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

在自然之友的志愿者中,有很多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将教书育人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也将环保理念融入教学中,不断传承。作为北京五中的一位人民教师,三尺讲台上,大雁老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而在教授大纲规定的内容之余,她还致力于引导同学们思考更多与环境、与生命相关的课题,让环保行动真正走进校园。

结缘自然之友,走近垃圾议题

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频发,接连不断的关于垃圾围城的报道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一次旅行中,自然风光被垃圾侵入的景象彻底触动了大雁。作为一位研究人地关系及人类发展的地理教师,大雁深深懂得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她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关注垃圾议题。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1)

《废弃物与生命》选修课 如何制作一支

经同事介绍,大雁了解到自然之友,她被自然之友的理念所吸引。于是怀揣着向往、钦佩之情,大雁在90年代手写申请书,成为了自然之友的会员。自接触自然之友起,大雁参与了自然之友亲子团、零废弃课程研发、《废弃物与生命》共修营培训及分享、登山队清香活动、旧物改造等诸多活动。其中,自然之友的环境教育以及垃圾减量项目令她格外关注。

在这里,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从他们身上,她不但了解到许多关于垃圾减量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些伙伴对垃圾减量行动的坚持和付出让她倍受感染,从梁从诫会长到张伯驹总干事,从《废弃物与生命》前任负责人黄毅纶到现任的小竹和莲蓬,他们对垃圾议题的投入都鼓舞着她。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2)

关于垃圾,大雁有很多思考。在她看来,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前世连着资源,后世关系污染”,这正是当今环境问题中的关键结点,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不言而喻。为了减少自己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大雁身体力行,坚持吃饭时光盘、衣服以二手优先、手绢替代纸巾、随身携带餐具等等。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3)

但是垃圾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人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一刻不停”。从这个角度想,大雁感慨“太可怕了,必须通过教育协助突破这个环境难题”。作为老师的大雁,有了将垃圾减量与教育相结合的想法,而这一想法恰恰与自然之友《废弃物与生命》课程开发的目标相契合,于是2013年,大雁成为了这门课程的研发者之一。

垃圾减量理念的延续与传递

秉持着宣传教育为先的理念,大雁通过地理课、选修课以及学生社团多个途径逐步将《废弃物与生命》课程内容引入学校。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4)

作为五中高中部“自然之子”环保社团的指导老师,她带领社团同学宣传节粮光盘,举办光盘挑战赛,减少厨余垃圾;组织绿色街、绿色大集,交换闲置物品,吸引众多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垃圾减量中来;带领五中分校的初中同学调查研究校园纸巾使用情况,倡导多使用手绢,以减少用纸;针对厨余问题,和五中同学一起制作厨余堆肥箱,引导通州校区的学生们利用生厨余制作环保酵素。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5)

为推动学生在环保上知行合一,大雁组建了《废弃物与生命》学生讲师团,让学生作为讲师讲授选修课。备课过程中,学生们更全面地接触到垃圾减量的知识技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态度,更深刻地去理解和思考。为了提高环保教育、垃圾减量的宣传效果,大雁极力争取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将环保教育与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相结合,开办了校际绿色之声、环保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环保理念的影响力。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6)

在校园推广垃圾减量的过程中,自然之友一直是大雁的忠实伙伴和有力支持,尤其是莲蓬和小竹,经常为大雁推广垃圾减量进校园提供帮助,比如到学校的课堂或绿色论坛上分享减量知识、为五中建生态校园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些都让大雁在环保征程中不再孤单,鼓励她始终坚定地在生活与工作中坚持垃圾减量的尝试和努力。

大学生志愿者环保活动宣传策划(让环保行动在校园中传递)(7)

“减少垃圾的最好方式是源头减量,然后再结合末端分类回收循环利用。前者重在宣传教育,启迪公众的思想意识,后者重在健全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的落实到位,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与宣传教育的相结合。”在大雁看来,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通常涉及多方面,但所有都和宣传教育紧密相关。她认为,将环境教育融入体制内的基础教育是最容易、最高效的,因此工作中,她在能力范围内努力将垃圾减量引入校园、影响老师和学生,一丝不苟地实现着自己的目标。她说:“我想我就用我自己的坚持,哪怕一点点,但是如果坚持时间长了也能够水滴石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