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克制倭寇的兵器(用纸做的甲比铁甲更防弹)
上阵杀敌最好穿一件刀枪不入的铁甲,实在没有铁甲,换成皮甲、藤甲也能凑合,如果都没有,那就只好用纸甲了。纸糊的铠甲也能上战场?难道是提前准备的祭奠用品?
当然不是,纸甲并没有想象的那样脆弱,在某些场合反而比铁甲更好用。明朝抗击倭寇时曾大量使用纸甲,取得颇为良好的效果,并把纸甲的制作方法记录在《武备志》里面,直到清朝仍有使用纸甲的。
倭寇主要袭扰中国东南沿海,这里普遍比较潮湿,铁甲很容易生锈,进而失去防护能力,于是便出现了布甲和纸甲。纸比布便宜,取材非常方便,更适合穷得叮当响的明朝卫所军队。
据《武备志》记载,纸甲跟普通的扎甲一样,先制成小的甲片,再串成完整的甲衣。而每片纸甲至少需要用100层纸压紧,不能用胶或漆,压紧后用线缝合或用铁钉固定。
采用的纸很薄,即使100层缝在一起也不超过2.5厘米,有些制作精良的纸甲只有1.5厘米,穿在身上基本不妨害活动。有的纸甲还要夹几层棉花或绢布,使性能更好。事实上,纸甲的穿着舒适性还要优于铁甲,至少没有铁片扎肉。
《武备志》特意强调纸甲必须要有100片以上,否则达不到防护性能。明军的纸甲可以挡住90米开外、倭寇使用的早期火绳枪弹,以及各种箭支,即使是贴身肉搏,普通的刀也不一定能砍开纸甲。
其实,纸甲早在唐朝就发明了,宋军尤其是南宋军队使用较多,一次性制造三、五万副纸甲不算稀罕,不少地方的乡兵往往自制纸甲,使自己有了最基本的防护,晚上宿营时还能当被子用,比铁甲的用途更广泛。
正因为纸甲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宋朝对纸甲控制得很严,宋神宗的《熙宁编敕》中曾规定:“若私造纸甲五领者绞”。造五副纸甲就是死罪,不比私造铁甲的罪名轻多少。
不过,纸甲的质量非常依赖工艺是否到位,粗制滥造的纸甲防护能力极低,而无论唐、宋、明哪个朝代,越往后,官造的东西越差,纸甲也要例外。所以发到士兵手里的很多纸甲真就是“纸糊”的,除了骗人,根本一点用也没有。
如果有人不相信纸能造甲,那就找一包没拆封的A4纸试试,用刺或砍的方法都行,看看能不能一下子把整包A4纸弄穿。倘若不成功,恭喜你,发现了一种自制防弹衣的好材料,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