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要回来了(滴滴顺风车回归一周后)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滴滴顺风车要回来了(滴滴顺风车回归一周后)(1)

滴滴顺风车要回来了(滴滴顺风车回归一周后)(2)

在滴滴顺风车回归之前,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对顺风车的运营做出了严格要求。

自11月20日滴滴顺风车正式开始试运营,如今已过去一周有余。在滴滴顺风车离开的四百多天里,顺风车市场的故事早已翻开了新篇章。对于此次重新回归的滴滴顺风车,乘客体验如何,司机又是怎样抉择的?

滴滴顺风车回归 乘客体验如何

11月20日中午12点,家在哈尔滨的刘冬梅(化名)掏出手机点开滴滴App。曾经是滴滴顺风车忠实用户的她突然想起今天是滴滴顺风车在哈尔滨重新上线的日子,本想选择快车的她滑到了顺风车的选项。

选择好出发地和目的地,摁下呼叫键。五分钟后,仍无人应答。“太慢了”,刘冬梅抱怨了一句后,又重新叫了一辆快车。“其实我现在已经习惯不打顺风车的日子了。拼车、快车接单速度快,拼车有时候甚至比顺风车还便宜,我何必苦等顺风车呢?”刘冬梅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也有乘客对去年滴滴顺风车发生的多起安全事件心有余悸,对滴滴顺风车的回归持观望态度。王钟圆(化名)对中国商报记者坦言,自己目前不会选择顺风车服务。“短距离出行还是使用快车较多。但打快车的时候我曾经遇到人车不符的情况,不知道顺风车能不能完全避免这个问题。”王钟圆说。

滴滴顺风车要回来了(滴滴顺风车回归一周后)(3)

△资料图。中国商网 彭荣岳/制图

50岁的张丽娟(化名)还不会使用网约车软件,就连滴滴顺风车重新上线这个消息也是从朋友处听说的。“我还没用过滴滴顺风车,不过以前发生了案件,有点不放心”。

25岁的陈思琪(化名)和朋友约好下午在哈尔滨一家电影院见面,时间尚早,心血来潮的她想尝试一下滴滴顺风车。陈思琪发现,滴滴App上新加了“安全功能一键全知道”栏目,向乘客提供安全功能介绍,诸如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隐私号码保护、110报警、行程录音保护、实时位置采集、信息核验等。“比以前更安全了,心里也踏实。”陈思琪对中国商报记者说。

去年的浙江乐清顺风车事件后,滴滴将“All in安全”全面提升到战略层面。这次回归,安全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

据了解,对于女性出行的安全问题,滴滴顺风车将通过行前防挑单、女性出行安全助手、特殊场景保护三大模块来加强安全。具体来说,滴滴顺风车会全面隐藏性别、头像、取消与出行无关的个性化评价等,在发单、接单环节中增加乘客再度确认的机制。

通过女性出行安全助手,乘客还可以看到当前接单车主的一系列信息。在夜间、长距离出行等特殊场景下,平台也会要求乘客添加紧急联系人,车主侧自动录音加密上传平台,同时要求车主在接单前和接驾时进行两次人脸识别。

顺风车平台众多 司机怎样抉择

司机们对于滴滴顺风车的回归也是态度各异。安然(化名)是滴滴上的一名全职快车司机。他表示,冬季是哈尔滨的旅游旺季,也是一年中网约车生意最好的季节。“我现在一天快车收入就能达到四五百元,顺风车又不挣钱,对于我们这样的司机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的日子里,新“玩家”的不断入局让不少原滴滴顺风车司机转向嘀嗒出行等平台,毛杰(化名)就是其中之一。“滴滴和嘀嗒的区别还是不小的。比如滴滴顺风车只能设置四个固定的地点,来回拼车,而嘀嗒可以临时设置拼车地点。除此之外,嘀嗒一天可以接四单,滴滴一天是两单。不过,这两个平台并不冲突,我现在就同时在嘀嗒和滴滴上接单。”毛杰向中国商报记者说道。

滴滴顺风车要回来了(滴滴顺风车回归一周后)(4)

△资料图。图片来自CNSPHOTO

实际上,哈啰出行、嘀嗒出行等平台等在滴滴顺风车下线期间“收割”了众多顺风车车主和用户。今年9月,嘀嗒出行用户数量突破了1.3亿,车主数量突破了1500万。与此同时,曹操出行、高德等平台也在“摩拳擦掌”,欲在顺风车市场中分一杯羹。

在中国商报记者采访中,也有数位网约车司机表达了对于滴滴顺风车回归前景的看好。毛杰表示,之前滴滴一直稳坐顺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司机们也都比较认可滴滴,滴滴顺风车的回归对其他平台还是有一定冲击的。

刚刚注册了顺风车司机的杨帅(化名)表示,自己还在读研究生,开顺风车是想在实习期上班时顺路挣点路费,平衡车辆开销。“顺风车这个模式,方便程度与用户、司机、乘客的人数呈正相关性——用户越多,顺路的概率就越大。如果用户基数上去了,用起来会更方便。网约车平台通过对司机方更严格的身份认证以及活体检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安全因素。”杨帅说。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滴滴顺风车对于司机的身份审核也设置了重重“关卡”。除了需要车主提交三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外,滴滴还新增了对车主证件的视频动态审核,并引入失信人名单筛查,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此外,滴滴顺风车在注册、接单、上车等多个重点环节对车主进行人脸识别,推出了信息核验卡功能,司乘双方可以通过司乘互验卡提供的头像、乘客人数等信息(双方见面前才会提供)在上车前进行二次确认。

监管日趋严格 滴滴仍需努力

去年以来,随着滴滴顺风车接连发生乘客遇害恶性事件,全国掀起了对网约车、顺风车领域的整治活动。在滴滴顺风车回归之前,有关部门已经提前对多家网约车、顺风车平台进行了约谈,对顺风车的运营做出了严格要求。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已于今年11月11日约谈了滴滴等八家网约车平台。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徐亚华表示,顺风车业务曾经发生过恶性案件,希望相关的平台公司能够认真吸取事故的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至少要做到四个方面。

1

平台公司必须严守安全底线,对上线的车辆技术性能和驾驶员的背景就要做好审核和动态的监控,保护好当事人员个人信息隐私,从源头上保障安全。

2

顺风车业务要符合顺风车本质要求,驾驶员从事顺风车业务不可盈利为目的,但可以与搭乘人员分摊费用或免费互助。必须以驾驶员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拟合乘人员选择合乘车辆。

3

严禁以顺风车名义提供非法网约车服务,平台公司应对每车每日的合乘次数要有一定限制。

4

平台公司应快速处理乘客的投诉,以保障驾驶员和搭乘人员的安全。

徐亚华明确,下一步相关管理部门将加强检查、非法查处力度,促进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保障公众合法权益。

“市场需要顺风车。无论是对于滴滴本身来说,还是对于网约车市场来说,滴滴顺风车的重新上线都承载了重要的意义。而滴滴顺风车的成长能否成为全行业的借鉴也同样值得关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商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