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侯冲 邵明亮 摄影 郝飞

“收到,马上开灯!”

9月5日晚8点过,接到对讲机指令后,李家岩水库项目徐家槽料场工作人员魏伟,大手一挥,推上配电箱上的一个总闸,7盏1000瓦的探照灯瞬间点亮,照得黑黢黢的山体亮如白昼。

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数十辆重型卡车鱼贯而行,拉着石料源源不断地往山下开去。李家岩水库项目夜间施工,开始了。

该水库位于崇州市,系成都第二水源地,为城市供水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兼顾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工程预计2024年底具备下闸蓄水条件,之前受料场变更、地质灾害等因素影响,前期进度有所滞后。现在再加之疫情影响,拼工程、抢进度,成为项目建设现场的关键词。

如何拼?如何抢?车辆轰鸣中,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李家岩水库项目常务副经理张铎扯开嗓子吼出四个字:“强度拉满!”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1)

李家岩水库大坝填筑工作面,未来这里将矗立起一座123米高的大坝。

如何防疫情安全生产?

设置9处关卡,严格管控社会车辆进入施工道路及场地

防疫是安全施工的前提。面对当前形势,李家岩水库施工工地如何过防疫这一关?

张铎介绍,目前每天有100辆左右的重型卡车以及500人的施工团队奋战在项目建设一线,防疫“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措施必须逗硬!”他透露,为确保施工节奏不被疫情打乱,设置了层层防疫“保护伞”。

首先是减少施工人员与社会面的接触。李家岩水库项目共建有5个住宿营地,也就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区。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每天全员在营地所在的村庄或社区进行核酸检测,24小时内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进场施工。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2)

重型卡车在“之”字形道路上缓慢行驶。

“一天不做,第二天就上不了班。”施工现场,有司机表示,根据施工方要求,除每天做核酸外,一旦走出他所居住的文井江镇,也必须要向施工方报备请假。

不同于工厂有绝对的封闭条件,项目施工道路沿途要经过社区、村庄,属“半封闭”,没法执行“防疫泡泡”的模式。因此,严格管控社会车辆驶入施工道路成为李家岩水库项目防疫的一项重要举措。记者沿着施工道路从料场前往大坝,十多分钟的路程就要经过两道关卡,有通行证才能放行。

“像这样的关卡我们总共设置了9处,主要是设置在营地通往施工现场以及施工道路重要节点处,防止无关社会车辆占用施工道路,一方面保证行车安全,一方面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一分局总工程师夏维学介绍。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3)

从徐家槽料场运输石料的重型卡车在道路上鱼贯而行。

要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在防疫的同时,还要防止意外突发状况。这几天,由于疫情导致部分道路封控,也出现了砂石骨料运不进来的情况。

“施工进度目前未受影响,因为我们早有准备。”据夏维学介绍,在经历前期疫情以及高温限电的不便后,项目施工方前期未雨绸缪,储备了3到5天的用料。

目前李家岩水库项目施工方和业主方正在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为项目建设所需的砂石、水泥、钢筋等建材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畅保供。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4)

李家岩水库项目徐家槽料场距离大坝所在地约20公里。

如何抢进度?

百余辆重卡“钢铁长龙”昼夜接力

取土做坝、拦河成库,这是水库坝体修筑的基本原理。原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的却是另一番情形。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构筑坝体的材料。李家岩水库坝体所需石料共计404万立方米,而目前只在坝底摊铺了12万立方米,进度不到3%。

“料场地质结构复杂,目前有用料出露偏少。”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家岩水库项目设计处处长任成解释,构筑大坝需要高强度的砂岩,但徐家槽料场页岩、泥岩等低硬度岩石占比较高。同时,页岩、泥岩和砂岩呈覆盖层交替分布,仿佛“蛋糕夹层”。这意味着,开采一车能用的砂岩,就要同时开采一车甚至更多车的页岩和泥岩,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5)

李家岩水库项目徐家槽料场航拍。

自成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工程加大了石料开采和运输强度。挖掘机从之前8台增加到13台,重型卡车也保持在80-120辆之间,下一步还将增加到150辆。

不仅是人手增加,时间也在延长。项目施工方专门在山体上架设探照灯,方便在天气晴好的夜里开采砂岩。“我们一般是干到夜里12点,有时也会到凌晨两三点。”张铎介绍,如果下一步疫情解封后,运输班组人手会进一步增加,他们采运砂岩的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今日西钢报价:拼在一线夜战李家岩(6)

徐家槽料场打开探照灯进行夜间施工。

当天下午4点半,在大坝填筑工作面,记者见到了刚刚卸了一车砂岩的司机万显云。两米多高的驾驶室里,他的左手边有一个对讲机,便于车队间沟通交流。还有三个空的矿泉水瓶,倒插在纸箱里。

“一天喝了3瓶!”万显云告诉记者,他早上8点半开始拉运石料,10点左右在山下做了一次核酸,其余时间都是在山上山下折返。午饭是送上来的盒饭,各自拎回车里吃。“午饭加上午休,30分钟搞定!”

跟记者聊了没有几分钟,万显云掏出手机看时间。“距离下班还有一段时间,可以再跑一趟!”说完,他一个箭步蹿上了两米多高的驾驶室,开着重型卡车又一次向山上驶去。

大山里的天黑得格外早。但属于李家岩的热闹,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