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如何评价魏宗万(魏宗万因司马懿)
对老一辈艺术家的尊重,源于他们对角色的尊重。
只有对角色的尊重,才能演绎出不朽的作品和灵魂级的人物。李雪健的宋江,魏宗万的司马懿,陈道明的康熙,时隔几十年,每每谈及,依然鲜活在每个人的心头。
魏宗万,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提起他演绎的角色,全国几乎无人不知。
三国演义里的司马懿,水浒传里的高俅,三毛从军记里的兵油子,爱情公寓中的“洪七”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能将所演角色替代了自己的名字,才是演员的最高境界吧。
魏宗万,1938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优越的家庭,谈不上富二代,但也是不差钱。他从小喜欢表演,6岁时就咿咿呀呀的哼着京剧,但凡有演出的剧院,他都要到场观看。
十来岁的时候,魏宗万迷上了唱戏,时常混迹在戏园子。这对稍有威望的魏家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要知道那时候戏子的身份非常低贱,根本不是个正当的行业。
为此,魏老爷子大为恼火,一气之下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去上学学知识,要么去工厂当工人。那时候的工人相当于“铁饭碗”,薪资稳定也很体面。
于是,17岁的魏宗万初中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工厂上班。单调、乏味、枯燥的工厂生活,让他很不适应,满腔热血的表演梦还时时撞击着年轻的心灵。
4年之后,21岁的魏宗万偶然间看到了上海戏剧学院在招募新生。他内心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他瞒着家人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
因为天赋使然,魏宗万在戏剧学院的学业非常突出,常常得到校领导的表扬。他的表演往往能够别出心裁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学校每有编排的戏,他都是主演。
在学院里顺风顺水的魏宗万,不仅是院领导呵护的掌上明珠,也是表演系学生仰慕的对象。
但是步入社会之后,那种天壤之别的“冷落”,一度让魏宗万怀疑未来的走向。因为当时审美的要求,和魏宗万并不英俊的外表,让他很长时间都接不到戏,甚至跑龙套。
还有他比较耿直,不愿趋炎附势巴结导演,也让他错失很多机会。
但魏宗万一直没有放弃,但凡有表演的机会,他都会不遗余力的将其表演到极致。他的这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直到1984年,魏宗万才正式迎来一个好机会,时年他已经44岁。那年他在电影《一个和八个》里饰演“老兵老万头”一角,才获得大众认识,也因此结缘张艺谋。
1987年,年近50岁的魏宗万再次以话剧《想入非非》,将自己的事业推及到新的高度。
1989年,魏宗万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同年,他的单人小品《单间浴室》,斩获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赢得“南魏北赵”的赞誉。南边魏宗万,北边赵本山。
成名后的魏宗万,不再缺少表演机会,这时候他看不上的剧本,几乎都会一一拒绝。
甚至包括《三国演义》的司马懿。
1994年,张纪中正在筹拍《三国演义》,对于司马懿一角,他心中早已钦定了魏宗万。谁知当他告知魏宗万后,却遭到了魏宗万的拒绝。
要知道这一角色,是多少演员梦寐以求的呀?张纪中无奈,只好效仿刘备“三顾茅庐”,直到他拿出司马懿的画像和魏宗万比对后,几乎一模一样,这时魏宗万才勉强答应了。
等到尘埃落定后,魏宗万开始投入到了角色的研究中。开拍前的前三个月,他开启了闭关生活。每天除了查阅史书做笔记,就是找寻司马懿的心理活动以及感觉。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魏宗万凭借“司马懿”一角,一举拿下了“金鹰奖”“飞天奖”“年度VVTV杯特等奖”。他饰演的司马懿,也成为影史上最经典的角色之一。
当筹拍《水浒传》的时候,张纪中再次上演“三顾茅庐”,最后魏宗万饰演了反面人物高俅。
为了他的戏份,张纪中甚至还更改了剧本,只为他能多拍点戏。
还有后来陈可辛执导《投名状》,也因为魏宗万的影响力,不知不觉给他加了很多戏。
甚至1991年张建亚导演为了邀请魏宗万出演《三毛从军记》,不惜单膝下跪来恳求他出演“兵油子”。
正是对表演深入骨子里的热爱,也因为魏宗万能不遗余力的将每一个角色表演至极致,才赢得了他大器晚成而经久不衰的时代影响力。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每一个角色都是我的孩子,都是自己花心血演出来的,都喜欢”。
即便事业高光,但是他有一个原则,也自始坚守,那就是:一生不接广告。
即便他的生活比较艰辛,如今84岁了还居住在出租屋内,但是他对名望和金钱还是依然看得很淡。这样的艺人,无疑是伟大的,值得每个人尊重。
读者们,关于“心目中的魏宗万”,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