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基础教材(第三章动物生理学)

1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动物生理学基础教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动物生理学基础教材(第三章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基础教材

1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 体液调节是机体通过内分泌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代谢产物等调节机体功能的方式。血管升压素和胃泌素属于激素,氢离子和二氧化碳是代谢产物,能调节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双香豆素是毒物,能抑制凝血。

3 体液(占60%到70%)。分为细胞内液(占体液的2/3,体重的40%)。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

4 电位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k以易化扩散的形式移向膜外,带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留在膜内,内负外正。

5 细胞产生兴奋。1绝对不应期,接受刺激兴奋时的短暂时期内,细胞的兴奋性下降至0,对任何新的刺激都不反应。

相对不应期,有所回复但低于正常水平,要引起刺激必须高于阈强度。

超常期,低于正常阈强度的刺激就能引起兴奋。

低常期。

6 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叫极化。

膜内负值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去极化到膜外为负,膜内为正时称为反极化。

去极化后膜内向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恢复叫复极化。

极化状态下膜内负值继续增大叫超极化。

7 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作用于胆碱能神经轴突终端,干扰乙酰胆碱释放,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出现软瘫。

黑寡妇毒素能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箭毒和银环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有机磷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8 解磷定和阿托品能缓解有机磷中毒。有机磷能使胆碱酯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浓度升高。

9细胞所受的刺激达到阈值后即可引发动作电位,而这种能使细胞膜产生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的数值称为阈电位。阈电位大约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到20mV。

10凝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成。

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血凝块。

11红细胞由红骨髓的髓系多功能干细胞分化增殖而成。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供应不足发生营养性贫血。

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12,叶酸和铜离子。前二者在核酸合成中起辅酶作用,可促进骨髓红细胞的分裂。铜离子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激动剂。叶酸与VB12(含钴的化合物)缺乏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产生。

12白细胞具有渗出,趋化性和吞噬作用等特性。实现对机体的保护。除淋巴细胞外,其它白细胞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并得以穿过血管壁,称为血细胞渗出。白细胞具有向某些化学物质(机体细胞的降解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细菌和细菌毒素)游走的特性称为趋化性。

13血液经抗凝处理去除血细胞,其中的液态成分称为血浆。

血液流出血管凝成血块,随着血块的逐渐紧缩会析出淡黄色的清亮液体,称为血清。

由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并被留在血凝块中,所以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14 盐析发可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含量最高,主要功能有形成血浆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Y球蛋白几乎都是免疫抗体。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和纤溶的过程。

15 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叫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约占99.5%,80%是氯离子和钠离子)和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两部分。

16 抗凝常用办法。①移丐法,凝血过程三个阶段都有钙离子参与,除去血浆中的钙离子可抗凝。

②脱纤法。用小木条不断搅拌容器中的血液以去除其中的纤维蛋白。

③加入肝素,体内体外抗凝都可用肝素,具有用量小,对血液影响小,易保存的优点。

④低温可影响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延缓凝血过程。

⑤血液与光滑面接触,在盛血容器内壁预先涂石蜡,可延迟凝血因子XII的活化而抗凝血。

⑥使用双香豆素,能在肝细胞内竞争性抑制VK,阻碍多种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延缓凝血。可以作为抗凝剂在临诊中使用防止血栓形成,过量可口服VK解毒。

促凝的常用办法①血液加温,加温能提高酶活性,加速凝血。

②接触粗糙面,可促进凝血因子XII活化,也可促进血小板聚集,解体并释放凝血因子。所以手术中常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束部。

③补充VK,多种凝血因子的合成需要VK的参与。

17 红细胞压积也称红细胞比容,是指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的下沉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18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通过滤过和重吸收,由四个因素共同完成。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毛细血管外滤过的力量(生成组织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净水压是重吸收组织液的力量。

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叫有效过滤压。

晶体能够进出血管,血浆与组织液中的晶体渗透压相等。

19 第一心音为心缩音,主要由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震动产生。

第二心音为心舒音,主要由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以及主动脉中血液减速等引起的震动产生。

20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叫心率。正常情况下的心动周期,心房心室都是舒张期大于收缩期。如果心率加快,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与舒张期都缩短,但正常来说舒张期的缩短要比收缩期明显。

21 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节后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心肌的B受体,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收缩力加强。

心迷走神经的节前节后神经元释放的都是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的M受体,导致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动脉压降低。

22心脏在没有受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发的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心肌中的自律细胞主要是P细胞。主要存在于房室结少量在浦肯野氏细胞。

23 在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主动脉弓区域,存在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包括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血液中如缺氧,二氧化碳分压过高,氢离子浓度过高等会刺激这些感受器引起反射。

24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的循环系统。微血管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网,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毛细血管起始部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起调节微循环的作用。真毛细血管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裂隙,属于交换血管,主要完成物质和气体交换。

微循环的途径

①直捷通路。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

②迂回通路。微动脉-直毛细血管-微静脉

③动-静脉短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微静脉

25 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压称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应心脏每博输出量的多少,舒张压主要反应外周阻力的大小。脉搏压主要反应动脉管壁的弹性。

26 心室肌复极化的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是因为存在平台期。

27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是白蛋白,也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含量下降,胶体渗透压降低,水从血管进入组织液形成水肿。

28①心房收缩②心室收缩。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③心室舒张。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29 缩血管神经纤维都是交感神经纤维,一般叫交感缩血管纤维。

30脊髓是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基本呼吸节律产生于延髓,在脑桥的上1/3处pbkf核群中存在呼吸调整中枢,其作用是限制吸气,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31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停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部位而不能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能由于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发生气体交换。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所以肺泡通气量才是真正的有效通气量。

32胸内压又称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比大气压低,为负压。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正常时肺总表现回缩倾向,故胸膜腔内压通常为负。

吸气时胸廓扩大,肺被扩张,回缩力增大,胸内负压也增大,吸气末负压达最大。同理呼气末负压最小。

若胸膜腔破裂,空气将立即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此时负压消失。

33平静呼吸时,吸气动作由肋间外肌和膈肌的收缩产生。呼气动作只是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依靠胸廓及肺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回位使肺内压增大,从而产生呼气。

34 气体总是由分压高的一侧透过呼吸膜向分压低的一侧扩散,所以气体的分压差决定气体扩散的方向。

35二氧化碳在血中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量高达94%,主要以碳酸氢盐运输形式(87%)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以溶解形式运输的仅占5%。

36 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多吸入的气体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多呼出的气体量。

残气量。补呼气后肺泡内残留的气体量,也叫余气量。

功能残气量。指平和呼气后留存在肺内的气体量,是补呼气量与残气量之和。

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之和。肺活量反应了一次通气时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肺总容量。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与残气量之和。

37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感受器位于支气管至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属于牵张感受器,传入神经在迷走神经干内。中枢位于延髓,通过一定神经联系切断吸气,转入呼气。

38 小肠主要吸收机制有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小肠腔葡萄糖,半乳糖通过同向转运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氨基酸,胆汁盐,某些维生素如VB1等也通过此机制被吸收。

40 ①胃蛋白酶,是胃液中主要的消化酶,刚分泌时以无活性的酶原存在,能被盐酸激活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而发挥作用。

②内因子。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与VB12结合成不透析的复合体。使VB12转运回回肠的途中不被消化液中的水解酶破坏,促进VB12消化入血。

胆汁是一种具有苦味的黏滞性有色的碱性液体。胆汁成分除水外,主要是胆汁酸,胆盐,和胆色素等。除胆汁酸,胆盐,碳酸氢钠与消化作用有关外,其它成分都可看做排泄物。

③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与胆汁酸的作用。胆盐的作用

将脂肪乳化成细小颗粒,增加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加速其水解。

增强脂肪酶的活性,起激活剂的作用。

胆盐可与脂肪分解产物脂肪酸和甘油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促进其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吸收

胆盐可刺激小肠运动

41 瘤胃中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是厌氧环境。微生物主要由厌氧细菌,纤毛虫(贫毛虫和全毛虫)和厌氧真菌。

42唾液的生理功能①湿润口腔,饲料。

②含淀粉酶消化淀粉,中性环境下起作用。

③幼畜含舌脂酶,分解乳脂。

④溶菌酶,洁净口腔。

⑤维持PH尤其在反刍动物维持瘤胃PH

⑥调节体温狗,水牛

⑦反刍动物尿素循环,减少氮的损失

42瘤胃中的气体约1/4通过瘤胃壁吸收后经肺排出。一部分被瘤胃微生物利用,一小部分经胃肠道排出,大部分是靠嗳气排出。

43紧张性收缩。小肠平滑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是小肠运动的基础。

分节运动。主要由肠壁环形肌的舒缩形成,作用一是可以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

蠕动,是环形肌与纵行肌协同作用,缓慢推动食糜前进的运动,还有一种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

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这是消化期间的一种强有力的蠕动性收缩,作用是推送未消化的物质,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等离开小肠。

44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离子钙铁氯等也都在小肠前段吸收。回肠有其独特的功能主动吸收胆盐和VB12

45 胃腺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胃泌素能够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胆囊收缩素又称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液的分泌。

46胰腺分泌的胰液中有胰淀粉酶

47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感受器感受变化,并将信息传递到下丘脑,后者通过交感神经调节皮肤血管舒缩反应。通过运动神经改变骨骼肌的运动,如战栗。通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分泌改变机体代谢率。因此体温的基本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48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49 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当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通过皮肤以辐射,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则只能蒸发散热。

50 在环境温度改变时,动物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温度感受器,效应器等构成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调节机体的产热散热过程,使之达到动态平衡,维持体温恒定。

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各个部位温度变化的特殊结构。按照其感受的刺激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按照其分布的部位分为①外周温度感受器,广泛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中。包括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它们都是游离神经末梢。②中枢温度感受器,指分布于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以及下丘脑等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51 动物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明显增加,在发生战栗之前先出现寒冷性肌紧张,此时代谢率增加,随着寒冷的继续作用,在此基础上出现战栗,产热量大大增加,维持体温平衡。

52 恒温动物在内生性制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称发热。

53影响基础代谢率和静止能量代谢率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大小,年龄,性别,品种,生理状况,营养状况,季节,气候等。

54影响原尿形成的因素

①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内皮细胞肿胀,基膜增厚,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变得狭窄或阻塞不通,有效滤过面积明显减少,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结果出现少尿或无尿。而机体缺氧或中毒时,滤过膜通透性增大,原来不能透过滤过膜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也通过,造成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甚至出现蛋白尿和血尿。

②有效滤过压的变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叫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但大出血时,如果动脉血压降到10.7kpa以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将相应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血浆胶体渗透压 动物营养不良与实验中给动物快速静注大量生理盐水,都可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尿量增大。

囊内压,肾盂和输尿管发生结石,肿瘤或其它异物阻塞,可引起囊内压升高,导致尿量减少。

55 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原尿中的钠离子有96%到99%都被重吸收,其中近球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率最大,约占滤过量的65%到70%。

对氯离子的重吸收,大部分氯离子的重吸收与钠离子相伴,由于钠离子的主动重吸收形成了小管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使氯离子顺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对水的重吸收。主要在近球小管通过渗透作用重吸收。

对钾离子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钾离子主要在近球小管被主动重吸收,终尿中的钾离子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

对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主要在近球小管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重吸收。

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在近球小管重吸收,是继发于钠离子主动重吸收的转运过程,即继发性主动转运。

56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重吸收量较小,约占10%,并根据机体的水盐平衡状态来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很小,但可在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的调控下改变对水的通透性,参与机体水平衡的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就是由抗利尿激素调控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来实现的。

57如果动物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使机体大量失水,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就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增加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尿液,保留水分。

另外循环血量的变化也可以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循环血量下降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尿量减少。

58 出血导致血压降低,引起尿量减少。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并未发生变化,滤过膜通透性也没有变化,而囊内压下降并不会引起尿量减少。

59 滤过膜由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肾小囊的脏层上皮细胞层组成。三者的变化以及肾小球管径的变化都会引起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

球旁细胞分泌的肾素主要影响重吸收作用。

60 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的量叫做肾小球滤过率。

61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很大,终尿排出量只有原尿量的1%。所以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重吸收率减少1%,尿量增加1倍。

62 当递质使后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升高,导致钠离子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此电位叫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当递质使后膜对钾离子,氯离子的通透性升高,导致钾离子外流和氯离子内流,使后膜两侧极化加深,呈超极化,此电位叫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63①肾上腺素能受体,凡是能与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a.B两种。a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主要是兴奋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子宫平滑肌和瞳孔开张肌)使之收缩。但会舒张小肠平滑肌。B受体又分B1B2两个亚型,B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肌,它与儿茶酚胺结合后兴奋心肌,B2受体分布较广泛,它与儿茶酚胺结合后,抑制平滑肌活动(血管,子宫,小肠和支气管平滑肌均舒张)

酚妥拉明是a受体阻断剂,可消除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心得安是B受体阻断剂,可消除异丙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降压效应。

②胆碱能受体,凡是能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叫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毒覃碱型受体(M受体),一种是烟碱型受体(N受体)。

M型受体存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上,以及交感神经支配的小汗腺,骨骼肌血管壁上。效应是使心脏活动受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膀胱壁收缩,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腺及小汗腺分泌增加等。阿托品是M受体的阻断剂。

N受体可分为神经肌肉接头型(N2型)和神经节型(N1型)两种亚型。分别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后膜(终板膜)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与之作用后,引起骨骼肌和节后神经元兴奋。箭毒是N2受体阻断剂,六羟季胺是N1受体阻断剂。

64 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的B1受体,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收缩力加强。

65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有①加强物质代谢②促进产热和组织氧化③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对脑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呆小症④增强神经兴奋性,⑤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舒张血管平滑肌。

甲状旁腺激素作用是升高血钙,降低血磷。主要作用方式①促进骨钙溶解进入血液②促进对钙的重吸收,抑制对磷的重吸收,从而保钙排磷。③促进肾远球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近球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与甲状旁腺激素功能相拮抗的是降钙素,降钙素有降低血钙的功能。作用方式①抑制破骨细胞活动,使骨组织减少钙磷的释放。②减少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盐皮质激素,主要包括醛固酮等,主要作用是保钠,保水和排钾。

66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合成代谢,抑制分解代谢从而降血糖,对物质代谢的具体功能包括①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所以胰岛素缺乏会引起糖尿病。②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分解。③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分解代谢,包括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以升高血糖,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的氧化,使血液酮体增多,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合成。

67 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的大细胞神经元发出)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运送到神经垂体贮存,机体需要时由垂体释放入血。

68松果腺主要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主要作用是①对生殖活动的影响为抑制性腺和副性腺的发育,延缓性成熟②在神经系统,具有镇静镇痛和抗惊厥的作用。

69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

①糖皮质激素,指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对糖代谢起重要调节功能的皮质醇和皮质酮类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有促进糖原异生,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显著升血糖,参与应激反应,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消化等。

②盐皮质激素。主要包括醛固酮等,主要作用保钠保水排钾。当醛固酮分泌不足时,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会升高,引起一系列症状。

70 激素按化学性质的分类,①含氮激素,包括两类,一类为肽类和蛋白质激素,包括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等)神经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胃肠激素等。另一类为胺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等。

②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激素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等。

③脂肪酸衍生物类激素,如前列腺素。

71 腺垂体激素

①生长激素(GH)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物质代谢。

②催乳素(PRL)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发动并维持泌乳。

③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能促进卵泡的排出。

④促甲状腺激素。功能是促进甲状腺发育,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⑥促黑色激素,功能是促使黑素细胞生成黑色素。

神经垂体激素

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以轴浆方式运输至神经垂体储存,在适宜刺激下释放入血。

72 在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对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则以氯离子和碳酸氢跟离子为主要成分。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是钾离子,其次是镁离子,主要阴离子是蛋白质和磷酸根。

73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和酪氨酸。

74 激素向相应靶细胞传递信息的方式有

①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的方式称远距分泌,即经典的内分泌。

②细胞分泌的激素到达细胞间液,通过扩散到达相邻靶细胞起作用的称为旁分泌。

③细胞分泌的激素对自身起调节作用,称自分泌。

④由神经细胞分泌激素,称为神经内分泌。

73 前列腺素E的生理功能,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作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收缩胃肠平滑肌作用,对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活动起调节作用,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

74 睾丸分泌的激素主要为雄激素,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包括睾酮,双氧睾酮,雄希二酮。

雄激素的主要功能包括①促进精子的生成与成熟,并能延长其寿命

②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刺激副性征的出现,维持和性行为。

③促进蛋白质合成,骨骼生长,钙磷沉积及红细胞的生成。

芳香化酶可使睾酮转化为雌激素

抑制素是支持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能选择性的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卵泡激素(FSH)从而影响精子的生成。

75 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功能是促进生长发育和调节物质代谢。缺乏生长激素会引起侏儒症。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除了加强物质代谢,还可以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成熟。对脑和骨骼的发育尤为重要。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呆小症。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引起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而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76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具有类似于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功能,因此能够治疗一些与排卵障碍有关的不育症。

77 催产素(OXT)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可用于治疗胎衣不下。同时能够促进泌乳和乳的排出。

78 下丘脑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脉系统促使腺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促进雌激素的合成,分泌。促黄体生成素在排卵后维持黄体细胞分泌孕酮。因此是孕激素分泌的直接刺激因子。

79 自发性排卵,是指卵泡发育成熟后,可自行破裂而排卵的过程。

诱发型排卵。是指卵泡发育成熟后必须经过交配才能排卵,猫,兔,骆驼,水貂等属于此类。

80 孕激素主要由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孕激素中活性最高的是孕酮。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①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附殖和发育做准备。

②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子宫维持正常妊娠。

③促使宫颈黏液分泌减少,变稠使精子难以通过。

④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促进乳腺发育。

⑤反馈调节腺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

血中高浓度的孕酮可抑制动物发情和排卵。

80 乳腺分泌细胞从血液摄取原料,并在其中合成乳糖,乳脂(主要为甘油三酯)和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乳糖是维持乳中渗透压的主要因素,因此泌乳量和乳糖浓度密切相关。

81 排乳抑制,

排乳反射的中枢抑制,由于较高位中枢受到异常刺激,进而引起神经垂体催产素释放的减少。

排乳反射的外周抑制,外周抑制主要是由于应激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的活动加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乳导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紧张性增加,血流量下降,以致到达肌上皮的催产素减少,乳导管部分闭塞。

82 雌激素是由卵泡的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共同参与合成的。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血中雌二醇大部分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小部分与白蛋白结合,极少为游离型。雌二醇激素的主要功能有。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②促进雌性副性征的出现,维持及性行为

③协同促卵泡激素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促黄体生成素峰出现,促进排卵。

④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使子宫肌收缩,参与分娩发动。

⑤促进乳腺发育

⑥增强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骨的生长,促使醛固酮分泌。

83 在机体代谢方面,肾上腺素可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显著升高。还能动员脂肪,使机体耗氧量增加,产热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除肾上腺素外促进机体产热的还有甲状腺素。

84 突触传递的主要特征有,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作用,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和易疲劳性。

85瘤胃微生物能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幼年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发育不完善,有可能患B族维生素缺乏症。

86呼吸膜的厚度不仅影响气体扩散的距离,也影响膜的通透性,呼吸膜越厚,扩散速率就越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