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1)

编者按

过去的两个月,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有笑有泪的春天。这段特殊的集体记忆将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别样的回忆,伤痛必将慢慢散去,感动暖心却会永远留存。松江市民谢先生用质朴又充满感情的笔触记录下了他所在小区可贵的“无疫”成果,发自内心的感谢跃然纸上。

“奥”流滚滚战旗红

来自松江区九亭镇一个“无疫小区”80天抗疫实录

2022年4月1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蒋蕊局长提出“在抗击奥密克戎攻坚战同时,要积极创建‘无疫小区’!”座落于松江九亭镇“新上海弄里人家南区(下简称‘弄里南区’)”的居民小区,毗邻闵行七宝。疫情初、中期,该小区始终处于诸多含“阳”小区四面包围。在涞亭居委会党总支直接指挥、物业与志愿者挺身而出、全体居民众志成城拼搏下,自3月12日“核酸半封”至6月1日解封,80天内全域“零阳性”!4月12日被认定为“防范区”,5月10日松江区第一批“无疫小区”。

冲锋在前,物业六勇士舍命护佑小区安全

“弄里南区”,占地6万平方米、358个门栋、居民(业主 租客)1800人。3月11日晚,九亭镇党委政府确定“各小区封闭3天,全员核酸”。3月12日一大早蒙蒙亮,滨杰物业经理朱锦其按下“集结键”:“张燕总支书记‘3.11’紧急会议命令—物业要以150%精力守卫小区!”。下达三道任务:一是物业人员由15个减至6人,朱经理、业务主管张选敏、骨干倪小筛、2保安1保洁实行“24小时值班制”;二是固守岗位、闭环管理、24小时吃住在小区。6个人必须分工不分家,扛下疫前15人所有活;三是力争“阳性”为零。战幕拉开,他们是物业人员,更是全能志愿者,守门员、政府礼包发放员、抗疫核酸宣传员、生活垃圾运输员、特困帮扶员,哪里有需要奔哪里。

守门员。朱经理清楚,打蛇七寸,门是关键。要“无阳”,南区东、北两大门必严把死守。2个保安一人盯死一门,倪小筛则晚9点至晨6点司职巡门员,一个小时巡逻一次,每天留下“值巡记录”。朱经理更紧绷“门弦”。3月12日上午9点第一次核酸。一快递小哥要进小区居民家送件,朱经理告知“只能放大门口!”小哥欲闯入,朱当即脸拉黑:“你进去,就在里面封3天!”“再不行,我打110!”朱坦言“抗疫,人命关天!为了1800人安全,做恶人,值!”。守门员坚守80天,人员进出苛刻管控。然,零违例。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2)

生活垃圾运输员。南区1800人,至少有一半学生、白领。疫前,至少五分之二生活垃圾产生在单位。3月12日起,日产垃圾猛增!粗略计算:每一天清运垃圾80桶,每桶重量约300斤,一天清运合计1.2吨;80天,累计总量96吨。原先6个人保洁,现在只有朱经理 保洁阿姨两个人,“收拢”-“入桶”-“装车”-“送镇环卫所”-“倾倒消毒”。每一天,朱经理伴随臭烘烘垃圾、单枪匹马开车跑环卫所6-7车(次)。80天,天天如此!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3)

特困帮扶员。帮困有的放矢,3月12日当天,朱经理、张选敏就建立了28位独居老人“帮困专册”、张选敏与他们保持“24小时单线沟通”,有需速办。二期167号78岁母亲蔡红燕患精神障碍、其52岁儿子是中度残疾人。原先由护工照料母子,疫情无护工怎么办?朱经理与张选敏等二话不说,每天为母子烧饭做菜送上家门。80天!不间断!

3月12日至5月31日,春逝夏来,朱经理他们坚守奋战整整80天!80天,1920小时,11.52万分钟。南区居民坦言:物业“六勇士”用他们分分秒秒艰辛鏖战煎熬才换来了我们80天的“全阴”!80天里,《党员群》、《居民群》、“当面赞”绵绵絮絮、不绝于耳!有折服,有致谢,太多的是感动:“哎哟哟,我眼泪水都掉下来了—知道吗?倪小筛、俩保安身居6平方米值班室,每晚上是坐在椅子上睡觉。”“坐着睡觉,算睡觉?最多打个盹!”“80个晚上,这种煎熬无法承受?!我一天都受不了?”, “他们是勇士!”“他们是先锋!”“他们是真正的硬汉!”----物业六勇士!无愧于这个称号!

无私奉献,三位志愿者担纲“保供”战绩骄人

民以食为天。难忘的封控期间九亭镇党委政府为百姓发了10次“生活礼包”,对居民更喜爱绿叶蔬菜等物资,镇与居委及时实施“居委保供”非常举措。即:居委专人既联系相关超市提供货源,又让各居民小区“保供团长”与居委对接。“弄里南区”的“保供团”团长由谁担当?4月4日,徐璟菁接到了张燕总支书记临危受命。小徐,女、党员,四十出头,本市某公司业务主管,又是南区党小组长。她明白:保供,一头传递政府温暖牵挂、一头疏解居家市民燃眉需求。当晚,从未搞过“居委保供”的小徐、物业张选敏、业委会殷惠南三位志愿者组成了“保供”突击队。他仨向党组织立下军令状:“百姓需求向居委专人精准对接!” “目标人、物、钱 ‘三无错’!”。4月6日一大早居委传来首张“货物清单”,《套餐一》《套餐二》有肉、蔬菜、大米、鸡蛋、豆制品5大类10个品种。摸着石子过河开始了:小徐迅速通过《党员群》、《居民群》发布信息,同时将索货需求一一汇总,下午3点,各家各户“应付款清单”第二次发布,“微信”“红包”陆续到账,当晚7点半截止。随后两个小时,小徐晚饭丢一旁,电脑、手机左右开弓,将订购《套餐一》81户、《套餐二》11户,总金额1.1788万元,清晰形成“明细账目”,提前半小时,抢在9点半把《账目》《现金》上报居委。4月7日中午,第1场“保供”物资到达小区大门。“徐璟菁,你负责通知和发货把关!这重、脏、累的活,我俩扛!”副团长张选敏、殷惠南异口同声对徐璟菁说道。卸货-消杀-发货,他俩一刻不停,小徐则通知大家取货。以大米为例,大米一袋 20 斤,88 袋则 1760 斤,从卸货到码放,张选敏和殷惠南早已里外被汗水浸透。紧接着,他俩手持喷器消毒,按照92 户居民订货需求,分类堆放。居民取回去一份,徐璟菁便在表格上勾消一个。拼到下午 2 点,饥肠辘辘仨人首战告捷,实现人、物、钱“三无错”!“耶!”三人喜庆不已。小徐并未陶醉于第一炮打响,一夜辗转难眠,“1、2、3”即:“1个群”-“2张表”-“3环节”的“工作方案”脑海酿成,第二天与张、殷俩团副合计,OK!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4)

单独建立1个“保供群”。鉴于第一场“保供”传递信息得失,小徐迅速建立“保供群”,专门为“居委保供”提供单一通道。入群者一律以房屋门牌号为昵称,以利购物统计。各楼栋居民入群率达到90%,还兼顾了北区居民团购之需。对非居委保供的团购信息,小徐一再和善解释“另辟渠道”,确保了“保供群”的高效有序。

实行2张“统计表”。一场“保供”,搞2张“统计表”,大大增加了小徐工作量。然而为保证信息准确,小徐宁愿麻烦揽自身。第一张是“居民索货表”(简称《表一》)有“姓名”“门牌号”“索货名称”“数量”“合计金额”5项。君不知,统计非易!来自一家一户手机信息,她要以excel方式在电脑一点点输入、核对、合成…再导到手机。眼睛疼、颈椎痛…小徐全然不顾。做完《表一》,她立即在“保供群”反馈,一是请大家仔细核对,有错立改;二是按照“合计金额”,请大家微信或红包支付现金。收完货款小徐又忙碌“收款、发货表”(简称《表二》)《表二》有7项。新增了“付款情况”“发货情况”2项。为《表一》《表二》准确无误,小徐常常通宵达旦,从无怨言。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5)

坚持3个“发货环节”。即:卸货-消杀-发货。“消杀”是抗疫中重中之重环节,每次卸下物资立即消杀、半小时以后才能取货,这是铁定规矩。“居委保供”这“三环节”件件都是重活。一堵篱笆三根桩,戮力同心三战将,徐、张、殷仨真是最佳黄金搭档!重活两位男同志全包,两人之间还只想多干抢着上。小徐则睁大眼睛,取走一份、勾掉一人。张选敏还勇挑“摆渡搬运工”大梁,北区居民货物全部由他一车车拉到北区大门口。殷惠南也不闲着,对独居和病弱老人送货上门,4月22日晚“豆制品补货”到了,382弄172号汤玲娜身体不适入睡了。“豆制品过夜,坏了怎办?”殷惠南二话不说骑上“老坦克”直送其家门。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6)

4月6日“保供”开场到5月5日(5日后可隔天出小区)收官,一共34个日日夜夜。“保供突击队”成绩单亮眼----团购16场。先后为1870户居民提供3737份套餐,累计总金额高达22.51万元。所涉物资有吃有用:肉、菜、米、蛋、面、牛奶、水果、豆制品、饮料等以及卫生用品、清洁洗护品、调味品……累计搬运物资的重量至少几十吨!最令人骄傲:22.51万元的货物全部实现了“人、物、钱 ‘三无错’!”

古人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6月1日,随着上海抗疫进入第三阶段,“保供群”宣布解散,徐璟菁等也回到了单位复工上班。但是小区男女老少不会忘记他们34天为“保供”的倾力付出!他们三位5月31日晚在“保供群”说:“深深感谢居民们予以的支持!大家对我们所有的表扬、鼓励和夸奖,是我们收获的最高奖赏!是对我们志愿服务最有价值回报!”。特别是小徐自始至终秉持“谦敬为先”的服务态度让小区居民印象极其深刻:“保供”中,小徐无论在群里或是当面,每每与居民交往张嘴闭口,或“您好!”或“某某老师”,必尊称在前再说事。大家皆感同身受:“与小徐打交道能得到温暖!”当人们还得知:当团长的1个多月里,她还同时承担着公司里“居家办公”繁重任务时,更觉得志愿者可敬可尊。无党派人士、85岁顾阿姨为此感慨:小徐,让我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什么是共产党员?”更让我们实实在在触摸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人民拥护党的底气!1800位居民牢牢记住了小徐仨人名字!真的,老百姓口碑远远胜于金杯银杯!

鼓舞斗志,战地“记者”创办“特刊”传递正能量

5月23日,80年前的此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我们需要两支军队,一是朱总司令拿枪的军队;另一是鲁总司令文化的军队。党员志愿者、本市某协会主管张婷想到了“抗疫须舆论同行”。大三入党、现年38岁的她在3月24日读到市委组织部《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后,“创办《小区抗疫特刊》”的想法顷刻定格。说干就干!万事开头难。一份特刊呱呱坠地,须经“整体设计”-“搜集素材”-“文稿编撰”-“图文排版”-“模板转换”-“微信发行”,六大步骤环环相扣。4月9日,在全面寻觅基础上,张婷动手编辑:报头“魏碑小初”“套红”,正文“仿宋四号”。照片精选“置入’图文框’”……白天不够,伴着星星挑灯夜战。从“电脑成型”到“微信同款”,必须设置“PDF”模式,她!成功拿下“创刊号”!4月10日通过张婷手机“叮咚”一声,传到了《业主群》!不见油墨,更似油墨飘香!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7)

《抗疫特刊》第一期图文并茂、内容丰富,7个页面列《志愿者工作》、《物资保障》、《优秀事迹》、《困难小叙》四大板块。在《优秀事迹》板块,宣传朱晓虹大姐连续两周制作爱心便当、面包赠送给小区独居老人,不留名字的文章和配图顿时引发众多读者热议,邓姓企业主当即赞誉:咱小区满满正能量,浓浓邻里情!好人好事有人夸,守望相助文明花!在《困难小叙》板块,张婷也如实相告:由于没有资金来源,志愿者在从事核酸检测等服务时,缺乏防护服、面罩等物资。

《特刊》不只是赢得共鸣点赞,更是激发涟漪效应。5位居民先后表态:“愿意为志愿者购买防护物资捐款”。但是未在《居民群》吱声却迅速伸出援手则数一对青年才俊高见、王婷玉,他俩住南区265弄135号,老家安徽、现上海工作并落户。此刻紧盯“志愿者没有防护物资”信息锁眉略思,“我们捐一批防护物资吧?”“好啊!”叮咚叮咚,下单成功。第二天,4月11日晚,防护物资运抵小区大门口。卸货完毕,他俩告诉保安胥师傅:“这,送给志愿者!”头套100只;丁腈手套200副;防护服100套;防护鞋套100双;面罩100个;隔离服100件;济世亿家免洗洗手液40瓶;500ml酒精喷雾20瓶。八类物品总金额4620元。这,不单单是八类物资!也不单单是4620元钱!而是一对青年夫妇为抗疫奉献的赤诚之心!朴实无华的他俩还坚决不让在小区《党员群》《居民群》宣传此举,轻轻一语:“这是我俩为小区抗疫应该做的!”。

《抗疫特刊》一共出版了3期,第二、三两期由青年志愿者董天琳接棒编写。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啊,在疫难肆虐之时,弄里南区许多志愿者站上第一线与奥密克戎毒魔抗争,物业六勇士、保供三战将、战地两记者、高王夫妇俩,还有几十位站上志愿者潮头,《核酸团》王培莉、张昱伟、张婷等15位志愿者维持核酸秩序;《理发团》周宏鑫等3位志愿者为男女老少义务理发;《扫地团》张卫东、余小毛等6位志愿者每天手握大扫把清扫小区路面;《蚕豆团》陶婧2元/每斤的“地板价”蚕豆,让团购者喜笑颜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弄里南区”全体居民在抗击奥密克戎疫情征途继续奋战同时正向创建“上海市文明小区”目标迈进!

为凡人善举点赞(好人好事有人夸)(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