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

10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京举行。主管部门领导、出品方、剧组主创、文艺评论家、行业专家齐聚,多维度切入,共话《火红年华》的主旨内涵、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

严谨创作,铭记三线精神

攀枝花市委书记张正红在致辞中,对《火红年华》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曾经一批如《火红年华》中夏方舟、秦晓丹、陈国民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建设者,用智慧、鲜血乃至生命演绎了精彩的火红年华,创造了英雄的火红年代,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怀念、传承弘扬。”

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佳表示,《火红年华》是四川省整合各方力量打造的一部力作。该剧集合了各路精兵强将,以“工业会战”的方式进行了“文艺会战”,以好本子、好团队、好平台确保这部精品电视剧的诞生。

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电影局局长王红芯认为,《火红年华》是近年来少有的表现三线建设的电视剧,“该剧主题鲜明、视角独特、质感真实,在与当下主题高度契合的同时,又与人民群众深沉的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对《火红年华》的热播十分欣慰。在他看来,“《火红年华》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讴歌了党、讴歌了祖国、讴歌了人民、讴歌了时代英雄,展现了新时代工业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情怀和担当。”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3)

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刘萌表示,“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承、发扬三线精神,是《火红年华》带给观众的,也是出品方同仁们最想表达的价值观和精神力量。”

《火红年华》编剧革非作为三线建设的亲历者,对这一段历史有着极深的感触。他认为三线建设是中国工业史上的里程碑。为了写好这个故事,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阅读,用六年的时间采访了六百多人,写了一百二十多万字的采访笔录。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4)

在他看来,这样的前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作家是时代的记录员,我要做的就是诚恳地写出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那批建设者的工作。如果调整剧本,那就记住一条:绝不能冒犯历史。”

总导演王文杰分享了剧集的创作初心和创作历程,他表示,“青春是不可控制的,每个人都会失去青春,但年华是可控的,只要你精神不老、初心不改,年华就不会虚度。那一代人积极、奋进、奉献、牺牲的精神,对现在的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5)

而这份严谨性,也为《火红年代》带来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节目综合评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志介绍,《火红年华》观众收视群体规模总达到率20.134%,在同时期黄金剧目排名第二,其中有25集拿到了同时期全频道收视率第一名。在全国16个省区,该剧每集均进入了同时期各类节目收视率前三。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6)

与时代同频,更添亮丽色彩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会长武力认为,《火红年华》史诗性地再现了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塑造了一群可敬的无名英雄。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7)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用了纪实性、时代性、戏剧性、典型性来形容《火红年华》,“我觉得这部剧干了一个重活。剧情的曲折、历史背景的复杂、人物情感推进的艰难,都能让人感觉到编剧导演花了心思。”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8)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则称赞《火红年华》为同类题材增加了更为亮丽的色彩,“三线人克服千难万险的勇敢,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几代人奋斗精神的代际传承,是电视剧要彰显的主流价值。”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9)

《人民日报》文艺部理论评论编辑室副主编任姗姗在观剧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选题好、人物活、风格正”,“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下奋斗精神的代代相传,看到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和绵延,以及这种情怀在新时代的光芒绽放。”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0)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将《火红年华》与《壮士出川》进行对比,“《壮士出川》讲述了川军子弟奔赴到祖国各地的抗日前线,《火红年华》则是‘壮士入山’,来自祖国各地的英雄儿女为建设三线流血、流汗,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奉献了一生。”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1)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徐海龙指出,《火红年华》将工业题材的“壳”和人伦之情的“核”相结合,体现了一种更为高洁、高尚的青年人的关系,家国情怀、天下胸襟与个人情感同频共振,产生了张力。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2)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编辑部主任李跃森认为:“它不仅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而且为攀枝花提供了一张文化名片。”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3)

对此,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认同,他说:“一个城市的文化理念常常是通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形成的。《火红年华》再一次告诉我们,永远不应忘怀的那个年代。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4)

会议最后,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总结道:“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但却缺少艺术创作上书写史诗的雄心。《火红年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对三线建设的史诗实践,进行了艺术化的表现。”

大三线建设简介(史诗化展现大三线)(15)

【文/石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