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1)

“你什么专业的?”

“我,我学物理的。”

“你学物理搞这个东西(戏曲)干嘛?”

“我是孝慈剧社的,我喜欢戏曲。”

……

人们对理工男的印象

往往是一副黑框眼镜,一件格子衬衫

专注于学习,痴迷于科研

然而,有这样一位东大学子

舞台上,他是风流倜傥的戏曲表演者

舞台下,他是探究“牛顿定律”的理科生

“京昆艺术爱好者”是他最喜欢的“标签”

他就是物理学院16级本科生李成林

人物名片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2)

我是孝慈剧社的,我是一个京昆艺术爱好者,我喜欢京剧、热爱昆曲,我喜欢身上这些标签。我感谢戏曲没让我等到老了才来得及走进她的世界欣赏她。

李成林,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2016级本科生,喜好文艺,酷爱昆曲。2016年底至2018年初担任孝慈剧社社长,在南京民间曲社学习昆曲近两年,长期在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做志愿者,组织并参与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高校戏曲快闪演出。

一出京剧入了戏曲的“

李成林本来也只是一位专注“牛顿定律”的物理专业理科生,然而2016年一场国家京剧二团在焦廷标馆呈现的演出让他发现自己骨子里是爱戏曲的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3)

《四郎探母》剧照

“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沙滩赴会十五年,雁过衡阳各一天。高堂老母难得见,怎不叫人泪涟涟。” 这是京剧《四郎探母 坐宫》里杨延辉上场的引子和定场诗,也是李成林第一次走进剧场时看京剧听到的第一句念白,从此他打开了戏曲世界的大门,而这个杨四郎上场打引子念定场诗的镜头便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里。

走进剧场,在沉色的幕布下和满当当的观众里,我早已丢弃了自己理科生的标签,甚至在开场锣声响起时,我把自己的现实世界也丢了。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4)

院迎新晚会出演《牡丹亭•拾画》柳梦梅

李成林感叹一出传统京剧老戏竟然有如此魅力,通过这场京剧,他深深地爱上了戏曲并走上了追寻戏曲艺术的道路。他通过孝慈剧社认识了黄孝慈老师——后来成为他心中精神支柱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老师去世后他的微信头像换成了她年轻时演《醉酒》的灰色剧照,至今没有更换。他认识了剧社比他更执迷于戏曲的前辈们,慢慢的,他也融入到“票友”、“曲友”、“昆虫”们的圈子里,看了很多演出,也听了很多录音,戏曲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我很庆幸我在大学寻到了自己的乐趣!”

学戏”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为了和戏曲艺术走得更近,欣赏之余,他也开始了漫长的“学戏”之路。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5)

练习戏曲小生化妆

逢周末李成林便会去剧场当志愿者,自己也能看戏学戏。他喜欢站在舞台左侧的角落里看戏,离舞台很近,能看到演员脸上的汗珠和含在眼里的泪水。他站着看戏,是为了精神更集中,有时累了就直接坐地上,但是从来没有睡着过。虽然很多折子戏自己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他仍乐此不疲。“因为昆曲就是要观众重复去玩味的,越熟悉越喜欢。第一次观看的收获只是剧情,而后面收获的是昆曲艺术的形式美,每一次都会有比前几次多得多的收获,直到这出戏深入骨髓。”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6)

江苏省京剧院彭天宝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并帮忙整理行头

1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7)

高校戏曲快闪中出演《牡丹亭•惊梦》柳梦梅

2

李成林每天坚持开嗓,初学还没有找到嗓子时,他往往就是两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戏曲艺术,热爱和坚守本就不易,走上学习的道路更是曲折和孤独,但李成林始终坚信自己能在追寻昆曲艺术的道路上走下去。

戏曲“idol”的力量不一般

看戏学戏之余,李成林也目睹了许多台前幕后的故事,戏曲艺术感染了他,而打动他的确是很多表演家对戏曲的坚守和奉献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8)

钱振荣老师《桃花扇•题画》剧照

李成林很喜欢江苏省昆剧院第三代小生演员钱振荣老师,喜欢其宽厚的嗓音,看他的柳梦梅、侯方域,买他的专辑回来一遍又一遍循环。李成林坚持周末到曲社和老师们拍曲学习,钱老师就经常在曲社拍曲,这也让李成林看到更亲切和真实的钱振荣。钱老师在曲社给曲友们拍曲讲课,为刚入门的曲友细心讲解昆曲艺术,他不求报酬,只求为昆曲做更多的事情,在李成林眼里,没有什么比热爱昆曲艺术的演员更可亲可爱的人了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9)

李成林唯一一次扮旦角

当然,李成林也喜欢过施夏明,也为单雯的扮相痴迷,被龚隐雷的唱腔“洗脑”。喜欢蔡正仁的大冠生,学他的《哭像•快活三 朝天子》,期末考试周在图书馆连续几天循环他的专辑;喜欢石小梅的冷面小生,为她的柳梦梅神魂颠倒,学了她的《牡丹亭•拾画》......喜欢过后,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昆曲审美何去何从,寻来寻去,昆曲的美竟都隐藏在上世纪的录音里,还有曲谱上的一个个“工尺”罢了

剧场里,他随演员入戏,遗忘现实的琐碎,跟着锣声鼓点和演员一起去寻找戏中的人物,看他们演世间百态,嬉笑怒骂和喜怒哀乐,这让李成林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深刻的美。他们在一方舞台燃烧自己,演活古代剧作家笔下的人物。其实,剧场外很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在为传承和传播戏曲事业努力着。李成林说,希望余生不被戏曲艺术抛弃,在沉醉中寻到自己的价值

京昆艺术教学直播(京昆艺术爱好者)(10)

李成林在剧社活动中演出

有人说:“君子爱乐,乐其道;小人爱乐,乐其欲”,我不管是“乐其道”,还是“乐其欲”,只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戏曲,不附庸风雅罢了。我自己能承认自己的戏曲审美,如果我能让更多的同龄人也承认我的戏曲审美,或者能把这些美的艺术带给他们,我也很乐意。

我东不只“盛产”学霸

还有这么一大批

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优秀学子

他们在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

砥砺奋进,止于至善

编辑 | 苏子阳

材料由李成林提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