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

踝关节兼具强大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就稳定性而言,踝关节是人体所有力量最重要的“起始点”,也是负荷最大的人体关节;就灵活性而言,踝关节具备趾屈、背屈、内外、外翻、内旋、外旋的功能,活动范围之大,仅次于肩、髋,远胜于膝。也正是因为如此,使踝关节成为最易受伤的人体关节之一。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1)

踝关节的构造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如下图所示,踝关节由小腿的胫骨、腓骨,以及足部的距骨构成。胫骨位于内侧,腓骨位于外侧,二者在踝关节处形成中空的关节窝,由下方凸起的距骨嵌入其中,以形成稳定的静态骨性结构。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2)

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由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等软组织提供二者间的稳定性保障;在胫骨与距骨、跟骨、舟骨之间,以及腓骨与距骨、跟骨之间,都有广泛的韧带连接,从而形成最重要的踝关节静态稳定结构。除此之外,跨越踝关节的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肌群、趾的屈伸肌等肌肉也具有重要的踝关节动态稳定功能。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3)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4)

但无论如何,胫、腓、距、跟、舟等骨骼之间的韧带连接才是踝关节最重要的稳定性结构。这些韧带也正是踝关节外最容易扭伤的软组织。在这其中,又以踝关节内侧的三角韧带和踝关节外侧的韧带群最为关键。如上图所示,外侧韧带由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及距腓前韧带构成,这些韧带起于腓骨髁附近,呈放射状走行,止于距骨和跟骨,均匀地构成了踝关节外侧的稳定结构。内侧的三角韧带由胫距前韧带、胫舟韧带、胫跟韧带以及深处的胫距后韧带构成,这些韧带起于胫骨髁附近,呈放射状走行并分别止于舟、距、跟骨,在矢状面及额状面(内侧)为踝关节提供稳定性。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5)

踝关节的扭伤机制踝关节扭伤通常有两种机制,一是踝关节内旋和内翻造成的外侧韧带扭伤,二是踝关节外旋和外翻造成的内侧三角韧带扭伤。其中,又以前者最为常见。在临床上,“崴脚”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外脚背异常负重造成的踝关节内旋和内翻,当内旋和内翻同时存在时,距腓前韧带的扭伤首当其冲,跟腓韧带次之。偶尔也会出现踝关节外旋和外翻引发的内侧三角韧带扭伤,进而引发内侧三角韧带复合体的扭伤。另外,膝、髋及足底关节的静态和动态排列错误,即往扭伤史,肌肉长度张力关系的改变等原因也会使踝关节扭伤的风险升高。

踝关节容易损伤的部位(踝关节的构造及扭伤机制)(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