经坎坷与繁华。

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苏东坡,关爱着所有她亲生的、和不是她亲生的孩子。给苏东坡带去了无尽的温柔与踏实。

她对生活的甘苦处之怡然。无论苏轼贬居黄州,还是后来飞黄腾达,面对天翻地覆的生活境遇,她不动声色,处之泰然;牛衣耕织,从不埋怨;锦衣玉食,也不惊喜。

王闰之性格柔顺贤惠,在苦涩艰辛的岁月中,她是苏东坡的此心安处。

万水千山,任凭风云变幻,王闰之凝视苏东坡的目光始终坚定而澄澈。无论是何时何地、如何处境,她如同一抹阳光,温暖依旧。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6)

三、王弗,是希望

仁宗嘉佑九年(1064),京都。26岁,因病去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王弗去世十年后,苏东坡为她写了《江城子》这首爱情的千古绝唱,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王弗是个标准的贤内助,是苏东坡心中温暖的希望。

她在苏东坡“达则兼济天下”的仕途生涯中,在现实生活层面给了苏东坡极大的帮助。

彼时,苏东坡年富力强,且大事聪明,小事糊涂。

所以,在他还不够成熟老练的时候,时常需要妻子的忠言箴劝。

王弗精明能干,富有智慧。她常常在苏东坡会客时,静静地躲在屏风后听他们说话。等人走后,她才会站出来跟丈夫说,要提防那些过于坦白的泛泛之交,提醒他君子之交淡如水。

他们夫妻两人,一个性格豪放,坦白直爽;一个精明能干,有知人之明。两人性格上的互补,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苏东坡的心里、梦里,每一年王弗去世的时刻,在那样一个有明月的夜晚,在那个矮矮的长满了松树的山冈上,他们都会相见,生生世世的相见。

她是苏东坡的希望,是他今生不能释怀的梦想。

苏轼人生中的爱情(苏东坡一生的美好爱情)(7)

四、写在最后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薄伽丘说:“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

苏东坡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这一切,在他背后默默地爱着他的这三个女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她们所给予苏东坡的美好爱情,是他心底持续的力量的源泉。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END

作者:似锦,生活的理想主义者,喜欢读书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竹剑瘦马,浪迹天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