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为什么没在邓州(渠首在淅川九重镇陶岔)

渠首在淅川九重镇陶岔,邓州为什么也对外宣传自己是渠首市

渠首为什么没在邓州(渠首在淅川九重镇陶岔)(1)

南水北调中线渠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通水五六年之久了,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目前正在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源源不断的为北方提供优质的水资源。

从地理位置上看,渠首明明处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淅川县、南阳市对外宣传自己是渠首所在地当然无可厚非,可是身为邻居的邓州市也对外宣称自己是渠首市,不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有这一说辞。邓州市委市政府更是联合中央电视台打造了一部四集的电视纪录片《渠首故事》在央视播出。部分群众和网友却开怼了,指责邓州来蹭热度,跟淅川抢渠首。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还得从历史上说起。如果说南水北调是一出历史长剧的话,那么邓州人民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拉开了巨幕。1952年,毛主席提出了北方水少,南方水多 ,我们是不是考虑从南方借点水过来。这一伟大构想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次实地考察后,在1969年元月陶岔渠首大会战的开工典礼中付诸实施。1969年,当时的陶岔还属于邓县九重公社管理,随后的几年间,十万邓州民工陆续开赴陶岔工地。期间也曾有南阳地区各兄弟县的民工前来支援。邓州现在年纪大概在六十多岁以上的,几乎没有不在陶岔工地上干过的。从施工到1974年通水。6年时间,10万建设者们在陶岔的荒山野岭中,用简单原始的劳动工具建成了4.4公里长的引水渠、陶岔渠首闸、8公里长的引丹总干渠和下洼枢纽。当年渠首的建设,邓县有141人献出宝贵生命,两千多人致伤致残,邓县人当年的付出,为多年后再次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渠首为什么没在邓州(渠首在淅川九重镇陶岔)(2)

南水北调引丹博物馆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初步竣工,丹江口水库也淹没淅川大面积土地,1972年12月在南阳地委的主持下,邓县的九重、厚坡两个公社的56个大队、573个生产队包括渠首这张耀眼的名片一并划归淅川。据说, 当年九重厚坡的部分群众一时感情上难以接受,为此还到北京上访过。但是当时的邓县人民还是无条件的听从了南阳地委的安排。接受了把亲手建造的渠首交给了淅川县的事实。当时的南阳地委为了考虑到了邓县人民对渠首难以割舍的心情,为邓县保留了渠首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

邓州市对陶岔渠首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形政机构管理权,随着新渠首建设中国务院以及南水北调办公室等部门机构的对渠首的直接管理,而变得只有象征性。邓州的对外宣传中 ,虽然也称渠首市,介绍旅游资源也把渠首一并介绍上。但对外几乎不再提两岸100米的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但是淅川县政府的官方网站淅川人民政府门户网淅川县历史沿革的介绍中 ,仍将这一事实赫然列出 。

陶岔渠首,在历史上不远的时期行政归属于邓州,陶岔老渠首又是当年邓县人民亲手建成 ,地理上陶岔距离邓州县城很近,而更主要的邓州市目前对渠首两岸100米仍有管辖权和行政机构管理权。综上所述,邓州是渠首市的说法并无不妥。

向伟大的淅川移民致敬!向伟大的邓县民工致敬!向伟大的南阳劳动人民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