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生态度的经典诗词(苏轼一首经典诗)
苏轼一首经典诗,句句是至理名言,处人生低谷时读一读便豁然开朗
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三千年的诗韵。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既可言志,又可言情。寥寥几个字,就构成了一首诗,语言精练,意境唯美,令人惊叹。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跟中国相媲美。
连哲理也能用诗来表达,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等。
其实,苏轼写的哲理诗更脍炙人口。苏轼是宋朝文坛最耀眼的那颗星星,是艺术全能天才。他在词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继柳永之后,对词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突破了“艳词”的局限,拓宽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他对诗的贡献也是很大。宋之前的诗以言志、言情为主,到了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是宋人另辟蹊径后的诗风,苏轼称之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类诗的特点是:言浅意深,寓景于理,韵味悠远。《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首诗,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有画寓景于理,句句精辟,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这首诗作于1084年,这年五月,苏轼从黄州贬谪迁至汝州团练副使,途经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旖旎的风光触发他的逸兴情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移步换形,诗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得到不同的形状。
横着看则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则是巍然屹立的山峰。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庐山壮丽的景色,旖旎的风光,惊艳美醉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浅显的大白话,却道出了一个道理。苏轼不愧是大文豪,眼光深邃,见解犀利。
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千年古木,树林茂密,视野受到了局限,看到的也只是眼前的花草树木。即使是站在高山之巅,睥睨天下,所看到的也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的局部而已,这就有了片面性。
这不仅仅游山所见才如此,其实观察世上很多事物亦如此。只因我们处在事件当中,视线受到了局限,因而无法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事件本身。
这两句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一个哲理: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了解事物,然后再做出结论,避免片面性。
若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方可不失偏颇。只有拥有这种理性认识的人,处理事情才不会造成冤枉。
这两句诗意境深邃悠远,韵味无穷,流传至今已成了至理名言。
苏轼之所以有这么深刻的认识,那是因为他有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他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同时又主张汲取新法合理的观点,因而又为旧党所不容。这首诗可以看成是扑朔迷离的政局,新旧两党立场不同,结论也不同。当局者迷,只有跳出,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这首诗不仅仅是描绘庐山的奇风异景,壮丽山河,同时,诗人也告诉我们一个隽永的哲理,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就是这首小诗格外受人们青睐,百读不厌的原因,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掉,衷心感谢!
作者简介:纳兰唐儿、醉卧古典诗词等笔名。多家校园杂志写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转载。喜欢佛学、艺术,痴迷易经、文学,是靠古典诗词与戏曲滋养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创,欢迎收藏、留言、转发(只限于本平台)。若转发别的平台,请征求我同意,并署我名字以及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起诉。请关注我,会常常更新古诗词,与你们穿越回到唐风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韵诗脚与宋阕音律,然后狂醉三千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