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重悟道德经第一章)

有很多人都在解读道德经,说实话穷是越看越糊涂,经以自己的领悟与大家分享,观点也许不正确,却也算抛砖迎玉,与大家一起共勉。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重悟道德经第一章)(1)

我所有的观点来源于自己的领悟,即道的核心含义是 ,道即天下万物为同一个生命体,在这个生命体中,万物平等,万物互助,而万物之间结合的关键点是因为万物的摸个环节不平衡而引发的万物连接,也即一个事物为平衡另一个事物而出现的。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重悟道德经第一章)(2)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如果我们用万物是一个生命体来看,这个生命体不知道有多大,他包括宇宙万物,宇宙无边无际,故说非恒道;而你对任何事物的命名,都是其中的一个点,用一个点来代表一个生命体就相当于用一根头发来命名一个人,故说,非恒名也;这个宇宙生命体就是万物的的开始,而你对这个点的命名,势必要对与他相关的另一个点进行命名,比如你命名了头发,那紧接着你该命名头皮、头骨、眉毛、睫毛、眼眶、眼睛等,这就是有名,万物之母的意思。

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常以整体看局部,以系统看环节,才可以洞察他的微妙。即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一般只是一个表象,就像你看到一个手指在动,手指在动只是一个表象而已,而真正的他动却是有在一套系统的作用下的一个表现而已。可能手指的动是因为针扎了一下,引起神经系统的反馈,而针扎却是因为他要缝衣服引起的,缝衣服却是因为天气冷了,这才是恒无欲以观其眇的意思。

恒有欲,以观其缴。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重悟道德经第一章)(3)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各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天下没有独立于整体之外的事物。而一个事物的运动会引起其他环节一系列的变化,比如今天下雨,下雨引发的就是雨伞的出现,雨伞引发的雨伞厂家的生产量加大,雨伞厂引发的是布料的生产厂加大生产量、布料引发的化工厂原材料的生产。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

有名无名,同一个事物不同命名方法,一个是指整体,一个是指局部,故称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看到一个神奇的事物,这都是表象,要看到作用于他背后的系统,这才是发现他这种神奇事物真正的途径。


道德经第一章感悟体会分享(重悟道德经第一章)(4)

就好比于牛顿发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而往下掉呢,背后的作用是万有引力系统的作用。

大道至简,道不脱离于生活,生活即道。

我会陆续分享我对每一章的领悟,愿大家发表的你的意见,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