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哪一年被找到(建国以来的悬案)
这绝对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大悬案,生化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离奇失踪,一张内容细思极恐的纸条,一具25年后才浮出沙漠的白骨,能否共同揭开这张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未解之谜呢?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起轰动全国的旷世谜案,他就是彭加木罗布泊失踪事件,科考小队深入无人之境探索寻觅人间蒸发,作为领头羊的他独自脱离团体向东寻觅水源,却不慎消失在了无尽的黄沙之中,甚至数十年来都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离奇失踪的彭加木又到底去了哪里呢?
图|彭加木
接下来,我们就将时间退回到1980年,共同探秘这起案件的始末。罗布泊地处新疆东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据历史记载,罗布泊水域面积最大时可达到1万平方千米,而如此丰富的水资源也孕育了神秘的楼兰古国。相传楼兰人的祖先在此定居生活,并先后掌握了灌溉及纺织技术。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罗布泊面积逐年减小,楼兰人也只好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地方,去寻找新的水源。
1958年,我国在罗布泊的西北部建立了马兰核试验基地。1964年,我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西北约100公里处成功引爆,但1970年时,罗布泊却仅剩下戈壁、盐碱滩和沙漠,成为了令人恐惧的死亡之海。十年后的1980年一支科考队将目光投放在了这片。神秘的土壤上,他们三次进出罗布泊,只为研究植物病毒。
图|首次核·试验地
可遗憾的是,此次带队的生化学家彭加木却在返程途中永远消失在了无人之境,并让罗布泊蒙上了一层诡异色彩。彭加木于1925年出生在广东番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1956年十三十一岁的彭加木放弃了去苏联留学的机会,主动要求前往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然而,考察工作还未正式开始,彭加木就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铁胸腔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哪怕是最乐观的情况,他也仅剩下两年的寿命。不过,彭加木还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但两年以后,他又疑似患上了淋巴癌,比十倍,两种癌症交替折磨的彭加木意识到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于是他在接下来的23年里,频繁往返于云南、福建以及甘肃等地进行科学考察,同时,他还曾先后15次到达新疆协助建立科研基地。连续两次进入罗布泊的彭加木成功采集到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并从中发现了大量钾元素,而这也意味着罗布泊即有可能蕴藏着研制核·武器所需的重水。由此,彭加木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能深入罗布泊内部进行考察。1979年,彭加木提交了申请报告,1980年,该报告被批准,考察期限为两个月。随即,彭加木组建了一支由自己担任队长的11人临时科考队,而他的队员分别为担任行政主管和保卫员且随身携带一把六·四式手·枪的陈百录,担任副队长的水文地质学家汪文先、化学家马仁文和阎鸿建、植物学家沈冠冕、动物学家谷景和,驾驶五座吉普车的司机王万轩,驾驶八座大吉普主要负责装载电台设备的司机陈大化,驾驶牵引车负责装载水汽由帐篷等装备的司机包继才、以及无线电发报员萧万能。
图|考察队花名册
在科考队正式组建后,彭加木又制定了详细的科考方案,并计划于1980年5月2日出发,于六月底返回乌鲁木齐。不过,他低估了罗布泊恶劣的自然环境,因为此时的罗布泊已然进入了炎热的夏季,除去超高的气温外,还常有伴随十级以上大风而来的沙尘暴,致使科考队在进行时举步维艰,也导致彭加木在启程初期就与司机陈大华发生了口角之争。陈大华认为前往罗布泊的道路是十分危险的,而他所驾驶的吧坐吉普又处于超载状态,所以他不愿再继续向前拿生命冒险,直至陈百录出面讲和,声称一切问题都由自己负责,陈大华才勉强妥协。但事实上,对于罗布泊的具体情况,所有人都是未知的,而未知所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又引发了彭加木与队员的第二次摩擦,由于陈大化所驾驶的吉普车已经严重超载,所以他很快就与队伍走散。这时,另一位司机王万轩想在原地等待,因为电台设备还装在陈大化的车上,如果遇到意外有无线电就能第一时间求救。但心系罗布泊的彭加木却执意不肯,仍要继续向前赶路,所幸最终一行人还是在水和燃油耗尽的那一刻,顺利抵达了罗布泊南岸的米兰农场,开始了深入罗布泊内部的科考。
图|采集的样品
1980年6月5日,科考队结束了此次艰难的任务,收集到了众多第一手的考察资料,可彭加木却并不满足,仍打算再次重返罗布泊原因有两点:一是此行并未完成寻找更多矿产资源的原地目标,二是距离原本的结束日期还有20余天的时间,所以他想继续探索从未涉足过的东北角,但摆在眼前的实际问题是,从当前的驻地到东北角还需行进至少900公里的路程,且东北角的环境是更为恶劣的。于是,并不情愿又无法违抗命令的队员们便和彭加木做了一个约定,如果水和燃油消耗到一半,但900公里的路程还仍未过半时,就必须立刻返程。
1980年6月11日,科考小队再次开启了为期七天的考察之旅。由于汽车只能装在八个满升的铁桶,所以他们选择携带五桶汽油及三桶水,毕竟汽油在荒漠中是无法获取的,而水源则是彭加木坚信能找到的。但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整整三天过去,他们不仅只前行了150公里,还耗费了大量的燃油。同时,六月的气温也是一天高过一天,平均温度在43度左右,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75度。
图|求救电报
至此,队员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要求立刻折返,但彭加木却坚持不肯,认为只要到了核心区域就一定能够找到水源,无奈之下,众人之后再度启程。1980年6月16日,此时科考队所带的燃油仅剩1/4,淡水也只剩十余公斤,并且这些水,大多都被桶内的铁锈污染,根本无法再饮用,于是队员们试图发电报求救,可彭加木却阻止了这一行为,反复说到能自己解决的事情绝不麻烦国家。接着,他让司机王万轩载着自己和陈百录,前往地图所标记的某个水源处,但抵达后才发现水源早已被沙坑取代,随后,彭加木又分别派副队长汪文先和其他队员去附近找水,可惜结果均不尽人意。至此,仍旧一意孤行的彭加木又与队员发生了第三次摩擦,但这一次,彭加木主动向对方道歉。当天傍晚,科考队终于向指挥部发出了求救电报,并且根据当事人表示,该电报是由彭加木亲自起草的,其大致内容为,我们于今天20点到达库鲁库多克遗迹,大约十公里,我们缺油缺水,请求紧急支援燃油300公斤,水500公斤。
图|求救电报内容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罗布泊根本没有库鲁库多克,只有与之读音相近的库木库都克。也就是说,电报里的名称出现了错误。1980年6月17日凌晨,在所有队员都安然入睡之际,彭加木却并未返回帐篷休息。同一天早上九点,指挥部回电称,同意送物资,就地待命,停止前进。彼时,重燃希望的众人万分喜悦,唯有彭加木抱怨到,部队用直升机送一次水就要花费6000,相当于一公斤水就十几块钱,这么昂贵的水喝下去肚子不疼心疼。接着,他就独自起身去往附近找水。6月17日下午两点,指挥部再次回电称,直升机无法送油,但18日可以送500公斤水,而当队员想将该电报拿给彭加木过目时,却发现彭加木不见了,他总是带在身边的地图还放在轿车的后座上,并且地图里夹了一张纸条,写道:“我往东去找水。”其原本的落款日期是6月16日,而后又被改成了6月17日,经笔记鉴定,该纸条的确是彭加木亲自书写的。
图|纸条留言
再确定彭加木已经失踪后,副队长汪文先带着两名队员驱车向东寻找,并发现了一串脚印,根据脚印的大小和样式可以确定这就是彭加木所穿的42码翻毛皮鞋,随即众人顺着脚印向前行驶,但很快沙地就变成了盐碱地,脚印也越来越浅,直至完全消失,他们都没能发现彭加木的踪影。眼见天色渐暗,汪文先便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开一枪,但仍然没有任何回应,于是,众人返回营地,对彭加木的物品进行了清点,发现他带走了一只两公斤的水壶、两个相机、一把地质锤以及一个罗盘,但其每天必须服用的抗癌药却被留在了帐篷里,由于担心彭加木的处境,队员们于6月17日晚上九点左右在高处搭建了火堆,将三辆车全部开至附近的高点,不断闪烁车灯,并且每隔半个小时就发射一次彩色信·号弹,希望能指引彭加木尽快返回营地,但整整一夜过去,彭加木都未曾现身,无奈之下,科考队只好向总部发电称:“彭加木外出找水至今未归。”
图|带走的物品
1980年6月18日,副队长汪文先再次带人外出搜寻,但除了发现一串有折返迹象且非常杂乱的脚印外,仍没有更多进展。同年6月20日,指挥部派遣两架直升机、一架救护机,以及数十辆军车等共计100余人前往彭加木失踪的区域展开搜索,可整整十天过去,彭加木还是杳无音讯,彼时,罗布泊已经历至少两场大规模沙尘暴,也就是说,彭加木的生还几率近乎为零。在此之后,国家又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参与人数曾一度达到一千余人,他们以彭加木脚印最后消失的地方为起点,呈扇状搜寻,每个搜救队员间隔不到50米,每人每天搜寻一平方公里以上,不放过任何一片芦苇地和红柳包,然而,41天过去,还是没有任何关于彭加木的踪迹。
那么,彭加木究竟去了哪里?为何会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由于彭加木的失踪迄今为止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所以网络上流传着众多不同版本的猜想。
图|猜想消失原因
接下来,我们就先罗列出本案最具争议的三大疑点。
生化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离奇失踪25年后,沙漠中竟频频出现大量白骨,且每一具都曾被认定为彭加木的遗体。前面我们提到过那张内容为“我往东去找水”的纸条,确实是彭加木亲自书写,但落款处的日期却有被更改过的痕迹。
由此可合理推测,彭加木其实是于6月16日写下该纸条,并独自外出寻找水源的,可在寻觅无果后,他又返回营地,一天后的6月17日,彭加木突然消失,有人便更改了该纸上标注的日期,妄图营造出彭加木是因为找水才失踪的假象。
另外,包括副队长汪文先在内的三名科考队员,所发现的一系列脚印也非常奇怪,因为这些脚印除了三人以外并没有其他人见过,所以彭加木到底有没有在6月17日独自外出找水?仍存在着很大的疑问,在那份向指挥部寻求帮助的电报里,其实存在着两处与现实不太相符的地方,首先据其他队员统一表示,发出的电报是彭加木亲自起草的,无论他是否心甘情愿,此时的他都知道17日时总部会送来五百公斤水,可既然已经知道补给很快就会被送来,彭加木为何还要在17日当天独自外出找水呢?这个举动是不是略显多余呢?又或者说,他的失踪另有隐情,毕竟当时的科考队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图|搜救行动
其次,彭加木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只要出门随身必定会携带一份地图,是不太可能会把地名‘库木库都克’错写成‘库鲁库多克’的,除非发电报的另有他人,此人违背了彭加木的命令,擅自向指挥部求救,待到彭加木发觉,双方便起了冲突,从而发生了意外。
在整个科考小队里,除去身患两种癌症的彭加木外,其他队员均是上有老下有小且抱有强烈求生欲的普通人,他们曾无数次的想要退缩,想要求救,但不仅遭到了彭加木的拒绝,还受到了无休止的道德说教,久而久之,众人难免心生反感与抵触。而当人性被压榨到极致时,会做出什么是难以想象的,结合上述三大疑点,有两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的最广范。
首先是外逃,1980年10月11日,也就是彭加木失踪的第115天,某报社刊登了一篇名为“彭加木已逃往M国,留学生周光磊,在M国遇见彭加木”的文章,其大致内容为,有位名叫周光磊的留学生,突然写信给身为老友的北大校长,表示自己在1980年9月14日下午看到彭加木和两名外国人,走进了位于华盛顿的中餐厅,当时他曾热情地向彭加木打招呼,但彭加木却非常慌张,反复说道:“你认错人了。”同时周光磊还表示,他已经将此事告知给了彭加木的太太,由于该文章描写了诸多非常详细的细节,所以很快就被各大媒体争相转载。
图|队员合照
可没过多久,不仅文章被全盘推翻,就连周光磊这个人也被证实根本不存在,而那家报社不过是想借机博眼球罢了。试想一下,彭加木消失的罗布泊库木库都克距离中蒙边境470公里,距离中苏边境700公里,距离中印边境1100公里,倘若彭加木想凭借一己之力走出这里,简直是天方夜谭。除去泮塘外,还有不少网友认为彭加木极有可能被谋·杀了,因为2005年11位法医在网上发文档,它解剖了一具,在戈壁滩发现疑似彭加木遗体,该遗体上有几十处锐器和钝器共同造成的伤口,经初步判断,彭加木是死于暴力,也就是说凶手是集体作案的。但随后有人与这名法医取得了联系,对方则明确表示这篇文章只是自己杜撰的小说而已。那么彭加木失踪之谜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图|彭加木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讲述一下我个人较为倾向的推断,从成立科考队前往罗布泊到补给到达县的失踪,彭加木的消失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他因身患两种癌症而倍感时间的紧迫,所以他极度渴望尽快抵达罗布泊,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为国家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这是其他十位队员无法体会的滋味儿。这种不可共通的感受,致使整支队伍在前后三次摩擦中,产生了十分微妙的气息,也使彭加木的内心和情绪变得越发孤独低落,我们假设那份将地名写错的电报,是队员们擅自在6月16日发出的,当彭加木得知此事后,他十分生气与失望,不仅赌气般地彻夜未回帐篷休息,还计划在天亮后独自出走。
于是,它便于6月17日留下了纸条,告知找到水源可能就返回,找不到水源就一直向前的决心离开了营地。而他的遗体之所以始终未被发现,则极有可能是被之后的沙尘暴掩盖了起来。当然,以上均是推测,关于彭加木的失踪,你更倾向于哪种猜想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