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影响周围各国的例子(唐朝的国际影响力因何影响至今)

唐朝影响周围各国的例子(唐朝的国际影响力因何影响至今)(1)

众所周知,外国有很多的唐人街,很多国家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之所以有这个称呼,是因为唐朝的影响力非常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论版图最大的是元朝,论最有钱的朝代是宋朝,那唐朝怎么就成了最强大的王朝呢?

这里强大并不是指版图,也是不是指经济实力,而是指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

公元六世纪到七世纪,中原烽烟四起,动荡不堪。

当时在北方,有一个股势力是突厥。

当时突厥很强大,中原很多势力都要依附于突厥,其中包括还未建立唐朝的李渊。

李渊建立唐朝后,由于当时中原还有很多残余势力没有被剿灭,所以他依然得向突厥纳贡称臣。

李渊退位后,李世民继位。

李世民是一位马上皇帝,攻城掠地,出生入死,为李渊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当他成为皇帝后,很快就解决了国内的残余势力。

之后,他把目光移到了大唐的周边,开启了他又一段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的功业。

当时唐朝面对的局势是西有突厥,东有高句丽,新罗,百济等国家,他们和唐朝的关系很复杂。

首先和唐朝发生关系的是东突厥。

李渊建立唐朝的第三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带兵侵扰唐朝边境,之后,更是入侵了唐朝领土。

唐将李大恩为抵抗突厥入侵战死沙场,7000多名士兵死在突厥人的刀下。

李世民继位后,一改对突厥软弱的态度。

贞观三年,唐朝打败了东突厥,并将经常侵扰边境的颉利可汗生擒,捉回了长安。

到了长安后,朝廷并未囚禁颉利可汗,而是安排他给李世民献舞。

之后,东突厥的领土也就成了唐朝新的领土。

消灭了东突厥后,大唐威名远播。

第二个和唐朝发生关系的国家是高昌国。

高昌国位于天山南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高昌国是由一位鞠姓的汉人建立的,隋炀帝曾通过和亲的方式,将两位宗室女子嫁给了国王鞠伯雅和他儿子鞠文泰。

鞠文泰后来成了高昌国的国王,他和李世民的关系非常密切。

每当西域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向李世民报信,但是当李世民真的当了皇帝后,鞠文泰对唐朝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贞观五年,鞠文泰骚扰唐朝边境,并阻止西域各国向唐朝纳贡。

此外,更是出兵攻打唐朝的焉耆。

当时,高昌国的大臣们都劝国王鞠文泰,别招惹唐朝,如果李世民翻脸,高昌国必败无疑。

不过,鞠文泰不这样认为。

他认为李世民鞭长莫及,加之他有西突厥支持他,有恃无恐。

同时,他还高估了自己国家的实力,也低估了李世民一统天下的雄心。

贞观十一年,高昌国继续攻打焉耆,攻下了五座城池,还烧了焉耆所有的房子。

李世民知道后,就下诏召鞠文泰入朝说明情况,鞠文泰以生病为由拒绝入朝,并声称自己要“鹰飞于天”。

见此情况,李世民大怒,决定攻打高昌国。

贞观十二年,高昌国联合西突厥攻打唐朝领土伊州。

李世民忍无可忍,任命侯君集为大将军攻打高昌,李世民作为天可汗,在西域影响力很大,周边大大小小的政权表示愿意一起攻打高昌。

结果,鞠文泰听到唐军兵临城下,一病不起,没过几天就死了,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之后,鞠文泰的儿子鞠智盛继位,他上书唐太宗,说之前的错误都是他爹造成的,希望唐太宗可怜可怜他,他并不想与唐朝为敌。

显然,这种鳄鱼的眼泪骗不了久经沙场的李世民。

贞观十四年,高昌国被唐朝消灭,大唐在此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理整个西域地区。

第三个和唐朝发生关系的在东北面的朝鲜半岛。

当时朝鲜半岛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新罗和百济。

这三个国家对唐朝的态度都不一样,三个国家里最弱小的是新罗。

新罗为了避免被另外两个政权吞并,所以和唐朝的关系非常好,紧跟唐朝的步伐。

高句丽和百济虽然表面上对大唐称臣,但暗地里经常搞小动作。而高句丽最想试探唐朝的态度。

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内部发生了政变,高句丽荣留王被大臣渊盖苏文杀死。

渊盖苏文是鹰派,根本不听唐朝的劝告,他要入侵百济和新罗。

高句丽这种无视宗主国的做法,激起了李世民的怒火,李世民决定要平定朝鲜半岛。

公元644年,也就是贞观十八年,那年秋天,李世民派遣张亮担任平壤道行军大主管,带领500艘战舰和四万多名士兵,渡过渤海,登陆了朝鲜半岛。

一个月后,又任命另一位大将军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主管,带领六万骑兵从辽东出发和张亮的部队在平壤会合,展开大会战。

一年之后,李世民再次集结兵力,御驾亲征,到朝鲜半岛指挥作战。

不过,这场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

李世民驾崩后,李治成了唐朝的皇帝。

李治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继续征服朝鲜半岛。

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消灭了高句丽,再一次扩展了把唐朝的疆域。

当时唐朝的版图东到日本海,西至咸海,南到越南北部。西面咸海就是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

正是因为李世民和李治两位皇帝,才奠定了大唐的国际地位,影响至今,这都是打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