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

最近要换季了,我开始整理衣物,发现有很多衣服这个夏天竟然都没有来得及穿过,一方面感慨时间过得好快,还来不及得瑟所有漂亮的裙子,就秋天了,一方面也在反省真的不能在买买买了,确实也是太多。那就来个流行的断舍离吧,可是哪件都舍不得,觉得这件没准还能有机会穿,那件也还能搭配出新花样,这件买的时候很贵有点舍不得,那件虽然过时了但可以在家穿啊,我的经历相信不是个例,断舍离并不如你想象中简单,而引发我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舍弃,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于是,我又拿起了这本一直畅销的书《断舍离》。

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1)

作者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内心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断舍离生活与其说是整理物品,不如说是整理人生,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明白,要放下不适合的人事物,才能专心做自己、迎来真正的幸福。

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2)

其实断舍离并不是多么高深而难以理解的原则和方法,这个据说来自佛家的智慧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中国古代宋朝的雅致美学就是极简生活的体现,当然,那是另一种境界的追求,但核心思想是一样的,用少、空、白描、天然、本真、素朴这些原则帮助人们过一种物质简单而精神丰富的生活,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3)

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无论多么复杂的事物都是从简单开始的,这个过程很容易,做加法不需要有那么多的思考,我们在主动积极拥有更多的东西时,内心的需求与现实的虚荣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不痛苦而且往往是愉快的,所谓购物解压,这可不是玩笑,心理学认为内心有强烈匮乏感的人很容易变成“强迫性囤积症”患者,家里东西越堆越多与内心的安全感程度紧密相连。与之相比,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就要难得多了,不仅要有智慧、能力和决心,还要很好的心理基础,尽管也享受扔扔扔的一时爽,但大多数时候这个过程其实还蛮纠结痛苦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这意味着你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问题。但,再难也要尝试,所以不妨拿起书,边读边开始吧。

这本持久受欢迎的书分别从断舍离的机制、断舍离的思考法则和断舍离的实践方法,为我们详细讲述了从个人生活到人际关系、从整理外部环境到净化内心世界等方面的具体步骤。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帮助我们重启自我内在的自动机制,重获生活的畅快感和人生的解放感。

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4)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去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现在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就尽管放手。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做自由的断舍离之前你最好先进行一番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在于,如果去除这些你认为是多余的杂物、记忆和人事,你的心里还剩下什么?在你的心丰盈之前,尝试断舍离还需谨慎。自由和虚无,只隔一线而已。

书籍介绍

《断舍离》

断舍离你的人生需要做减法(断舍离做物质的减法)(5)

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和新陈代谢原则,梳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先从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构想居所的具体布局,然后通过杂物的整理了解当下自己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构筑令自我愉悦的生活状态。

风靡全球的“断舍离”概念已经在15个国家出版几十种图书,多次获得流行语大奖提名。但是总是被人当做只是物品的整理方法,实在是有点可惜,断舍离的内涵远不止这些。所谓断舍离是“出”的美学,不仅是家里的物品,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的情感和被父母强加的价值观都可以通过分离和舍弃,让身心变得轻松起来,慢慢的一些“奇迹”会发生,人生因而发生巨大改变。

声明: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