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1)

文/华迅

第一次知道乌镇,是在电视剧《似水年华》的镜头里。彼时,乌镇将一个十二三岁黄毛丫头对江南的所有幻想,轻松收纳其间。

后来慢慢知道了周庄、西塘、同里等古镇,我对江南的印象,也跳出了“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想象,空间逐渐铺展开来…

再后来,一些扑面而来的影视剧、画册、书本,以及朋友不经意间的交谈,将我对江南的印象勾勒得渐次清晰起来……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2)

一曲《社戏》,又拓宽了江南这棵“古树”留给我的印象空间。它以潺潺、以袅袅、以咿咿呀呀,以青衣、以水袖、以白墙黑瓦,告诉我,江南不仅可采莲,还可摇蓬船、吹短笛、听社戏。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3)

社戏

作词/作曲:安九

演唱:安九

暮色里,旧歌戏

乡间草台唱不已

摇蓬船,听几曲

胡琴咿呀渔光寂

远处村庄桨声细

依稀曾是你

人潮中红红绿绿

阿婆茶香似往昔

时光重叠在年少的我

青衣水袖清唱一曲

弹指间岁月换了红颜

不知你可否会忆起:

我踮足凝气

几句《临江驿》

一转身你站在桥那边

回眸浅笑吹着短笛

那年灯下闹花衣

回头悄看去

人潮中来回寻你

月下拾一支短笛

时光老去远了年少的我

盛妆唱的那一曲

戏台上老旦已记不起

当年回眸的可是你

船家来又去

月色照涟漪

我站在桥边回望过去

只见松灯仍迷离…

时光老去远了年少的我

盛妆唱的那一曲

恍惚桥边又看见你对我

笑说:“你也在这里。”

生旦来又去

净丑映涟漪

便将草台收入纸伞中

带回梦里续一曲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4)

暮色渐笼,老戏旧曲在乡间草台上,将围拢过来的夜幕逐次推开了去,由近及远地缓缓荡漾着。摇着乌篷船,桨声、水声、胡琴声,交织其间,将原本静寂的渔光,衬得更静了。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5)

夜色渐起,远处村庄渐次酣眠。依稀听到细碎的桨声划动这夜的静,在划开的缝隙间,似曾相识的情境渐渐浮现——当年的你,摇着乌篷船,不经意间便划进了我年少的记忆里:赴约同看社戏,途径熙攘热闹的街市,阿婆煎煮的新茶依旧香似往昔……

时光不慌不忙地交织更迭,年少时的戏台在青衣的咿呀与水袖的飞旋中生动起来。那些温柔的面孔与温暖的情境,在流转的岁月里飞转变幻……不知,你可还记得?

还记得当年,我踮足凝息,咿咿呀呀唱将着《临江驿》,挥袖转身,青园桥上,你回眸浅笑间,吹着短笛……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6)

那年上元观灯会,我偷偷在人潮中找寻你的身影,却只在清冷的月下觅得一支短笛。老去的光阴在水乡的清梦里渐行渐远,盛妆颦笑间的眉眼、回眸寻觅的身影,都被嵌进了一去不返的旧时光。

独倚青园桥,极目远眺,远处乌篷船缓行而来,船后涟漪在月色下缓缓漾开,复而消失,唯余桥边忽明忽暗的松灯开得迷离。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7)

恍惚间,耳畔又闻:“原来你也在这里”……戏台上生旦净末轮番登台,去而复来。夜色渐浓,看客渐稀,在老旦婉转顿挫的咿呀中,收起纸伞,收起往昔,收起绵密情绪,带回梦里细细品一曲。

江南水乡社戏的画面,在这曲《社戏》里若隐若现:旧歌戏、草台、青衣水袖、生旦净末、《临江驿》……而在咿呀抑扬的戏曲外,却也隐着另一出凄婉唯美的人生戏:依稀是你、转身是你、回眸寻你,却只寻得一支短笛与一句“你也在这里”。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8)

社戏是戏,亦是人生。戏里戏外都绕不过悲欢离合。戏里唱着《临江驿》,戏外演绎伤别离。在桥边与人海的相遇,只作擦肩之缘,哪怕擦破袖子,也只擦出个有缘无分、情深缘浅的往昔。

这曲《社戏》的“戏台”上弥漫着丝缕惆怅,另一台《社戏》,则满溢嬉笑与欢乐。这便是收录在鲁迅先生《呐喊》中的《社戏》: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很皎洁……吹到耳边来的横笛,很悠扬…”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蓬船。”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看罢,’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9)

同样是横笛,同样是乌篷船,同样是看社戏,不同的情绪与境遇中的“戏”,感受截然不同。“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月光皎洁”“横笛悠扬”,以及返回途中偷豆烧了吃的场景,都可清晰地感受到少年那种无忧无虑的愉悦与惬意。

一首歌,一篇文,不仅将江南水乡“社戏”的场景勾勒得音色俱全,且将戏外的悲喜情感传达得生动形象,让江南水乡“社戏”的这片叶子更透明、更具体。

“社戏”本身也是戏台,在台上,可演绎哀婉凄美的别离,也可承载温暖唯美的童趣。大概,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社戏为什么那么好看(安九的歌曲社戏与鲁迅社戏)(10)

香积残烛(摄/华迅)

注:

《临江驿》:该剧源于元代杨显之著的杂剧《临江驿·潇湘夜雨》。写宋代张天觉携幼女翠鸾往江州上任,因渡河遇风浪失事,翠鸾落水,被渔夫崔文远救去,收为义女。

翠鸾长大后,文远将她许配其侄崔通为妻。崔通赴京赶考得中进士,和官员赵钱之女成婚。翠鸾寻夫到京城,崔通不认,反诬她是偷物逃走的家奴,并以逃奴之罪名将翠鸾刺配沙门岛,又暗中买通解差刘仁,让其在路上把翠鸾处死。

路过临江驿,翠鸾哭泣声传至驿内,已升任廉访使的张天觉闻悉,命人传见,父女遂得相逢。天觉命人拿下崔通,痛打后,欲将其问斩。

文远赶到后,为侄儿说情,翠鸾仍与崔通和好,将赵女降为丫鬟。(居然还能和好…这思维模式真是奇怪)

该剧女子越剧前期,曾由施银花、姚水娟等饰演。20世纪40年代初期,上海益民书局将该剧印成小剧本出版。

来源:华迅的小河沿 微信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