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建设制造强国观后感(弘扬工匠精神逐梦制造强国)
【光明论坛】作者:岳奎(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培育工匠精神建设制造强国观后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培育工匠精神建设制造强国观后感
【光明论坛】
作者:岳奎(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日前,江西省政府对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获得金牌的匠人李德鑫奖励人民币30万元。在这次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李德鑫代表中国获得家具制作项目的金牌,也是中国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家具制作项目的首枚金牌,因此备受关注。
李德鑫出生于大山里,家乡南康有着“木匠之乡”等美誉。他几十年如一日追求家具之美、木工之专,“每当把一块块平淡无奇的木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家具艺术品时,就感觉内心得到巨大的满足,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这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情怀值得大力传承和弘扬。
“择一事,终一生。”工匠情怀是一种对劳动的坚守和热爱。正如所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干一行爱一行,在干中增长技艺与才能,养成“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劳动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文化支撑。唯有心无旁骛,把技艺的精准、精细视为艺术、视为生命,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坐得住、做得好,乃至至精至善。要铸匠艺,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认真精神。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纪录片中讲述的24位大国工匠故事中,最令人深刻的细节就是他们对匠艺永无止境的追求与超越。比如匠人彭祥华,能够把装填爆破药量的呈送控制在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之内;高凤林,我国火箭发动机焊接第一人,不仅把焊接误差控制在0.16毫米之内,而且将焊接停留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先修“心境”而后方达“技境”正是匠心文化的体现。厚植工匠文化,既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又应将优秀工匠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让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当今世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各级各地应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进一步畅通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应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应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树立工匠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的创新离不开技艺的创新。小到一枚螺钉、一根电缆的打磨,大到运载火箭、载人飞船等大国重器的锻造,都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而且要有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是对现有技艺的大胆革新,是重细节、追求完美,把技艺的精准、精细视为生命的执着。以这样的执着精神,笃实专一、心无旁骛,不断提升技艺、提升自我,才能达到“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境界。
“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宏伟蓝图。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务须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期待各地以重奖技术能手等政策为导向,在全社会大力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之中,用精神凝聚动能,用实干成就梦想。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8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