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树叶那年出产的(东方树叶上市十年缘何在今年成为年轻人口中的yyds)

快消品的迭代速度之快是行业有目共睹的,以SKU计,中国市场目前大约有5000多种饮料,然而,存活超过5年的品牌不足百个。农夫山泉推出的茶饮品东方树叶已上市十年,却在近几年显现出绵长的爆发力。在岁末年关之际,一个个大奖纷沓而至,让东方树叶的牛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在B站最新发布的“Z100年轻人的百大口碑国货榜”中,东方树叶无糖茶饮料登陆食品饮料类榜单第一名。同时,在知乎发布的“2021知乎高赞好物100”榜单中,上市不到一年的东方树叶青柑普洱新口味成为食品饮料榜单的入选好物。

东方树叶那年出产的(东方树叶上市十年缘何在今年成为年轻人口中的yyds)(1)

而这些殊荣的背后,中国茶饮料东方树叶是如何让年轻人频频下单,高呼yyds的呢?

“五年前,喝东方树叶的几乎都是稍微有些阅历的人,但今年,加入了很多年轻群体,我觉得这是因为年轻人对于茶这些传统中国文化越来越认同了,”东方树叶品牌经理吴平解释东方树叶今夏爆火的原因。

一杯茶,背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饮食习惯,更是中式审美文化。东方树叶用全球先进制茶工艺复兴传统中国茶,也让中国茶真正地“出自东方,走出东方”,让“东方”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追溯东方树叶的发展史,这款诞生于2011年的中国茶,开始上市时并未凸显其魅力,但其引领了无糖茶的发展,而这十年也是无糖茶从小众到慢慢流行的十年。

当年,中国市场还不认可一款“不甜”的饮料,甚至甜的有些独特的饮料也让大众无法接受,这就是为什么口味特殊的格瓦斯、白花蛇草水,都纷纷入选江湖“五毒水”的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农夫山泉当年决定逆势推出这样一款饮料,大抵是品牌对水和茶天然的狂热和使命感。眼见西方各种甜饮料攻占了中国人的饮品市场,而名扬世界的中国传统茶却一直在年轻一代中显得过于低调,农夫山泉的团队有些不甘心。

但创新的激情背后,是超乎想象的困难:越是纯粹天然的产品,越难做。含糖茶可以用甜味掩盖很多口味上的缺陷,而无糖无甜的茶饮要想保留原味,就对原料和工艺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了不添加防腐剂,保证无糖茶味道的纯正,农夫山泉建了一条log6无菌技术生产线,生产100万瓶不会出现一瓶被微生物污染的产品,这条生产线是什么概念呢?即便十年后的今天,国内大部分饮料生产线依旧只能达到log5标准。

但这条昂贵的生产线当时是遭到不少人质疑的,在东方树叶问世的最初几年,即便在旺季,这条生产线一周也只需开两天,整个无菌团队几乎无事可做。但也正是因为这条生产线,早在十年前,东方树叶就率先实现了“0糖、0脂、0卡、0香精、0防腐剂”五个0标准。

摆在团队面前的另一个难题是,怎么让茶汤长久存放仍不变色。东方树叶又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极大提高了茶汤色、香、味的稳定性,和很多品牌利用外包装遮住茶汤颜色的做法相反,东方树叶采用透明瓶小标签,让晶莹透亮的茶色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即便今天依然难有模仿者。

东方树叶那年出产的(东方树叶上市十年缘何在今年成为年轻人口中的yyds)(2)

然而如此用心打造的产品,市场反馈却是冷淡的。

此间,中国快消品市场飞速向前,各个商家都在快速生产、快速打造概念上市,然后快速赚钱。站在风口上,一款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大都控制在一年左右。企业缺乏耐心、市场也越来越浮躁。回顾十年间,无糖茶饮市场上,无数品牌来去匆匆,统一茶里王上市9年后退出,可口可乐原叶茶上市七年后退出,2012诞生的康师傅本味茶庄,现已难寻踪影.....。

这十年,不仅仅是饮料行业大浪淘沙的十年,同样也是中国饮料消费观念快速成长的十年。2010年前后的中国,还没有多少人能接受一款无糖的饮料,到了2020年的这届年轻人,无糖饮料的春天终于真正到来了。

东方树叶、崂山白花蛇草水等重回年轻人的视野。江湖人称“五毒水”之首的崂山白花蛇草水在国内市场产品销量连创纪录,2018年全年销售额占崂山矿泉整体收入的25%以上。同年,在C-NPS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榜单中,东方树叶位列无糖茶品类的第一名。AC尼尔森数据显示,东方树叶占据中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成为无糖茶第一品牌。

令人艳羡的数据背后,是对于“健康”“中国茶”信念的坚守。尽管最初不被消费者认可,东方树叶的研发者坚信,无糖茶饮的消费者并非不存在,只是需要时间等他们壮大。

十年过去了,中国的饮料行业正在飞速迈进下一个十年,无糖概念成了全行业的风口,在新消费下半场的品牌争夺战中,唯有坚持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也只有真正历经打磨的产品,才能被时间所铭记。

(编辑 田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