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女汉子(她可真像个男的)

今日,突然想去爬山,我母亲就拉着我一块去了。

爬完下山,正在长椅上休息时,遇见了我的二婶和她的姐姐。

她像女汉子(她可真像个男的)(1)

我们简单地相互打了个招呼,没等她们走远,母亲悄悄用手拉了拉我的衣服:快看,你二婶的姐姐,就是我们这儿还算有名的女企业家。

我只在老家聚会时看到二婶一家四口,从没见过二婶的姊妹。一听是有名的女企业家,我顿时有了兴趣,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位女企业家,顶着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脖子上戴着一串细细的项链,此外,似乎并没有其他多余的装饰。因为是和我二婶出来爬山,她并没有穿得很正式,只是一身休闲的运动装,配上普通的运动鞋,整个人显得很精神。

由于是背影,我所能获得的信息相当有限。

这时,我面前突然出现了几个背着袋子的老人家,我二婶和那位企业家本要再往高处去,看见了他们,都暂时停下了脚步,一边交流着什么。

突然,企业家问其中的一位老人家:“老人家,你们这是要做茶油的油茶籽么?”

我们这边很多地方都有食用茶油的习惯,本地产的茶油,那更是稀罕,也备受推崇。

她像女汉子(她可真像个男的)(2)

老人家一边忙着装袋,一边回答:“是的呀,我们几个总是自己采来这油茶籽,自个儿榨出茶油。”

“都是自家吃呐,不卖的嘞!”

企业家和老人们闲聊了起来,说这茶油可是好东西,她说,自己家有个亲戚,天天坚持吃茶油,身体好着呢。

老人听着也乐呵,手上忙着整理油茶籽的活没停,嘴上也没停下来,应和着:“对呐!茶油确实是好东西!”

她像女汉子(她可真像个男的)(3)

后来,他们又聊了一阵,我在旁边听着,知道了老人们是如何运输这油茶籽的——三人一同采摘,其中的大爷有一辆摩托车,两个大袋子,底下放一个,车尾绑一个,就不愁运下去了。

趁这个工夫,我仔细端详着她的面容,说实话,乍一眼,我并不觉得这位企业家和我二婶有多么相像——可能是因为她们一个是长发,一个是短发吧。

但是我多看几眼,确实发现了眉眼之间的那些痕迹,足以证明这两人的血亲关系。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我二婶的脸更瘦削一些,眼睛也更大,而企业家的脸带着些许肉感,算不上肥胖,给人一种坚毅的感觉,眼神也不易捉摸。

待两人远去,母亲对我感慨:“她可真像个男的!”

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认为“像男的”这句话很奇怪。

我不觉得“像男的”是对女性的一种赞美,虽然我母亲的本意应该是赞赏着的,说这位女企业家刚毅、坚强、果断,她还让我观察着呢!

不过,女性就不能有这些品格么?

无论是男是女,都是人;无论男权女权,都是人权。男女不过是一种分类,却常常被我们打上一些不必要的标签,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超越了刻板印象,流露出尊卑之感。

“像男的”、“像女的”、“女汉子”、“娘娘腔”这些词儿,同样很怪!

更怪的是,“女汉子”在不同语境下还有夸人和骂人之分,“娘娘腔”一出,谁都知道这是在损人!

社会对男性有期待,对女性也有期待,这个期待和男女各自的特征毕竟是不同的。

你可以不接受男性表现出女性的特征、或者女性表现出男性的特征,但你不能因此损人。既然不爱,何必伤害?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在损人,又何必以对应的性别来损人呢?难道谁又比谁高贵?

这是令我感到不解的地方。

歧视难除,偏见难消。愿我们都能更好地包容这个世界,也让世界更好地包容每一个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