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笼中鸟就要飞才对(24莫说笨鸟先飞)

欢迎关注“圆觉传媒”,阅读精彩文章,让我们始终向光而行。

不做笼中鸟就要飞才对(24莫说笨鸟先飞)(1)

01

有一句话很害人,那就是“笨鸟先飞”。

直到现在,我仍然对很多的俗语耿耿于怀。有太多的认知误区,如果不仔细分辨,很容易就把人带到沟里,直接把很多本来优秀的人都干掉了。我曾经就是这些说法的受害者。

那时候,老师和家长最常说的就是“笨鸟先飞”。

他们认为,人的智商一出生就有三六九等,上等人生而聪慧无需多少努力即能飞黄腾达,中等人就要付出几倍努力才能有成就,下等人就算拼命也只能温饱度日。

我实在忍不住要说,这种说法简直罪大恶极,扼杀了多少人的未来。千万不要信口说“笨鸟先飞”,因为从来没有笨鸟,只有还没有领悟方法的鸟。

这类说法,前提暗设了笨鸟假设,一旦套上笨鸟的笼子,就很难再去探索天空。因为那都是聪明鸟的事儿,于是生命中只剩下拼命扇翅膀,直到精疲力竭,成为真正的笨鸟。

初中我自以为是笨鸟,以资质平平的勤奋人为人设,甚至达到了要崩溃的边缘。高中阶段即使我达到勤奋极限——笨鸟天花板,对成绩也于事无补了。

02

回想高中的作息时间,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尤其是到了高三。

每天的作息非常简单紧凑。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开始沿着后面的操场跑圈锻炼,然后回来路上吃点油条和豆浆,豆腐脑要贵五毛钱,并不常吃。之后开始早自习和上课,中午就趴桌上眯二十分钟,然后继续学习。晚自习好像要到九点半,之后回到宿舍学到一两点。成绩好的同学回宿舍还能聊会儿天,然后早早地就睡下了,而我会点上蜡烛,继续读书做题。

平时晚饭后我也常去散步,但高三以后就取消了。我就把食堂吃饭和宿舍休息的来回路程作为散步,其他时间都扑在学习上。据说衡水一中更变态,呼吸都觉得浪费时间了。

即使在这样的强度下,我的学习成绩仍然很一般。如果是你们,会不会绝望呢?会不会怀疑“笨鸟先飞”中的自己,可能都不是一只鸟,而是一头大笨牛!因为这么扑腾都干不过别人,很容易因不见出路而陷入绝望。

03

很多人对自己的定义,大多与自身经历有关。

努力无效就认命放弃,努力有效就迷信拼命,总之被“笨鸟”的标签所捆绑。具体来看,现实常见有四种人:

第一种是努力无效后,直接崩溃至全盘否定自我价值。这段经历成为其人生阴影,碰一下就痛不欲生,将事件放大到了生命的全部意义,从此一蹶不振,郁郁终生。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亲戚,提起来始终难以释怀,不甘心一生做农民。

第二种是努力无效,在经历短期崩溃后就想开了,换个方向或活法。比如有些人学不好,是觉得命里没有文昌星,老天不让他吃这口饭,就选择毕业去打工,早认命早省心。这种其实也很好,起码不扭曲憋屈,高考不是唯一的路,有谋生之路,能快乐的生活才是根本。

第三种是努力有效,取得成绩后就开始享受,结果就是不努力就退步。他们大多以努力读到大学,但部分能力还不足,却给放纵找到了一堆理由。比如,有人考上大学就以为高枕无忧,以为不需努力即可混过去,结果开始纵情游戏玩乐,成绩一塌糊涂,早早被勒令退学。

第四种是通过努力而成功,从而终生都勤奋拼搏。这类人看似没什么问题,也非常正能量,但一旦他将早年成绩贴上勤奋的标签,以后工作生活中都将呕心沥血的拼搏,大多能取得外人羡慕的成就。但对拼搏的过度偏执,往往会忽视其他成功因素,身心也非常容易出问题。正如约翰·亨利现象所说,那些以目标为导向,热衷成功的人,最终暴毙身亡。

04

不做笼中鸟就要飞才对(24莫说笨鸟先飞)(2)

现在想来,“努力”这个词本身很容易引发歧义。

我们常说的努力,有一种为了目标而行为加量,心理加压的感觉,完不成结果就会如何如何,往往暗藏着身心的紧张和焦虑。

我感觉,努力的本质并非简单的数量累积,而是一种心智成长过程。很多人认为努力就是像搬砖一样的重复劳动,以为不断挖井就会出水,而根本不看在哪里挖井,用的什么工具和方法。别人都在用大型机器在水池边钻井,你还在用锈铁锨在沙子上掘土,能一样么?

就是说,对事物没有去仔细观察和思考,而是看一眼就着急拼命干活,那不是努力,而应该叫懒惰。因为心一直在睡大觉,相比简单地搬砖,清醒地思考更加辛苦,表面的勤奋不过是掩盖不想动心思的懒而已。

所以要撕掉“笨鸟”的标签,就要破除“因为努力也不行,所以是笨鸟”的逻辑,要先把自己喊醒,看清不是“努力不行”,而是还没找准努力方向。

努力应该包括多个维度:付出时间、专注程度、行为训练、思考深度、逻辑推理、思维模式等,很多人却只用“付出时间”来应对综合性强的高考,而实际其他方面的努力全是零。比如小学稍微用心学习就不会差,初中勤奋就能成绩好,高中仅靠时间是不够的,需要通过训练而发展出更多的能力。

因此,没有所谓的“笨鸟”,只有落后的思维,狭隘的观念,以及懒惰的思考。你只要去观察和学习身边的优等生,同时舍弃已深植身心的那些陋习,往往就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你会发现,自己再也不是“笨鸟”,也可以成为别人口中的神。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擅自对本文内容摘录、修改,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