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

盎格鲁-撒克逊入侵之前的外来侵袭

在449年盎格鲁-撒克逊入侵以前,不列颠就已受到过外来侵袭。早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前44)就曾率领罗马大军两次入侵不列颠,这是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的最早记录。罗马君主多以“凯撒”这个响亮的名字作为皇帝称号(“奥古斯都也是一个重要称号”);其后的神圣罗马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的君主也都沿袭这一传统(Kaiser:德国皇帝;Tsar或Czar:俄国沙皇,“沙”英译自Tsar)。后来, Caesar的名字被英语借用,形成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caesarean

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1)

凯撒大帝

注:

英文单词caesarean的意思是“剖宫产”,据说凯撒是剖宫产出生的第一人。此外,英语的七月和八月这两个月份的名称用的也是罗马著名人物的名字:七月(July)来自凯撒的名字(Julius);八月(August)取自屋大维的封号(Augustus,意思是“神圣的,高贵的”)

公元43年至50年,罗马皇帝克劳狄斯(Claudius)的军队大举入侵并占领不列颠。除了在不列颠修筑道路、建造浴池以外,罗马人还于122年像当年秦始皇修长城(公元前214年)一样,开始在不列颠北部修筑哈德良长城,目的同样是抵御地处北方、讲不同语言的外族人的入侵。

在罗马人占领不列颠期间,包括士兵、官吏、商人、工匠等在内,在不列颠的罗马人总共约有6万人。而此时不列颠的土著凯尔特人口约为200-300万。英吉利海峡的阻隔使罗马平民不能向前往高卢那样方便地前往不列颠,所以不列颠没有像高卢那样被彻底地“罗马化”。于是,在不列颠出现了两语共存的局面,作为统治者的罗马人讲拉丁语,作为被统治者的不列颠人将凯尔特语,甚至还出现了一批会双语的人。罗马人把拉丁语带到不列颠的同时,也带来了拉丁文字。考古学家在不列颠群岛发现了大量罗马时代的碑刻,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但并没有发现凯尔特语的文字记录。正是从罗马帝国的统治开始,不列颠群岛从没有文字记录的“史前时代”(Prehistorical Age)进入了有文字记录的“有史时代”( Historical Age)

公元410年,罗马军队开始从不列颠撤离。从入侵到撤离,罗马人统治不列颠的时间不到400年,这期间的中国大约处在东汉、三国、晋、五胡十六国的年代,也就是说,在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年代,英语还不存在。

盎格鲁-撒克逊入侵

449年,来自现在的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的日耳曼部落入侵不列颠,此后,在今天的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外的不列颠本岛东南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七个较小的王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the Heptarchy)。这七个王国大致讲四种可以相互理解的方言,分别是:诺桑布里亚方言(Northumbrian)、莫西亚方言(Mercian)、肯特方言(Kentish)和西撒克逊方言(West Saxon)。现在,人们把这四种方言统称为古英语。凯尔特语是不列颠的“土著语”,它对古英语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留下的仅是若干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词源的凯尔特语地名,如:伦敦(London)、利兹(Leeds)、多弗尔(Dover)、泰晤士河(the Thames,意思是“黑河”)、卡姆河(the Cam)、迪河(the Dee)、艾文河(the Avon)以及古英语地名中所包含的一些凯尔特词成分而已,如:表示高山岩石的-crag或-tor、表示深山峡谷的-cumb、表示河流或水面的-avon,-esk,-ouse等。英国西南角的康沃尔(Cornwall)也是融合了凯尔特语和古英语成分的地名,是一个二合一的专有名词。凯尔特语的kern(部落名称,或是“岩石”的意思)跟古英语的weahlas(意思是“外国人”)合在一起,英语化的读音和拼写便成了Cornwall。

随着449年盎格鲁-撒克逊入侵,古英语开始在不列颠扎根,这一年被认为是古英语的起始时间。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或称之为强行定居)其实是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入侵和强取豪夺的过程。据说,讲凯尔特语的不列颠人在这期间对入侵者进行过抵抗,依据就是流传至今的关于“亚瑟王”( King Arthur)和他的“圆桌骑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传说。11世纪前,亚瑟王的故事在威尔士广为流传。传说中,亚瑟王是生活在公元5世纪的凯尔特“圆桌骑士”的首领,是带领凯尔特圆桌骑士抵御入侵者撒克逊人的英雄人物。公元1470年,英国人托马斯·马洛礼爵士(Sir Thomas Malory)的Le Morte d'Arthur(即英文的The Death of Authur《亚瑟王之死》)问世。1485年,卡克斯顿(Caxton)将《亚瑟王之死》印刷出版。《亚瑟王之死》是用英文记录的亚瑟王故事的第一本叙事传奇,书中讲述的不仅是亚瑟王的英勇善战,同时也讲述了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以及圆桌骑士在抢夺圣杯( Holy Grail)过程中的自相残杀。《亚瑟王之死》的问世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和作品,其中包括怀特(T.H.White)的《永远的亚瑟王》(The Once and Futher King)以及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亚瑟王传奇》(The Idylls of the King)。在西方,《亚瑟王之死》是骑士文学中的经典情节之一,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剧作。当今许多电脑游戏的名称和情节与亚瑟王有关,电影和电视剧常以亚瑟王的故事中所描写的精彩打斗场面,或骑士与贵夫人之间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为经典蓝本,其中包括2004年好莱坞大片《亚瑟王》和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剧《梅林传奇》(Merlin)。

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2)

亚瑟王

在亚瑟王之后,不列颠人(凯尔特人)当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亚瑟王这样的伟大英雄,这些原住居民的固有领土从此被入侵的日耳曼部落永久占领。不列颠的新主人(日耳曼人)把原来的主人,尤其是逃往不列颠西部地区的凯尔特人称为“weahlas”,意思是“外国人”或“奴隶”。这个词后来演变成“Welsh”,即威尔士人

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不列颠的年代,大约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420-589)。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倡导鲜卑族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的同时,作为本民族语言的鲜卑话反被禁止。在公元449年(盎格鲁-撒克逊入侵)前后,汉语言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其他民族效仿的楷模。当汉语及汉语言文化被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仰视崇拜的时候,古英语才刚刚起步

注:

这七个小王国(the Heptarchy)实际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七个自治区,包括诺桑布里亚(Northumbria,意思是亨伯河The Humber的北边,即“河北”)、莫西亚(Mercia)、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肯特(Kent)、埃塞克斯(Essex)、苏塞克斯(Sussex)和西撒克逊(Wessex)。莫西亚和东安格利亚的方言合称为莫西亚方言;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和威塞克斯(西撒克逊)的方言合称为西撒克逊方言

古英语词汇及其对现代英语的影响

入侵不列颠的这些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人)信奉多神教,他们的语言多见于口头语言文学,很少有文字记录。但是,这种语言却是现代英语的雏形和基础。现代英语中最常用的前100个词中,有91个来自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日耳曼部落方言),有5个源于古诺斯语的单词(they,their,them,call,get),有4个源于古法语-拉丁语的单词(use,number,people,oil)。

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3)

最常用的前100个英文单词(“The First 100 Most Commonly Used English Woeds”),表中按使用频率高低排序

为了说明古英语词汇在现代英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前25个源于古英语的单词约占所有英文印刷版面的1/3;前100个源于古英语的单词约占所有英文书写材料版面的50%;最常用的前300个源于古英语的单词约占所有英文文字版面的65%。强调这样的统计数字,目的在于说明古英语词汇是现代英语词汇的主干部分,因为有人认为英语是一种没有主干部分的日耳曼方言、北欧语言、法语、拉丁语的混合语,是一种古英语基因弱化后的语言。

此外,古英语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运用较多,例如:在表达abolish(废除), forbid(禁止),reduce(削减),dismiss(解聘,开除),resign(辞职)等意思的时候,文章标题更常用古英语的axe,ban,cut,sack(或fire),go(或quit,但quit是中世纪英语借自法语的单词)。古英语词简洁直白,简明易懂,所占篇幅也少

在现代英语中,一星期中有四天的名称来自盎格鲁-撒克逊方言:星期二(Tiu:战神)、星期三(Woden:主神)、星期四(Thor:雷神)、星期五(Frigg,爱神)。古英语或盎格鲁-萨克逊英语的成分还可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地名中寻找到,如:Ipswich、Dulwich,Norwich,Dunwich,Droitwich(古英语中-wich或-wic的意思是“农庄”或“村落”)。

当然,在日耳曼部落入侵不列颠之前,他们就已经接触到了拉丁语,并且借用了一些常见的拉丁单词。日耳曼部落在欧洲大陆时借用的部分拉丁词例举如下:

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4)

亚瑟王的骑士叫什么名字(英语发展史7)(5)

在入侵不列颠的时候,日耳曼部落所拥有的基本上是口头语言,他们的文字欠发达,用的是如尼文字母,也称为北欧秘符,是一种适合在骨头、木头和岩石等硬质材料上刻画的直线符号。以上的这些拉丁借词是在口耳相传中被后人记录下来的。在日耳曼部落不断侵入不列颠的时候,中国的周兴嗣已完成《千字文》。英语与同时期的汉语语言文化水平相比,无法望其项背。当中国周边地区的人把汉语当做楷模学习的时候,英语语言文字仍然很不完备

注:

古巴比伦人首创星期制。后来,古罗马人用自己信仰的神来命名一周中的7天,他们分别是太阳神日、月亮神日、火星神日、水星神日、木星神日、金星神日和土星神日。到了不列颠,受盎格鲁-撒克逊宗教文化的影响,罗马人一周7天的命名发生变化。太阳神日(Sunday,星期日),月亮神日(Monday,星期一)和土星神日(Saturday,星期六)得以保留,其余4个被盎格鲁-撒克逊人信仰的神取代,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战神Tiu,主神Woden,雷神Thor和爱神Frigg取代了罗马人的火星Mars,水星Mercury,木星Jupiter,金星Venu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