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1)

父母爱孩子的心毋庸置疑,但有些父母却并没有爱到正地方。

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不少,但贫困家庭还是不少,如果是在以前的时代中,大家都差不多,孩子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但现在却不一样,家庭条件如何能在孩子身上看的一清二楚。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2)

国家义务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有了上学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在上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学习用品也很多,从这些用品中,就能看出家庭条件以及家庭教育如何。

普通或有钱人家的父母肯定会给孩子买相对好一点的,而贫困家庭的父母则是不会太在意这些,基本上能用就可以,没有太高要求,但没有高要求并不代表就可以敷衍。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3)

山区的孩子条件基本都比较艰辛,他们没有光鲜亮丽的衣服,也没有五颜六色的书包,更没有精致的学习用品,有的只是简简单单但实用物品。

很多孩子的书包其实都是父母自制的,虽然都是手工做的,但区别却很大,能看出父母是否用心。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4)

这两个孩子的书包就是鲜明对比,身背蓝色尼龙书包的孩子明显更受欢迎让人羡慕,可以自信的站在前边展示。

而另一个背着编织袋书包的孩子则是自卑的站在队伍外边,看起来又可怜又辛酸,不知道父母到底是怎么想的。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5)

虽然从编织袋的细节来看,针脚也很细致,但还是改变不了这敷衍的事实,同是父母自制书包让人明白,穷和敷衍是两码事,穷并不代表要敷衍。

时代发展迅速,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其中就包括贫富差距大这一点,别说贫困家庭了,就算是普通家庭,在养娃这件事上都很吃力。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6)

但父母要时刻记住,可以不给孩子太好的物质生活,但一定不要敷衍孩子,父母的敷衍对孩子伤害很大。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7)

1)孩子自卑,感觉低人一等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有道理的,因为知道自己不能肆意,只能被迫成长懂事,以此减轻父母的负担,或尽可能来帮助父母。

这种孩子表面上很懂事,但内心里却伤痕累累,别看孩子年纪小,但却很敏感,对于自己的贫困生活,或父母的敷衍很自卑,感觉低人一等。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8)

2)孩子被嘲笑,引发不健康心灵

童言无忌是最伤人的,孩子不会撒谎说的都是内心真实想法,虽然有时候感觉很可爱,但有时候却非常伤人。

再加上孩子攀比心,虚荣心都比较旺盛,很容易拉帮结派欺负,孤立,嘲笑看起来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引发孩子不健康心灵。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9)

3)精神贫穷,一生碌碌无为

物质上的贫穷只是暂时的,但精神上的贫穷是一辈子的。

有些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精神穷养,没见识过,拥有过好东西,就会导致精神贫穷,这种孩子一辈子都走不出自己给自己画的圈子,即使有机会走出成长的地方,但一生也会碌碌无为,家庭条件贫困不是父母的错误,但为了孩子的未来,父母要多用点心。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10)

经济条件不好的父母该如何教育好孩子呢?

1)培养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拥有底气

安全感是一种骨子里的自信和张扬,让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能有底气,不害怕,不逃避。

孩子的安全感由父母陪伴时间决定,父母陪伴时间长,孩子安全感就更强,反之安全感就缺失。

陪伴并不是单纯地陪在孩子身边就可以了,而是要多与孩子玩耍,沟通,拉近亲子关系,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对建立安全感有帮助。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11)

2)培养孩子乐观心性,让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

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由此可见,童年生活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在育儿时,父母不光要注重孩子身体健康,还有心灵,父母要给孩子好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拥有乐观情绪,将来才会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坚强,更容易成功。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12)

3)培养孩子自信,不因家庭条件而自卑

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之所以被孤立,并非是他人有意为之,而是他们自尊心强,又自卑,虽然是自己主动疏远别人,但却认为是别人瞧不起自己。

父母要时刻教育孩子,家庭条件并不代表一切,只要肯用心肯吃苦就能有机会改变成为人上人,培养孩子自信,避免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而自卑。

童年回忆之自制书包(同是父母自制书包)(13)

今日话题:你小时候有被父母敷衍过么?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