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孩的日记(媳妇靠北日记)

每个女人结婚后,就会成为另一个女人的「媳妇」。但都什么时代了,难道面对婆婆这种「生物」,

乡村女孩的日记(媳妇靠北日记)(1)

-妈,叫我「喂」是不是有点过分?-

婆婆在叫我的时候,有好几种叫法。有时是加了孩子名字的「○○的妈」、直呼我的名字,或是偶尔心情好的话,会叫令人难为情的「宝贝媳妇」。

问题是,当婆婆几杯黄汤下肚,或有人炫耀儿子夫妇,但自己没什么(?)好炫耀而心情糟糕的时候,就会跑出凶狠的「喂」。更严重的是,婆婆非常爱喝啤酒,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而且通常喝酒之后就会心情不好。我们如果发现婆婆大白天打电话来,声音里带有醉意的话,就会做好听到难听话的心理准备,想办法赶紧挂掉电话。

「喂!」这个叫法不管什么时候听到感觉都很糟。虽然要好的朋友之间偶尔会这样叫,但那也是小时候的事了,现在大家都是成年人,如果不是很熟的关系,叫对方「喂」的话,很可能是讨厌对方想找碴才这样叫。

明明有那么多可以指称媳妇的单字,婆婆为什么要那样叫亲家的宝贝女儿?我是被人如此对待也没关系的人吗?因为是我的长辈、是老公的父母,就无故轻慢我、随便对待我的人,我有必要尽心竭力地服侍吗?

婆婆也会以奇怪的叫法称呼亲家。她常常在我面前叫我的娘家母亲「妳老母」,在老公面前则叫「你家丈母」。和儿子单独相处时,用「你家丈母」这个叫法的话,谁能有意见?但是在我面前用那么没礼貌的单字称呼我的娘家母亲,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感觉很糟糕。放着「亲家」这个单字不用,到底为什么要用那种叫法?

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迁怒于老公,所以老公在我的面前纠正了婆婆的话。

「妈!妳怎么可以用『老母』来称呼我岳母啊?要叫亲家母。」

婆婆因为儿子的一句话感到难为情,笑着说「知道了」敷衍过去。要不是老公说了那句话,火气上来的我一定会亲自开口。

遣词用字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行和个性。根据说话时的言辞、语调、口气,人看起来也会不一样。俗话说一句良言抵千金,没想到也有那种「一句恶言欠千债」,给媳妇的心灵留下深刻伤痕的人,真是有够难过。

如果能遇到说话温柔、就算犯错也会说没关系的婆婆,那不用老公开口,我也会成为代他孝顺父母,这个时代最牺牲奉献的媳妇。或许是因为这种事情没有发生,所以我才能如此轻易地说出这种话。但是在遇到婆婆之后,我再一次领悟到说话的重要性,也算是学到了一课。

这个教训还真是苦涩。

⠀⠀ 

-聊天群组-

当我发现我忘记在有公婆的聊天群组上传他们唯一的孙女照片时,第一个反应是「糟糕了」。

送老公去上班,再手忙脚乱地送小孩上学,回家到已经是早上十点。我一脸疲惫地坐下休息,猛然想起上个周末去露营,没有和公婆视讯通话,心想大事不妙。我点开群组,希望一切还来得及。谨慎挑选照片的时候到了。毫厘之差,便能决定我是有悉心照料小孩的媳妇,还是老公在外头奋斗打拼、养活妻小的时候,过得无忧无虑、两颊饱满圆润的媳妇。

就算是全家出游,照片里也不一定要有我,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我,我的漂亮照片只要上传到娘家群组就好了。眼睛、鼻子、嘴巴、手指甲、脚趾甲、头发,就连睡容也跟婆婆的宝贝儿子一模一样的孙女照片,那叫锦上添花;如果是顺畅地念出英文字母或可爱地高歌刚学会的童谣,再加两百分。

今天是星期二,如果星期四再补打上周末没打的视讯通话,不知道公婆会不会生气。说不定明天晚上公公就会先打电话来了,因为在群组上传的照片和通话当下的孙女模样是不一样的。

周末打电话这个习惯,是我在生下女儿的三年来,身经百战所制定的个人作战守则。我曾因为有几天忘记传照片,而遭到无数次的叫骂。后来我付出极大的努力,成功驯服(?)公婆,从一周相隔两天、三天、四天,让他们养成每个周末视讯通话一次的习惯。我做得如此滴水不漏,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我在饱受伤害之后,得到的结论是「媳妇永远都是外人」。无论我做得再好,只要有一丁点的失误就是白忙一场的情况数也数不清。现在我想放下这些,自在地生活了。

小孩哭闹的样子在我眼里也很可爱,所以我会想要拍影片分享给公婆,和他们一同欢笑。像洋娃娃般笑盈盈的女儿、四岁会读韩文的女儿、唱英文童谣的女儿,我不想只拍下这些乖巧的模样给公婆看,也不想让他们无时无刻地监视小孩子的脸、穿的衣服、吃的小菜或发育情况。

被公婆紧盯着是否有好好养小孩,不是媳妇应该受到的待遇。我希望无论是我还是孙子,都能成为获得公婆疼爱的家人。我当然也可以理解公婆想常看到可爱孙女的心情,但我真的希望他们可以退一步,对我的育儿方式表示支持。

⠀⠀ 

-妈妈只会煮大酱汤给妳喝吗?-

每当老公加班,只有我和女儿两个人一起用餐的那天,就是女儿和公婆视讯通话的日子。

女儿也不小了,很难让她乖乖待在原地不动,所以我都是在吃饭时间打电话给公婆。至少吃饭的时候,女儿是坐在儿童餐椅里。

小孩两、三岁的时候,公婆常常在视讯通话期间挑我毛病。小孩正是注意力涣散的时期,所以不会好好回答爷爷奶奶问的话,也不常打招呼。那个年纪的小孩都是这个样子,公婆却连这一点都要怪到我头上。

此后,在跟公婆视讯通话之前,我会先检查画面里的屋子状态是否干净、小孩子是否坐着好好吃饭等等,将周围布置得无懈可击,确认完毕后再打电话。一边听婆婆说话,一边吃饭可能会噎到,所以我都是在自己吃完,但孩子还在认真吃饭、不太可能离开餐椅的状态下打电话。

「哎呀,漂亮的小宝贝,妳在吃饭吗?奶奶好想你喔。」

明明三天前才视讯通话过,还是说得跟很久没见到一样。问候婆婆用过晚餐了没之后,我就会把接力棒交给女儿,祈祷女儿的笑容能让公婆开心,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顺利度过这关。

公婆总是问一样的问题。

「妳今天有乖乖去托儿所吗?」

「宝宝今天做了什么呀?」

「哎唷,饭饭吃得好香,妳在吃什么呢?」

我女儿跟普通人家的小孩一样会挑食,所以我经常煮她喜欢喝的大酱汤或海带汤。那天的菜单是菠菜大酱汤,视讯的时候好像拍到了小孩餐盘上的大酱汤,眼尖的婆婆说:

「妳又喝大酱汤了呀?妈妈只会煮大酱汤给妳喝吗?」

「妈,如果我煮其他的,孩子不愿意喝,最后全部都得倒掉。大酱汤她至少还会喝,所以我才比较常煮。」婆婆根本不听我解释,继续和小孩说其他的话。

或许我对婆婆无意间抛出的话太敏感了,但是那句话实在很伤人。

准备什么小菜,女儿才会吃得香、女儿吃什么会拉肚子或爱吃什么,我的女儿我最了解。随时在一旁照顾她的人,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最担心、最疼爱孩子的人也是我。婆婆为什么要随口说出那种话?讲得好像我是「马马虎虎地照顾宝贝孙女的保姆」?女儿难得乖乖吃饭,我当作奖励拿给她吃的糖果,怎么就成了会蛀牙的不好的糖果?如果女儿吃的是婆婆买的酸甜软糖,怎么又没关系了?

就算只是一句话,也要追根究柢,寻思「婆婆是不是不喜欢我」,媳妇真的好难当。哪怕只是一句话,要是婆婆可以先想想听到的人作何感想,再说出口的话,那该有多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无意间说出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人遍体鳞伤,说不定对方哪天还会从此紧闭心门。

⠀⠀ 

-孩子的妈是我-

有些公婆十分溺爱孙子,而过度的爱常常变质为执念,育儿的大小事都要干涉。

「哎哟,我们那时候不是这样养孩子的。」

「不要任由孩子哭,要马上抱起来啊。」

「喂这个看看,没关系啦,小孩子吃没问题的啦。」

养个小孩也会事事遭到干涉,媳妇的压力当然大到不行。

妈妈论坛上抱怨公婆干涉育儿,引起婆媳问题的文章之中,大多是公婆把小孩带走不让自己抱、婆婆自己喂奶,所以快发疯之类的内容。

我是孩子的母亲,为什么不能让我按照自己的意思养小孩?

最近有愈来愈多的妈妈仿效西方人,对孩子进行独自入睡的「睡眠教育」(自婴儿时期起,教导孩子如何独自在隔开的空间或房间睡觉)。我也是在女儿八个月大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睡眠教育。我会在八点左右帮女儿洗澡,让她准备睡觉,九点放到床上让她自己入睡。小孩花了几个礼拜的时间才适应自己睡觉,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婆家的干涉。

当时我们还住在婆家附近,所以常去婆家。到了晚上,我想遵守睡眠教育的规律,回家替小孩洗澡、哄小孩入睡的时候,婆婆便把我当成奇怪的妈妈,说:「小孩子困了自然会睡着。你妈妈太过分了,对不对?她是不是常把妳惹哭、妳不想睡觉觉还硬要妳睡?」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心情不知道有多糟糕,有多难过。

可是,我始终没有放弃。养小孩的人是我,让小孩有规律地准时睡觉也是我可以做主的事。在婆家待到八点的话,我便会准备起身离开。就算婆婆骂我,我也要回家。小孩子闹情绪的话,我会坚持地说:「妈,孩子现在是因为想睡了才哭的,我得带她回去洗澡睡觉了。」

当婆婆想喂咸汤给才刚开始吃副食品的孩子,或是有些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我想等孩子大一点再喂,婆婆却偷偷喂食的时候,我整个人火气都上来了。就算我说「妈,不可以这样喂小孩」,仔细地解释原因,拜托她别喂,最后得到的仍然只有冷嘲热讽。

「妳竟然敢句句和我顶嘴?没大没小,妳养小孩的方式有够奇怪欸。」

如同其他的现代妈妈们,过一阵子就会明白长辈说不用太操心孩子也能好好长大都是事实,但我是现代妈妈这一点依旧没变。其他妈妈在做的事我也想尝试看看,按照自己的意思决定让小孩吃什么、教育什么,都是孩子的母亲说了算。

如同婆婆身为人母,养大自己的儿女,您孙子的母亲不是您,而是媳妇。婆婆的孙子在这世界上最爱的人也是自己的妈妈、您的媳妇,希望婆婆不要忘了这个事实,孩子的母亲是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