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一生经历(一代名家朱熹晚年却名声扫地)

《宋史》卷三十七有载:十二月辛未。金遣完颜崇道来贺明年正旦。是月,监察御史沈继祖劾朱熹,诏落熹秘阁修撰,罢宫观。这段记载说的是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二月(公元1196年),时任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之事。

这里面罗列了朱熹的十大罪状:“不敬于君”“不忠于国”“玩侮朝廷”“为害风教”“私故人财”等等,其中还包括“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和“家妇不夫而孕”。

要说前面那几条都是大事,但是后面这两条就是关于朱熹的人格作风了。

朱熹的一生经历(一代名家朱熹晚年却名声扫地)(1)

作为一代名士,朱熹被指控“为老不尊”、贪色好淫,曾经引诱两个尼姑作宠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这一个案子在当时可谓是无人不知啊。

朱老夫子实在是个书呆子,秉性过于耿直,朱熹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既当皇帝顾问,又任皇帝老师。当时老夫子已经65岁,照理应该知足守己。但是他却倚老卖老,敦促皇帝别让那些左右近臣把自己架空了,惹得皇帝很不高兴。

有哪个做皇帝或当“一把手”的,愿意听一个老学究总在耳边喋喋不休地指责自己的不是?朱熹的言行自然也引起韩胄一党的嫉恨,并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便出现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奏折,宁宗随即下诏撤朱熹职、罢掉宫观官,连门人蔡元定也被遣送道州编置和管束。

朱熹的一生经历(一代名家朱熹晚年却名声扫地)(2)

更要命的是,朱熹还在上表认罪时承认自己“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等等数条,说“深省昨非,细寻今是”,表示要悔过自新。如果是为保住一条老命而作妥协,又似乎与夫子往昔的秉性大相径庭。而这份认罪表,也一直成为后世攻讦朱熹“伪君子”的主要话柄。

4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