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1)

土[ tǔ ]

象形字,就像一个大土块的形状。

远古先民为了感激大地所赐予的谷物,在祭祀土地时,就筑土为坛,用来代表土地神的形象,所以土的本义是土地神,是“社”的本字。

在文字规范后,其本意另加了“礻”字旁写作了“社”。

其本字“土”则引申指承载万物生长的土地,后来也另加了声符“也”,写作“地”来表示。而“土”就只用来表示泥土的意思了。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2)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3)

说文解字

《釋名·釋地》土:吐也,吐生萬物也。已耕者曰田。田,填也,五稼填滿其中也。


《說文解字·土部》土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


段玉裁注:吐土疊韵。......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此所謂引而上行讀若?也。合二字象形爲會意。


《释名》和《说文解字》都是根据秦篆来析形,都已非本义。


文献选读

《詩經·商頌·長發》:

洪水芒芒,

禹敷(治理)下土方,

外大國是疆,

幅隕(員)既長(寬廣)。”


长发,是永远兴旺的意思。

,治理。

下土方,即天下四方。

,指夏朝以外的疆域。

,是“员”的通假字。

,宽广。


在大洪水的那个时期,大禹带领四方民众一起治理天下的水土,甚至到达夏朝以外幅员宽广的疆域。


“禹敷土”还见于:

《尚书·禹贡》: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西周青铜器《豳公盨》:天命禹尃土,随山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4)

川。


《詩經·小雅·北山》: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自)土之濱(海邊),莫非王臣。


《詩經·魯頌·閟宮》:

錫(賜)之山川,土田附庸。”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5)

东亚大陆至少从西周开始,土地就归君王所有。君王把土地分封给诸侯或赐给大臣,连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耕作的农民。他们只是附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仆佣(附庸)。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6)

成语典故

裂土分茅

古代天子在分封诸侯时,要用白茅裹着那一方的泥土授予被分封的人,象征授予其那一方的土地,并以立社作为建国的象征。


《尚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穎達《尚書正義》疏:王者封五色土為社,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燾(覆)以黃土。苴(包裹)以白茅,茅取其絜(潔),黃取王者覆四方。”


古代建筑的规制是

左祖右社”,即皇宫前的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

北京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内还保留着明清两代的社稷坛。

社稷坛由五色土所敷成:东方是青色土,南方是赤色土,西方是白色土,北方是黑色土,中央是黄色土。

黄色土的中央立有一块“江山石”。但是地方诸侯的国社,就只能用自己国内单色的土,上面还要覆盖代表中央的黄色土。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7)

以「土」作偏旁的字

从「土」的会意字:

,玉器。

,土山很高。

[尧],高耸突出。

,聖的简化字,但本意是致力于种地。

,土地神。

,人坐在地上休息。

,土中埋的金属矿藏。

堅[坚],土质坚硬。

,田间水沟。

,给诸侯封疆授土以建国。

,筑墙盛民,用作防御,内城为城,外城为郭。

,二十五家为里。

,黏土。

,书写用的墨。

,可做染料的黑矾石。


由「堯」衍生的字

繞[绕]、饒[饶]、曉[晓]、翹[翘]、蹺[跷]、驍[骁]、撓[挠]


由「堇」的衍生字

勤、僅[仅]、謹[谨]、瑾、饉[馑]、漢[汉]、歎[叹]、嘆[叹]、覲[观]、艱[艰]、難[难]、攤[摊]、癱[瘫]


以「土」作意符的形声字:

一、名词:

,土地。

,象征大地。

垠/圻,大地的边缘。

,边远之地。

,疆域。

,国界。

[读若该],荒远的八极之地。

埒[读若列],边界的矮墙。

,平坦的地。

坎/坑,低陷的坑。

,低凹的地方。

,高凸的地面。

坡/坂,山坡。

堆/墩,土堆。

,大土山。

,深的沟。

塹/壕,壕沟。

,松软的熟土。

壚[垆],黑色坚硬的土壤。

,赤色的黏性土壤。

,粉饰墙壁的白色土。

,盛在筐里的土块。

塵/埃,尘土。

,污浊。

,融化金属用的的陶器。

,铸模的陶笵。

塤[埙],陶制的吹奏乐器。

壐[玺],王者之印。

埂/塍[读若成],田间可行走的小路。

,靠船的码头。

垃圾


二、建筑物:

,城墙。

墻/牆,垒土为墙,意在收藏。

,矮墙。

壁/堵,墙垣。

,佛塔。

,墙的基础。

,建筑物的基址。

,城市中街市里巷的名称。

【读若移】,橋梁。

[pi],毁坏。

堤/壩/垻,拦水的堤坝。

,拦河坝。,堤岸。

,沒有燒過的土坯。

,土筑的小城。

[垒],军事壁垒。

,乡间的简陋房子。

,高土台上的殿堂。

[坞],防守用的土堡。

,殿堂上经过装饰的地面。

坫[读若垫],放祭器的土台。

,门内东西两侧各有南北向的两间房屋。

,原指塾,后指门两边伸出的小墙称垛头。

,不封土、不植树,与地面平齐的坟墓。

[坟],封土隆起的墓。

壟/壠,封土为坟。

,墓地。

,墓穴。

,丧葬下土。

[坛],举行祭祀的高台。

,祭祀时筑土为坛,除地为墠。

[场],祭壇旁的平坦空地。

埸[读若易],田界。


三、动词:

,生存。

[垦],开垦耕地。

[读若意],祭地。

(埋),藏入土中。

[垫],下陷。

[坠],落下。

,毁坏。

壞[坏]/圮[读痞],建筑物倒塌。

坍/塌/垮,倒塌。

,缺损。

[压],崩坏。

,雍塞。

,阻隔。

[填],充塞。

,用泥土摶成人像。

,涂抹泥巴。

增/埤,增益。

[读若徹],土地开裂。

,给庄稼根部培土。


四、形容词:

,份量重。

,土地分配平均不徧。

,平而宽广。

坎坷,不平。


以「土」作声符的形声字:

,从口中涌出。

,杜梨,即甘棠。

,腹部。

,徒步。

,桥头的两端。

土字的象形字(土汉字的字元)(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