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庆余年》原著中,庆帝的几个儿子都非同凡响,大皇子母亲宁才人是东夷人,恩怨分明,大皇子也跟母亲一样,不但恩怨分明,还骁勇善战,是一位将才,几个弟弟都挺喜欢这个耿直的兄长。

二皇子喜爱书文,与范闲长得很相似,是一位高级的权谋者。

太子外表软弱,内心强大,经常扮猪吃老虎。

范闲不用说了,双世智慧,武功高强,开挂的主角。

上面的几位都是过了及笄之年,只有小小的三皇子,八九岁的年龄,却有着不输几位兄长的智慧。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1)

0.1

能忍皇子不能忍

三皇子第一次正儿八经出场,是在“抱月楼”。“抱月楼”是范思辙和三皇子合伙开的,营业期间做了很多天理不容之事,欺男霸女,草菅人命,杀人放火……等等,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因为他们俩人的身份:一个是三皇子,一个是户部尚书司南伯范建之子,还有一个监察院的哥哥,所以没人敢查他们。

于是,抱月楼很快就横扫京都青楼产业。

三皇子从小跟着二皇子,这次,开妓院也是二皇子授意,前几个月一直没事。

可却被范闲查到了,北行回来之后,范闲与二皇子的关系越发紧张。这次查到他们更是毫不客气。

范闲来到抱月楼找范思辙,三皇子眼看着这个大表哥(范闲)冷冷对二表哥(范思辙)道:跟我回家,回不回?。二表哥大气都不敢喘,最后艰难地说句“回”。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2)

然后,大表哥把二表哥像拎小鸡一样拎了出来。此时,他已经反应过来,表现地似乎刚回过神来,露出满脸甜甜地笑容,惊喜无比道:“范大人……噢,大表哥!”

只见大表哥回头,望着他,面上浮出极温柔的微笑:“三殿下,永远不要尝试在我面前扮演人小鬼大……还有就是,我没和和你这种小屁孩儿说话地兴趣。”

满座俱惊,敢在公开场合骂皇子为小屁孩儿的人……范闲肯定是庆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个!他想自己身为皇子,你范闲再厉害不过是个臣子,居然敢骂我……不由自主地小嘴唇儿气的直哆嗦。

更可恶的是,范闲笑的更甜:“这小嘴儿抖的,唱戏不错。”

三皇子险些气昏了过去,但想到母亲说过,这位大表哥温柔微笑的时候,就是心里不痛快到了极点的时候,千万别去惹他!这才咬着小牙没有接话。

他从小是万千宠爱长大,没几个人敢对他那样说话,娇纵性格早已养成,而今对范闲能忍下,是因为他知道范闲权势滔天,武功高强,做事不留情面。所以,他不敢反驳。

因为这次的隐忍,为他与范闲留了来日的好见面。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3)

0.2

反应能力超强

三年一度的赏菊会。皇帝陛下,大皇子,太子,三皇子都在楼上赏菊,本来楼下只是起了一点火,没一会就被侍卫熄灭,范闲担心皇帝的安慰,上楼劝阻皇帝回宫。

可皇帝并不愿意下去,还把范闲骂了一顿,然后又让三皇子喝酒。

三皇子年纪还小。苦着脸说道:“父皇,孩儿不喜欢喝酒。”像这种话,也只能是小家伙说出来,才不会被判个逆旨之罪。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4)

皇帝沉着脸,冷冷说道:“比酒更烈地事情。你都敢做,还怕这么一杯酒?”

他脸一苦,被这股冰寒地气势一压。竟是吓的险些哭了出来,赶紧谢恩,迈着小脚走到栏边,伸出小胳膊取下酒杯,便往嘴里送去。

当的一声脆响,三皇子手中的酒杯落在地上,滚了远去,他目瞪口呆地望着那道迎面而来的寒光,似乎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只不过喝杯酒而已,怎么这名侍卫却要砍死自己?

可自己的身后就是父皇,如果自己抱头鼠窜,那么这雪光似的一刀,便会直接斩在父皇的身上。当然,三皇子并没有苦荷大宗师那种踏雪无痕的身法,也没有叶流云那种棺材架子一样坚强地一双散手,就算他再如何强悍地挡在皇帝面前,估摸着这惊天一刀,也会把他直接劈成两半,顺带着取了皇帝的首级。

躲与不躲都一样,所以三皇子选择了最正确的做法,他死死地站在原地,盯着那片刀光里刺客模糊地脸,双腿发抖,裤裆全湿,不顾一切地尖声叫了起来!

啊!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5)

当然,他没有这样死去,因为范闲挡在他前面救了他。

短短的一瞬间,有几个八九岁的孩子能考虑这么多?他知道,如果跑了,就算保住性命,父皇那里没办法交差,所以只能直挺挺地站着,但谁都怕死,所以不由自主地尿了裤子。

事后,早已经让他消了抱月楼上对于范闲的愤怒。毕竟当时场中,除了这位“大表哥”之外,竟是没有一个人在乎自己的生死,包括两位亲生兄长在内,都只知道去救父皇……当时若不是范闲在场,只怕自己这条小命,早就已经断送在了那名九品刺客的手中。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6)

八九岁的孩子,再如何早熟,终究也只是纯以好恶判断亲疏的年龄。

柳姨娘与宜贵嫔本来就是姐妹,因为这件事情后,宜贵嫔对范闲更是感激不尽,还跟皇帝请旨,让范闲当三皇子的老师。

范闲去苏州招标,也把三皇子带着。

0.3

目光长远,审时度势

他同范闲去了苏州,有一次范闲出去办事时,他便与史阐立一起张罗着买楼。

三皇子与史阐立在街上转了半天,终于发现了一座市口好,生意好,与“报月楼”设计相似的楼。

他进门后,开了一个包间,然后就问掌柜:楼卖不卖?掌柜自然说不卖。掌柜觉得他们来历不简单,就把这件事告知东家明兰石,明兰石很快就猜出来买楼的是三皇子。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7)

明兰石就让掌柜想办法把楼送三皇子。掌柜不知如何送,在谈判中开个白菜价:一千两。

史阐立精的说不出话来,三皇子已经说道:“拿合约来。”结果签约时,三皇子写了一万六千两。

掌柜大为惊讶,却也不敢多言,写好契,双方摁了指印。约好明天银楼交换。

事后,史阐立问他为何加钱。三皇子冷笑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猜到我的身份,便恨不得将这楼子双手奉上……那日后呢?他们要求地,只怕可不是这一个楼子这般简单,人凑上笑脸来,咱们当然不好反手就打耳光,可也没必要将自己的脸凑上去和他们亲热……这世上有几个人够资格与我套交情?”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8)

史阐立摇头道:“不知道那楼子背后地东家是谁,见机倒是真快。”

三皇子说道:“管对方是谁,要我占他便宜,肯定就是想占我便宜的人,这事儿你要记住了,以后出去行走,也不要胡乱占别人便宜,当心给范闲惹来麻烦。”

史阐立心里对面前这个小皇子实在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赞叹道:“殿下这话简单,但道理极深。”

确实是,天下不会掉馅饼,三皇子小小年纪通透明白,哪怕我们生活中,很多大人也未必明白这个道理,就算明白,也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

三皇子所言的确明兰石所想,明兰石拿到契约后,非常失望,这个数目不止没有占明家便宜,反而比市道上的价钱还高了不少,但明家怎么会差这点儿钱?明兰石满心想趁三皇子不知道竹园馆的东家是谁,抢先便将这楼送出去,哪怕是贱卖也好。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9)

他最主要的目地,当然是想讨好一下对方,而如果对方将来根本不认这个小人情……这一纸契送到京都,便是范闲和三皇子仗势强买民间产业的证据,将来让长公主那边打御前官司也好找由头!

没想到那个年纪轻轻的三皇子,竟然不肯占这个便宜………

八九岁的他就明白挣该挣的钱,不该要的钱分文不取。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10)

0.4

写在最后

三皇子早熟聪慧,除了从小生活在宫中的,离不开他母亲宜贵嫔的教育。

宜贵嫔不但目光长远,还会审时度势,她原本就与范家有亲,范闲突然崛起,又救了自己的儿子,她就让儿子牢牢抱着范闲的大腿。

三皇子也特别听话,范闲说什么他都听,在这个过程范闲教了他很多,比如尊师重道,比如治理天下,。

后来,太子,二皇子,长公主在争权夺利中一个一个死去,范闲又解决了庆帝,他坐收渔翁之利 ,当上了皇帝。

虽然是范闲相让,但若三皇子是个愚蠢之辈,范闲也不会扶持他,所以三皇子应该是这部剧中最大的赢家。

庆余年二皇子真正结局(庆余年原著:三皇子李承平因年龄小)(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