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多彩贵州网讯(龙关金)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辖28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贫困村达250个,贫困人口达6.67万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以“三真、三因、三定”为重要抓手,坚持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探索“五三五化”脱贫模式,以压倒性态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该县去年实现39个贫困村出列,2.92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00元,同比增长15.9 %,贫困发生率同比下降4.33%,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松桃五三五化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多彩贵州网讯(龙关金)松桃苗族自治县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结合部,辖28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3409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贫困村达250个,贫困人口达6.67万。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以“三真、三因、三定”为重要抓手,坚持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探索“五三五化”脱贫模式,以压倒性态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该县去年实现39个贫困村出列,2.92万贫困人口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00元,同比增长15.9 %,贫困发生率同比下降4.33%,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式”宣传,脱贫政策透明化

为解决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脱贫政策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等问题,一是推行普及式宣传,提高宣传的广泛性。为提高宣传的广泛性,将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贫决策部署、县域贫困情况、各项扶贫政策含义等集中汇编成《精准扶贫知识200问》手册形式共1万余本,对全县各单位干部和各村(社区)干部及社会广大群众进行广泛发放,并通过松桃电视台、松桃网、松桃党建微信群等平台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宣传,促进脱贫政策入耳入心。二是推行培训式宣传,提高宣传的准对性。为提高宣传的准对性,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专业性、准对性、“一对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该县去年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共投入254.6万元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培训21200人次、扶贫干部培训12场次952人、实用技术培训6场次2747人、电商培训24场次2116人、“三女”培训265人,促进了脱贫政策宣传深入化。三是推行走访式宣传,提高宣传的实效性。为改变教条式、漫灌式、填鸭式等宣传方式,提高宣传的实效性,推行一路走访一路宣传模式,干部通过与群众拉家常、摆龙门阵等方式,将脱贫政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为活进行潜移默化。该县去年各级领导干部通过遍访和结对帮扶走访群众12.8万余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441次;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走访群众15.83万余人次;全县89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与帮扶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481次,并对帮扶村936名困难党员及联系扶贫户进行走访和慰问。

“三行”排查,脱贫对象精准化

为解决脱贫对象情况不明、识别不准、投入偏离等问题,一是带着责任查,确保落实到位。出台了《松桃苗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同步小康”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文件,明确贫困村所在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及村支“两委”、省、市、县驻村工作队成员及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对因核查方式简单,出现未按规定条件和程序核实、评议、公示不到位,贫困对象确认不准确而造成群众上访,严重弄虚作假,未按时完成精准识别工作任务等情形实行问责。二是拉着网查,确保全域覆盖。出台《松桃苗族自治县关于明确脱贫攻坚县级领导联乡包村结户科级干部包村责任的通知》、《松桃苗自治县关于做好选派“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助推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形成县级领导联乡包村结户、科级干部包村、万名干部下乡的排查平台,通过“四个亲自”、“两个遍访”等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该县去年修改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及基础信息等主要指标8000余条,排除不符合扶贫条件91户287人,把102户313人符合条件而又没有成为帮扶对象列入脱贫帮扶范畴。三是借着“扶贫云”查,确保合理高效。将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拟为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家庭劳动力、生产资料、致贫原因等信息录入贵州“扶贫云”,利用“扶贫云”大数据技术,通过“一看放、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四看读书郎”等方式,对录入的80余项指标信息进行比对、评估和识别,形成脱贫指数,规定60分以下的为真正的贫困户,60至80分为达到脱贫标准但极易返贫的贫困化,80分以上是稳定脱贫的贫困户,以此辅助认定贫困户的标准。

“三处”借力,脱贫资源整合化

为解决扶贫资源不整合、力量不集中、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一是借驻村帮扶之力。该县去年选派1458名驻村干部组成287个驻村工作组进驻建档立卡贫困村,帮助协调项目1256个,协调资金1954.65万元,解决问题5308个,办实事好事5206件,化解矛盾纠纷786起。同时精心选派214名干部担任贫困且软弱涣散村的第一书记,帮助提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4个。二是借结对帮扶之力。出台《松桃苗自治县关于做好选派“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助推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松桃苗族自治县开展“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助推精准脱贫”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该县去年共组织109个县部门27个乡镇(街道)广大干部职工10470人与31801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协调项目资金806.32万元,办理好事实事14230件。三是借社会帮扶之力。出台《松桃苗族自治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文件,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该县去年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同心共创·同步小康”实践基地2个,53个民营企业共投入2.26亿元帮助发展产业55个,覆盖全县27个乡镇(街道)91个贫困村57899人。

“三抓”推进,脱贫层面深入化

为解决脱贫氛围不浓、难点不破、层面不深等问题,一是抓“三变”改革激发脱贫活力。该县以构建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供销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合作体系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型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股金社“三社”融合改革,促进了农村“三变”。该县去年通过“三变”实现1.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完成农资供应28922吨,助农增收9428万元。二是抓易地搬迁增添脱贫动力。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群众实行易地扶贫搬迁,该县目前共完成投资8.37亿元,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3个,新建安置房面积42.72万平方米,附属用房10.09万平方米,搬迁群众3153户13956人。该县去年被全国、全省、全市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观摩点。三是抓集体经济增强脱贫实力。出台《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文件,成功探索了大坪场镇坳田村“民心党建 信合 集体经济”、普觉镇棉花山村“支部 专业合作社 公司 农户”、迓驾镇青山村“支部 专业合作社 基地”等多元化、复合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目前,该县共有40个后进村发展了村集体经济。

“三笼”监管,脱贫资金安全化

为解决脱贫资金支付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引发腐败案件较为突出等问题,一是打造支付“铁笼”规范“付”。将所有财政性扶贫专项资金纳入国库单一帐户管理,由县财政局向代理银行签发或授权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将民生专项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账户或项目主管单位账户,同时实行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建立了民生资金支付限时办结机制。目前该县通过国库集中支付115.3亿元。二是打造检查“铁笼”盯着“查”。将纪检干部人事和工资、办公经费和纪检检查业务经费统一纳入县纪委统管,对全县27个民生监督组干部所分管工作和兼任情况进行清理和“瘦身”,同时在原有32个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基础上,增加18个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人员编制数由原来的51个增至92个,并将全县497个村务监督委员会1491名监督员纳入民生监督组统一管理,形成强大的民生监督网络。三是打造审判“铁笼”落实“判”。建立民生案件人身自由刑和财产刑分类量刑处罚机制,对不廉洁而犯罪的注重在财产刑上加大处罚,对涉及惠民政策类犯罪的注重在人身自由刑上加大处罚;同时建立民生案件庭审旁听机制,对涉及民生项目、社会影响较大案件,在开庭3日前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涉农干部和社会其他人员旁听庭审,规定一年开展旁听庭审4次以上。目前该县开展旁听庭审5次,组织旁听干部662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