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

不知道学英语的小伙伴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说英语的自己好像和平时的自己不太一样,似乎变得更加外向、开放了一些;一些用中文难以言表的感觉,借由英语也能得到更好的表达。学堂君一个学小语种的朋友也曾提到自己在使用罗马尼亚语时,感觉自己变得更理性了。

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1)

看起来,转换语言好像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自己,而实际情况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是转换语言带来的不同吗?

曾有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者测量了双语(中文/英文)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大五人格: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开放性(Openness)、神经质(Neuroticism)与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1](大五人格具体讲啥?戳往期: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心灵海洋」大五人格了解)。

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2)

(图片来源:https://www.verywellmind.com/the-big-five-personality-dimensions-2795422)

在他们的研究中,参与者首先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英文情境下完成问卷,而另一组则在中文情境下完成问卷。如果语言转换能够带来人格上的转变,那么两组的人格特质应当会有显著不同,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两组参与者自评大五人格五项的平均差异仅仅为0.124(参与者对每个人格维度进行的是1-5的评分)。

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能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两组参与者的人格本身就存在一些差异,导致转换语言带来的作用恰好被掩蔽了。那么,如果让同一个人使用不同的语言来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评价,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还真有人这么做过。有一个研究招募了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双语者,并请他们分别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对自己的人格进行评价,而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与之前类似——参与者们分别使用两种语言得到的人格自评的差异均值也很小,只有0.116。[5]

看来,转换语言的人格差异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那么是否会有别的原因呢?

更可能是因为情境变化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小Z啊,你知道‘吃一堑长一智’用英语该怎么说嘛?”

“……嗯?我好像不太清楚诶……|ू・ω・` )”

“嗷嗷,我还以为你会知道呢。”

或许不少双语者都曾经遇到这样的情景:当想要试着用自己的二语来翻译、描述或者谈论某个在自己母语中常见的话题时,却感觉难度不小,一改往日的流畅,磕磕巴巴,有时还会不自觉地蹦出原本语言中的词句来。

关于双语者,人们往往会持有这样一种迷思:双语者所有会的语言都说得一样溜。而更符合实际的情况是:双语者通常是出于不同目的而掌握和使用多门语言,语言的使用情景和对象常常有较大的差别[3][4]。对他们而言,生活的不同方面会要求不同语言的使用:比如,对在英语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英语的使用情景更多集中在专业知识的交流以及工作对接中,如与同学、老师、同事、上司等使用英语沟通;而中文的使用则更多出现在家庭情景中,如与父母、亲人使用中文交流。当然,还有一些领域是共同被这两种语言覆盖的,比如社交、聚会、购物、运动等等。但总的来说,很少有双语者所会的两种语言都能各自涵盖其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在不同情景的转换下,我们的人格又会有多大的差异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使用单一语言进行的研究。一位格林威治大学的研究者请参与者分别评价自己在与父母、朋友、同事在一起时的大五人格[6],结果发现,虽然人们在不同情景下的自评人格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但是不同纬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具体情况见下图:

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3)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也发现尽责性这个特质在跨情景下是最稳定的:大家在和各种人在一块时责任感都差不多,而工作时候会稍微高些;而外向性则最不稳定:从和朋友、父母再到同事,自评的外向程度直线下降......)

我们可以基于文化模式切换理论来解释这种“感受到的人格变化”——文化、情景以及相关对话都脱不了干系。双语者会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转变自身的态度、情感以及行为,也就是说不单单只是转换语言本身让我们get到了另一个自己。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的人格本来就有着诸多侧面,其足以能够承载我们在不同情景下、与不同人相处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比如票圈的端庄的你VS围脖上话痨的你)。另外,关于转换语言是否会转换人格这件事,我们还可以想想自己过年回家,操着一口家乡话的时候。在那时,你又是否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双语者嘛)

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4)

(顺便,吃一堑长一智,钱钟书翻译的版本是:“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情话对话英文(我只敢用英文跟你说)(5)

学堂君

小时候学堂君想象自己学会英语之后:神采飞扬、口齿伶俐,而如今的学堂君已经可以十分坦然地磕磕巴巴、词不达意又手舞足蹈地使用英语了( ´(00)`)。看来一直以来没变的都只有学堂君的自信啊~

参考资料

[1] Chen, S. X., & Bond, M. H. (2010). Two languages, two personalities? Examining language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in a bilingual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6(11), 1514–1528.

[2] Grosjean, F. (2020, Janurary 6). Change of language, change of personality? Uncovered data.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ife-bilingual/202001/change-language-change-personality-uncovered-data

[3] Grosjean, F. (2010, December 2). What a bilingual’s languages are used for.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ife-bilingual/201012/what-bilinguals-languages-are-used

[4] Grosjean, F. (n.d.). Myth about bilingualism. Retrieved March 18, 2020, from https://www.francoisgrosjean.ch/myths_en.html

[5] Ramírez-Esparza, N., Gosling, S. D., Benet-Martínez, V., Potter, J. P., & Pennebaker, J. W. (2006). Do bilinguals have two personalities? A special case of cultural frame switch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2), 99–120.

[6] Robinson, O. C. (2009). On the social malleability of traits: Variability and consistency in Big 5 trait expression across three interpersonal contexts. Journal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4), 201–208.


作者 | 苏伊士

编辑 | 大大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与微信后台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