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

[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在过去几年,旅行车之于国人的审美标准以及用车观念似乎格格不入。然而有着80多年历史的旅行车,在欧洲却“风景那边更好。”斯柯达的Combi车型就是旅行车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了历史悠久,也深受消费者喜爱。这篇文章,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斯柯达Combi车型的身边,从历史到未来,一起看看Combi有怎样的魅力。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

一、斯柯达的前世今生

在介绍斯柯达Combi车型之前,我想有必要先给各位读者安利一下斯柯达汽车,实际上斯柯达极具历史底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公司之一,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要从一辆自行车说起……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

1895年,才华横溢的机械师Vaclav Laurin和商人Vaclav Klement一拍即合,成立了Slavia工厂,开始生产自行车。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

4年之后也就是1899年,Slavia完成了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制造的转变,同时工厂发展成L&K品牌工厂。同年,L&K品牌第一辆4缸发动机的摩托车诞生,当时大约生产了3000辆左右。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4)

到了1905年,斯柯达第一辆4轮汽车诞生,命名为Voiturette A。其前方搭载1.005L V型水冷式双缸发动机、后轴装备3挡变速系统,最大功率5kW(7Ps)。最终在布拉格汽车展览会亮相。

在1906年短短的一年时间,L&K连续发表5辆新车,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用途的其他车型,为今后汽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5)

1907年,世界上第一辆搭载8缸发动机汽车问世。这款发动机为直列8缸,排量为4.8L,最大功率为33kW(44Ps)。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6)

时间到了1925年,L&K被捷克工业巨头斯柯达皮尔森工业公司收购。到了1927年,L&K品牌退出,斯柯达正式登上舞台。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7)

1933年,在斯柯达历史上写下浓厚一笔的POPULAR诞生,这也是当时欧洲最畅销的车型。

斯柯达靠着POPULAR车型,让整体销量迅速提升,于1936年底站上市场龙头的宝座。但随着二战爆发,斯柯达转变了发展方向,最终与大众进行了合作,开始了新的历程。

二、斯柯达Combi车型历史介绍

斯柯达的历史有辉煌也有坎坷,而Combi车型一直伴随着它的发展,当然,最早的时候并没有称为Combi,而是统一以旅行车或者车型去命名。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8)

斯柯达第一辆旅行车为L&K100,确切地说应该是L&K type 100型汽车。这款车由农用机械发展而来,实用性很强。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9)

1934年生产的斯柯达RAPID是非常成功的车型,为之后Combi车型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0)

时间到了1961年,Octavia Combi诞生(明锐旅行版)。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1)

Combi的含义代表了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的组合,而当时多用途车的概念也刚刚兴起,一辆轿车在提供舒适性的同时还有宽敞的空间,因此得到了广泛好评。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2)

Octavia Combi长、宽、高为4065mm×1600mm×1430mm,这款车在当时也是最受欢迎的车款。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3)

动力方面,Octavia Combi搭载了1.2L发动机,最大功率34kW(47Ps),搭配4挡手动变速箱,最高车速为115km/h。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4)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5)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6)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7)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8)

时至今日,斯柯达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行车制造商,一共有8种Combi车型,每个轿车车款都做到了Combi车型的全覆盖,而在欧洲销售的车辆中,其销量的41%都来自旅行车。

这或许能解释我们很多人都会疑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消费者那么喜欢Combi车型?首先欧洲消费者买车的一个核心是实用,而斯柯达从第一辆旅行车L&K100开始就为实用性而生,其次消费者会考虑安全性、舒适、省油等要素,这恰恰也是斯柯达Combi的核心价值,所以说,Combi车型既保留了轿车的优雅和操控,又有SUV车型的实用性,因此会得到欧洲人的青眯。

斯柯达及Combi车型历史介绍

三、斯柯达家族轿车及SUV设计对比

聊完历史,我们来到当下,这一页我们来讲讲斯柯达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同时现阶段SUV车型和轿车类车型又有哪些差异。

首先要承认,斯柯达古板的设计语言曾长期被国内消费者所诟病,但从2015年国内亮相的速派开始,斯柯达的设计语言正逐步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下面我们就从轿车车型说起。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19)

斯柯达家族的标志之一就是平直腰线设计,一条硬朗的腰线瞬间让整个车拥有了肌肉感和力量感。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0)

车尾采用了平行线的设计,让后窗至尾部看起来更立体。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1)

车尾的线条依然是斯柯达“水晶切割”的设计理念,更多锋利线条增加车尾的层次感。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2)

实际上,虽然斯柯达与大众同样来自MQB平台,但对相同级别的大众车型来说,斯柯达的轴距通常比大众长5-10mm。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3)

至于Combi车型,车身腰线基本与普通轿车版本类似,唯一的不同是旅行车式的尾部设计。另外,车尾也采用了平行线设计。

下面,我们来看车前部。斯柯达的设计理念是将家族传承融入到前脸的设计中去,同时在灯具方面予以创新。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4)

隆起的发动机盖,竖条状的前进气格栅以及车灯的眼睫毛造型统统来自经典的POPULAR车型,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似乎在向前辈致敬。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5)

前灯的设计灵感来自四叶草,点亮后识别度很高。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6)

尾灯设计灵感来自英文字母“C”,不同车型造型略有不同。而在未来,斯柯达的C型尾灯可能向分体式进化。

我们再看看SUV车型的设计理念。与Combi车型或者轿车车型相比,斯柯达SUV在侧面和尾部的设计都基本类似,同样采用了平直的腰线和车尾平行线,轴距也比同级别的大众车型长一些,所以我们主要来看看SUV车型不同于Combi车型的设计之处。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7)

首先一个明显的差异在前脸。Combi车型的发动机盖会低而平,显得更优雅,SUV车型向上凸出,更高、更宽以彰显自己的强壮。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8)

其次从轮眉也可以看出,SUV的轮眉是方形,而Combi车型是圆形,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强壮和优雅的视觉效果。

从上面的对比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斯柯达新的家族设计越来越动感、时尚,棱角分明的造型语言也让整个车系更年轻,同时将历史上的经典设计融入到前脸,可以说无论SUV还是轿车,斯柯达已经摆脱了从前固有的形象。

斯柯达家族设计简介

四、明锐旅行版:即将登陆中国

实际上,在上个月也就是4月17号,斯柯达就在国内发布了明锐旅行版。与国外明锐Combi车型不同的是,国产明锐旅行版在外观件上借鉴了一些Scout的设计,比如黑色塑料包围。另外,根据上汽大众的官方消息,明锐旅行版将于今年8月正式上市。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29)

明锐旅行版基于国外明锐Combi打造,前者离地间隙比后者增加了30mm,前保险杠具有了更多的越野元素,车尾的设计同样如此。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0)

全新明锐旅行车的前灯采用分体式大灯组造型,内部采用LED光源。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1)

上汽斯柯达明锐旅行版尺寸为4687/1814/1479mm(选装行李架后高1509mm),轴距为2686mm。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2)

另外,新车还将提供全景天窗和车顶行李架可选。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3)

斯柯达明锐旅行车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内饰设计。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4)

中央显示屏升级为9.2英寸,并将搭载斯柯达全新互联系统,这套系统支持苹果CarPlay、Android Auto、MirrorLink等多种互联功能。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5)

座椅采用真皮 翻毛皮搭配的拼皮设计,座椅造型宽大,缝线设计凸显了内饰档次。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6)

新车放倒后排座椅后,行李厢空间有望从610L扩展到1740L,满足各种需求。

斯柯达当家车型(继承的不仅是历史)(37)

动力方面,明锐旅行版提供1.2T和1.4T两个排量的EA211发动机,同时匹配7挡DSG双离合变速箱。

编辑点评:从明锐旅行版目前的信息看,其在引进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包括带车身周围的防擦越野设计,更高的离地间隙等。所以能否获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是这款车成功的关键。而目前中国汽车消费者正在向年轻人转移,现在的年轻人更偏重个性、科技以及优雅的生活品味,这恰恰是斯柯达旅行车的理念,那么明锐旅行版能否取得成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相关内容回顾:

巧补空缺添新丁 爱卡实拍斯柯达KAROQ

8月明锐旅行将正式国内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