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惩罚学生有效(老师创新惩罚学生的方式)

老师怎样惩罚学生有效(老师创新惩罚学生的方式)(1)

昨天,《武汉晚报》报道了某职业学院任课老师用真心话大冒险惩罚走神学生的新闻。

学生不仅没有告老师的状,反而感觉这种惩罚方式新鲜有趣。在目前的赏识教育深得人心的环境下,出现一则“惩罚学生”的正面新闻,实在耐人寻味。

总所周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赏识教育的经典名言。人们越来越希望老师让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能体验到更多的表扬、鼓励和肯定。在这个舆论背景下,个别学校将赏识教育发挥到极致,甚至不允许老师有一丁点惩罚学生的语言或行为。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来督促老师的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赏识效益,校内校外处处飘满和谐的赞扬声。学校领导和老师都无意或有意地忽视惩罚学生的必要性。

我们不否认适量、及时、精准的赏识语言和行为会让孩子越来越好。但是,让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对学生一味地夸奖也并非教育的灵丹妙药,笔者认为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对自己错误行为负责,敢于承担责任,有个清晰的是非观念,老师必须学会惩罚学生。

老师怎样惩罚学生有效(老师创新惩罚学生的方式)(2)

在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在学生时期的道德认知、是非明辨能力还不够,自控能力也不够强,对自己缺点难以做到有效克制,所以,难免会出现这种那种小错。当个体的行为出现过失时,适当的惩罚将会促使他认识和改正错误,增强为过错承担责任的意识。

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小学生的作品:一幅是血液循环图,另外一幅是骨骼图。当年的小学生顽皮而且充满好奇心。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要看看狗的内脏是啥样。于是,他偷了校长大人的一条宠物狗,宰杀后开膛破肚仔细观察。校长当时火冒三丈,决定给予学生惩罚。校长盛怒之下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他将如何严厉地惩罚这个学生呢?

校长叫来学生,让学生规定时间内画出狗的骨骼图和血液循环图。学生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应该接受处罚,便认真又小心地画好了两幅图画,交给校长。校长也没有再追究杀狗事件,而是引导学生走上了研究生理解剖的道路。

校长的惩罚既让学生认可了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研究学习兴趣,同时也因势利导,给了他一次学习研究生理构造知识的机会。这名学生后来成为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他每次谈及成功的因素时,总提到小学校长的那次惩罚。可见,这位小学校长的惩罚是相当成功。

老师怎样惩罚学生有效(老师创新惩罚学生的方式)(3)

学生接受了老师的惩罚,勇于承担了过失,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我想,老师这种惩罚学生的手段就是教育手段,并在惩罚中得到再学习的机会。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尊重孩子绝不意味着无视孩子的过错,恰恰相反,惩罚也是对人性与尊严的呼唤。惩罚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方法,需要老师把握好度。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全世界的教育活动中非常必要的。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要避免走入“一边倒赏识教育”的误区。

“表扬”不是唯一,“惩罚”也帮忙,我们拒绝体罚,但是接受适当的惩罚教育。不止“真心话大冒险”的惩罚方式,老师们还可以创新更多善意的、艺术性的、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惩罚”。应该理性看待这种惩罚,它也是教育!赏识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予老师适当惩罚学生不良行为的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