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预报的意义(预报有洪水就要做好防御)

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耳目、参谋和尖兵8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水利部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措施在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以来,水利部制作发布主要江河洪水预测预报信息近一万站次,组织发布洪水预警达1560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洪水预报的意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洪水预报的意义(预报有洪水就要做好防御)

洪水预报的意义

水文监测预报预警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耳目、参谋和尖兵。8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水利部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措施在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成效明显,据统计,今年以来,水利部制作发布主要江河洪水预测预报信息近一万站次,组织发布洪水预警达1560次。

对于水文预报预警,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兼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叶建春在发布会上强调,延长预报期,提高精准度这是所有的预测预报人员的愿望,但现在没有人能做到预测等于实测,特别是定时定点定量预报,全世界没有人能做到,都在不断努力提高预报水平。

叶建春说,对于洪水预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预报了这个区域有强降水就一定要采取应对强降雨的防御措施,比如预报有山洪灾害,我们希望受威胁地区的群众要转移,转移的区域都是按照预报的情况而定的,一旦预报偏大了怎么办?宁可信其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叶建春还强调,“宁可听骂声,不愿听哭声”。“在多年的防汛过程中遇到过群众不愿意转移的情况,特别是有些年纪大的人说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你们小题大做’,不愿意转移,我们强行转移他,他甚至骂你。我是指这种骂声,但我们宁愿挨骂,如果不转移他一旦山洪灾害来了就没有命了,那个时候就不是一个人哭而是几家人哭,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据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志雨介绍,对我国而言,洪水预报工作的短板在北方河流的预测预报,南方地区河流一天预见期预报优良率可达90%以上,但北方地区仅有70%。今年水利部针对北方地区,特别是海河流域,研究应用一些新技术和方法着力提高预报精度。

刘志雨说,海河流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洪水预报工作问题最多,难点最大。今年,水利部将海河流域洪水预报方案修订列为重点督办考核事项,水利部信息中心及时组织海委水文局及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水文部门总结流域近10年暴雨洪水规律,实地调研和踏勘查看下垫面情况,更新完成平原河道过流下渗能力分析成果,特别是利用了改进产汇流计算、考虑河道下渗等一些新方法和方法,对子牙河、大清河、滦河等重点河流的10个预报断面洪水预报方案进行了修订,提高了洪水预报方案预报精度。

在技术方面,水利部充分利用气象水文预报耦合技术,延长洪水预报预见期。今年以来,水利部信息中心组织开展了32次强降水过程的洪水预测预警工作,有力支撑区域性暴雨洪水早期预警,为部署洪水防御工作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另外,水利部还应用“以测补报”手段和实时洪水校正技术,着力提高北方流域洪水预报精度;强化预测预报联合会商,提高关键期洪水预报精度;升级完善洪水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推进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提高洪水预报的效率。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措施,水文监测预报预警在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成效明显。刘志雨举例说,7月中旬,在应对长江中下游区域性洪水的过程中,水利部信息中心提前3天预报江西九江及鄱阳湖湖口洪峰分别超警0.98米,0.79米,实际分别超警0.95米、0.79米,预报误差仅几厘米。

“黄河自6月份以来降雨持续不断,7月初开始水利部对黄河上游滚动播放7天的水文预报,为龙羊峡等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刘志雨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