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权利和义务(认清母亲的权利与责任)

#育儿事务所#

成为母亲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母亲”的身份,顿感权力重大,责任重大,也就有了更多的反思和成长。

真希望当年的我能早点知道,自己会对另一个生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那样会让我对“母亲”这一职分更加敬畏虔诚,也更加谨慎小心,让我更好地做到“不辱使命”。

你是孩子的什么人?

不假思索的答案是生物学身份的声明,并不能让为人父母者更清楚自己的职分里包含着什么。许多亲子关系中的冲突、纠缠、扭曲,都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孩子的什么人。

生物学原因让我们在无意或刻意中就拥有了父亲或母亲的头衔,这不应该让我们觉得理所应当或沾沾自喜,诚惶诚恐才是善莫大焉。

因着这份诚惶诚恐,我们会带着谦卑和理性,认真思索自己和那个成为自己孩子的生命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人父母者如果能清晰地在以下四个方面定位自己的角色,知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职责,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将会开启崭新的篇章。

母亲的权利和义务(认清母亲的权利与责任)(1)

第一,是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

中国父母特别喜欢以有恩于自己孩子的“施恩者”自居。但是,有两句古话却把养育孩子的真相一语道破。第一句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第二句是“养儿防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生孩子首先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表达,其次是给自己最可靠的养老保障。这种逻辑让人细思恐极——“生你、养你,和你没什么关系,是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也是为我老了以后有个保障,但你还必须时时刻刻记着我的恩情!”

默许甚至怂恿为人父母者以“施恩者”自居似乎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养育之恩”被过分强调了。养育孩子是责任,也是乐趣。如果非把责任和乐趣升华到恩典的高度,除了让被养育者感到压力巨大,更会让成为父母的人产生极大的错觉:“我生了你,就是对你有恩,这辈子你都还不清;所以,你做什么都首先要让我满意。”

对此,一些文化学者提出:父母的角色定位应该是“感恩者”,而不是“施恩者”。他们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父母的身份,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对自己有机会、有能力生养孩子心怀感恩。因为,成为父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它让人品尝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让人感受到自己的基因得以繁衍的喜悦。我非常赞同这种观点。

我甚至觉得,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也应该心怀感恩。是孩子用毫无怀疑的信任、百分之百的依靠,帮助我们真正完成了生命的成熟;在我们变成合格父母的过程中,孩子对我们的失误、过错一再容忍、接受,他们用天真的笑脸和无邪的眼神一次次治愈了我们。

家长们如果能主动自觉地从“施恩者”的高位上走下来,谦卑地接受自己也应该是“感恩者”的身份,就会为自己曾经对待孩子的方式羞愧不已。这样的羞愧将带来极其有益的反思,让家长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把趾高气扬的理所当然变成心平气和的合作商议,这种态度转变会为构建全新的、健康的亲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母亲的权利和义务(认清母亲的权利与责任)(2)

第二,是陪伴者,而不是教育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我们和自己孩子密切相处的时间到底有多长?

从孩子出生到他们高中毕业,我们最多能和他们朝夕相处20年。之后,他们要么工作要么上大学,去外地或者去外国,即使在本地上学也会住校。从这时起,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亲密了。

20年也就是240个月,真的没多长。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小学或中学,你自己算算,能和孩子亲密相处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多少天?

很多父母和我一样,对于扮演“教育者”心心念念,总觉得这才是自己的职责。因为要给孩子供吃供穿,所以就觉得自己有资格给孩子指点人生。对自己身份的错误界定,让我们变得自大和狂妄。

做父母的,其实根本没想到,我们并不是想当然的“教育者”,而是孩子生命中第一段旅程的“陪伴者”。若干年后,孩子一定会离开你,开始新的旅程,接下来的旅程,他们有朋友的陪伴、爱人的陪伴、孩子的陪伴,那些,都和你无关了。在这宝贵的240个月里,你如果能开开心心地陪伴他/她,让他/她充分享受到父爱母爱的滋养,他/她就能顺顺利利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做一个“陪伴者”,需要的是感恩和享受。感恩自己有幸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并享受这段陪伴孩子成长的美妙时光。如果动不动就想扮演“教育者”甚至“教育家”,板着面孔,大事小事地数落孩子、指导孩子,只会搞得孩子没笑脸,你也不开心。

做一个好的“陪伴者”并不容易,需要有欣赏的心、聆听的耳朵和温柔的舌头。如果能做到静静地、美美地陪着孩子长大,你就是最好的教育者。

母亲的权利和义务(认清母亲的权利与责任)(3)

第三,是帮助者,而不是管理者

“帮助者”和“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以谁为中心”。

“帮助者”是以孩子为中心,由父母来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学会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从而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管理者”是以家长为中心,以家长的意愿部署孩子的人生——让孩子以家长的目标为目标、以家长的喜好为喜好,从而完成家长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务,帮助家长获得靠他们自身力量无法实现的人生价值。

以“管理者”自居的家长,总想操控孩子的人生。在他们的内心,孩子是家长人生计划的执行者,只有听命行事的责任,并无自作主张的权利。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穿衣风格、吃饭口味都会毫不客气地指指点点;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对孩子学什么专业、找什么对象、干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要管一管。

做父母的,如果一直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充当孩子人生的“管理者”,满足了居高临下的管理快感,却错失了让孩子成长和犯错的机会。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定会在现实中经受更多的磨砺、挫折,甚至会丧失做自己的勇气,没有存在感、没有价值感,一辈子活在父母的手心里,委屈、窝憋,不敢反抗。

要想成为孩子的“帮助者”,就要学会以孩子的所思所想为中心,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观点。试着用这样的口气和孩子展开对话:“孩子,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爸爸妈妈愿意尽可能地帮助你。”以“帮助者”的姿态和孩子聊聊他/她的一切,包括学业志向、爱情向往、人生规划。相信我,你一定会听到不一样的答案,不管它们是否符合你的设想,都给予尊重。这才是一个“帮助者”应有的姿态。

第四,是分享者,而不是评判者

首先,和父母的适度疏远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成长现象。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但是,家长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是不是一直在扮演“评判者”角色,导致孩子不愿意搭理自己了?不用问孩子,问问自己,我们这些成年人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聊天呢?

我们喜欢这样的人:与我们有共同的兴趣、乐于分享,喜欢听我们说话、不会瞎提意见、不会胡乱评判。

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对孩子的兴趣要么一无所知,要么无比轻视,和孩子交谈只有一个话题:成绩,成绩,成绩!从来不愿意听孩子分享感受,动不动就批评、论断孩子,还特爱给孩子提意见,总想显得自己比孩子懂得更多、道德水准更高。

试想,如果家长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成人世界,谁会和你交朋友啊!

唯独在孩子面前,我们不愿当一个平等的“分享者”,想成为一个居高临下的“评判者”。面对孩子,我们总觉得:“我是你爹你妈,当然有权力评判你!”

这样的角色错位自然会让孩子远离、逃避,谁想和一个动不动就教训指责人,还特爱讲大道理的人多说话呢?

成为一个好的“分享者”并不容易,既要有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做到无分别心地接纳;也要有敞开心扉的勇气,告诉孩子你的真情实感,敢于让孩子知道你崎岖坎坷的心路历程。要真诚地与孩子交流,像面对知心朋友那样,跟孩子分享你自己从失败和挫折中学到的人生功课。

只有内心强大的家长才愿意成为和孩子平等的“分享者”,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已经与自己和解,内心那个批判的声音不再搅扰我们,对于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才有接受的胸怀。因为,你对孩子的种种不满,其实是你不满意自己的折射。

母亲的权利和义务(认清母亲的权利与责任)(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