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码的作用(一文看懂ISBNISSN)

isbn码的作用(一文看懂ISBNISSN)(1)

科研工作者在出版学术著作、写作发表论文时都需要检索文献。不论是通过中文文献数据库,还是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页面往往会出现ISBN, ISSN, DOI号等。这些是什么呢?

ISBN:

ISBN号即国际标准书号,全称是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际编号。由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最终公布。

每本书的每一个版本都有一个不同ISBN。每个国家有一个指定机构管理境内ISBN,并决定当地申请流程。从2007年开始新书的ISBN从10位变为13位,13位的ISBN由五组数字构成:

第一组三位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的产品标识编码(EAN.UCC)- 978或979;

第二组是组区号,中国则是“7”;

第三组是出版社代码;

第四组的出版物编码代表了某一书名的特定版本;

第五组是一位校验码,而第三和四组编码的长短均不定。

ISSN:

ISSN号即国际标准刊号,全称是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的简称。是为各种内容类型和载体类型的连续出版物(例如报纸、杂志期刊、年鉴等)所分配的具有唯一识别性的代码。分配ISSN的权威机构是ISSN国际中心(ISSN International Centre)、国家中心和地区中心。

以ISSN为前缀加上八位数字组成,分为前后两段各四位,中间用连接号。前七位是顺序号,第八位是校验码。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要为刊物申请ISSN需先申请到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EISSN:

EISSN就是电子期刊的ISSN。

期刊出版物如果出版印刷版和电子版,就会具有两个ISSN号,一个是印刷版的ISSN,一个是电子版的ISSN号 (即EISSN)。都是由国际ISO标准协会颁布的。比如有很多国际学术会议与IOP出版的刊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合作出版会议论文集,其ISSN号为1742-6588,EISSN号为1742-6596

SICI:

在ISSN的基础上还有更为复杂的SICI(SerialItem and Contribution Identifier)。这个标识符分为三段:

第一段item segment包括了连续刊物的ISSN;

第二段contribution segment代表具体位置(例如页数)以及论文名称;

第三段control segment包含了校验码和出版形式等。

这个构成复杂的标识符代表了连续期刊中更细节的信息——某一期某一卷甚至某一篇文章。

DOI:

另一学术文献中广为运用的则是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同样由ISO进行标准化,可以为任意一个对象提供独有的数字标识符,在DOI系统(DOI System)上注册管理。

DOI可以永久的为论文提供一个电子身份证,无论网址如何变化,用DOI都能找到论文现在的信息和链接,轻松查找文献。DOI号的出现得益于计算机领域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

DOI的格式包括两个部分:前缀和后缀,中间用“/”隔开,前缀由特定代码“10”和DOI登记机构代码组成,用圆点隔开,后缀则由登记机构分配并确保其唯一性,因此有着无限的可能。

DOI的唯一性和永久性优点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全文数据库和学术出版社在使用DOI。例如IOP出版的刊物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JPCS)上线的一篇会议论文,其DOI号是10.1088/1742-6596/2185/1/0120XX。有了DOI号,就可以顺利检索到这篇文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