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比拟的结构(修辞手法连载2之比拟)

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

把动物拟人:

(1)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fú]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简析】列文处在失恋的苦闷中,可是,春风给他带来了安慰、希望和信心。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

把植物拟人:

(2)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简析】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符合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

把无生物拟人:

(3)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 ——(石祥《瞄星星》)

【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它,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

以事理拟人:

(4)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实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

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

人拟为动物:

(5)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

【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

人拟为植物:

(6)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孙犁《荷花淀》)

【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

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

拟无生物为动物:

(7)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洞庭湖之阔大,气势之宏伟。

拟抽象事理为物:

(8)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

【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

修辞手法比拟的结构(修辞手法连载2之比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