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哲学精华液(老子的水与泰勒斯的)

老子有句名言:“上善若水”泰勒斯也有句名言:“水是最好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老子的哲学精华液?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老子的哲学精华液(老子的水与泰勒斯的)

老子的哲学精华液

老子有句名言:“上善若水”。

泰勒斯也有句名言:“水是最好的”。

从字面意思看,老子和泰勒斯都给予“水”极高的评价,但两人心中“水”的含义有所不同。

老子说“上善若水”,是指水有四种性质。

第一,水利万物。水滋润天地万物,浇灌生命,滋养人间。人应像水一样,做对万物有利的事,“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第二,不争。水有很大威力,但总是停留在较低的地方,与万物无争。人应像水一样,心要深沉,甘居低位,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争强斗狠。

第三,处众人之所恶。水总是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例如山沟、河沟、水沟、池塘等低洼肮脏之处。人应像水一样,安然处于卑下的地位。

第四,几近于“道”。因为水有利万物,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特点,所以具有接近于“道”的性质。而“道”既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万物由“道”而生;又是万物运行所遵循的法则。

泰勒斯说“水是最好的”,包含三方面含义。

第一,水生万物。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由水而生;水浇灌万物,生命因水而生。

第二,万物复归于水。水是世界万物的最后归宿。

第三,大地飘浮在水上。水托举着陆地,承载着世间万物。

老子和泰勒斯几乎是同时代人,一个是中国哲学家,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家。两人不约而同地认为水“上善”、“最好”,并从不同侧面发现了水的特点。

老子一方面认为水的性质接近于“道”,即事物的本原;一方面用水的特点启发人的德行,提出了道家关于怎样做人的道理。

泰勒斯则集中思考了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明确指出万物由水生成,且复归于水。

两人对水的不同认识,源自两人的个人经历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

从个人经历来看,老子曾担任东周时期守藏室之史,管理国家档案和图书。泰勒斯做过商人,到过不少东方国家,从事过政治活动和工程活动。

从知识背景来看,老子在史学、文学和哲学方面研究深入。泰勒斯曾到古巴比伦学习过观测日食月食的方法,在航海经商过程中掌握了测算海上船只距离等知识,在埃及学习了古埃及土地丈量方法和几何知识。在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方面有较深入研究。

从社会背景来看,老子生活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农耕文明占统治地位,各国争雄争霸,政治斗争激烈。泰勒斯生活在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城邦,手工业、航海业较发达,商业和海上贸易占重要地位。在频繁往来中,吸收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东方古国的文明成果。

因此,老子悟到了水的特质,重点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方面进行思考,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结论,启发人们如何处理政治和社会问题。泰勒斯悟到了水的重要性,从自然事物的发展变化角度进行思考,得出了“水是最好的”结论,启发人们探求自然界的本原与演化规律。

作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和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和泰勒斯的区别,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区别。他们的学说,分别代表了当时农耕文明和海上商业文明的最高认识成果。并且古希腊在相对自由的海上商业贸易及人员流动中,广泛吸收了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早期农耕文明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材料,在科学技术、逻辑推理、数学演绎等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与农耕文明时期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研究逻辑,成为古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