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读懂扶贫成绩(这些精准扶贫画面定格永恒)
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扶贫持久战,号角一吹30多年。
扶贫告别粗放式,不再用“手榴弹炸跳蚤”,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提“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中国扶贫事业迎来历史性时刻,阔步“精准扶贫”新时代。
脱贫攻坚有了根本遵循,“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学习上先一步、领会上深一层、贯彻上实一筹,五年时光飞逝,那些珍藏的一幅幅暖心画面,给湖湘添色,让永恒定格。
(十八洞村阿婆石爬专,被画入万米长卷)
“精准扶贫暖人心,蜜蜂搬糖自做窝”
虽“苍山远、白屋贫”,贫居深山却有远亲。
五年前,湘西如海苍山中,“平”易近人,和十八洞村乡亲们围坐地坪拉家常,“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飞出大山,一把“金钥匙”攻克中国千万座贫困大山。
从此,武陵山区这个“深藏不露”的苗家小村,一直让中南海夙夜牵挂。两年前全国两会期间,去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仍细心关注:十八洞村大龄青年,有多少人娶了媳妇儿。
(十八洞村44岁的苗族单身汉施六金迎娶了花垣镇花桥村的吴春霞)
百姓“些微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领袖念兹在兹,“夜郎十八洞”千百年不鸣,赶上好时代一鸣惊人。十八洞村,堪称“十八洞天、十八福地”。
同处武陵山腹地,泸溪县宋家寨村,帮扶队进山就爱山长青,实诚“结穷亲”。宋家寨32个光棍汉,20多人娶了媳妇儿。苗族老汉杨中富唱响山歌:“精准扶贫暖人心,蜜蜂搬糖自做窝。”
一个个贫困村掉“蜜糖窝”,民心是杆秤,山歌表心声。精准扶贫“湖南答卷”里,致富号子雄浑磅礴。
嘘寒问暖篱笆院,归来汗水透衣冠
(十八洞村脱胎换骨,脱贫内生动力强大。)
有人说,如果像湘西州这等“深度贫困地区”都能脱贫,意味着全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
而最穷的地方,总是极尽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的脚力。
杜家毫曾亲笔撰写有《湘西小康建设调查报告》,指明精准扶贫“在面上要突出整体联动,在点上要突出地方特色,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015年,嘘寒问暖十八洞村,杜家毫在村民施成富家中,买下3个苗绣工艺钱包,祝愿老乡们钱包早日鼓起来。老乡们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十八洞村山乡巨变,村民个个笑脸像葵花。去年9月,三访十八洞村,杜家毫感慨不已:“十八洞村最大的变化,不是道路修得更宽敞、房子建得更漂亮,而是全村精气神,极大地提升。”精神风貌脱胎换骨,养育出强大脱贫内生动力。
(省委书记杜家毫看望慰问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石爬专)
深山叩“柴门”,湖南20名省领导风雨兼程,深一脚、浅一脚辗转罗霄山、雪峰麓,访湘西苗寨、问武陵土家,专题调研脱贫攻坚主战场,见到了破旧房子必进、遇到了老弱病残必问,“不速之客”们揭锅盖看饭菜、摸被子察厚薄,“问题清单”不隔夜,立行立改。
在最穷地方使最大力气、上最强队伍,湖南各级驻村“帮帮团”也尽锐出战,不破楼兰终不还,既是能打硬仗的“狼之队”,也是点燃希望的“梦之队”。
嘘寒问暖篱笆院,归来汗水透衣冠。依托“精准扶贫”理念牵引,接地气、通下情,难点、痛点、盼点,容易步步正点。脚沾泥土芬芳的灵动图景,最是激荡人心。
绽放产业“金钱花”,父老乡亲有钱花
(果底有“金钱花”,江永香柚让百姓有钱花。)
江永“五香”之地,香型农业浓香远扬。江永香柚等湖南五大扶贫产品,五子登科央视荧屏。果底正中有个铜钱大小的印环,是江永香柚独特标识。宣传精准扶贫撬动,这朵“金钱花”更为醒目,父老乡亲更有钱花。
悠悠万事,产业为大。湖南将产业扶贫,视作脱贫“定盘星”。湖南“四跟四走”扶贫路径:“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产业成败是关键一步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眼盯产业指挥棒,贫困户不会猫在家中坐等扶贫,总在划算着资金收益、产业效益。这时,产业释放出“倒逼功能”。牵住了产业牛鼻子,湖南“四跟四走”扶贫新思路,系列经验全国复制,擦亮“精准扶贫”金字招牌。
茶园簇拥,“茶业世家”古丈,人均一亩茶园,整个县跟一片茶“血肉相连”,产业精准扶贫茶当家,3万多人凭一担担茶叶脱贫。古丈籍歌唱家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回荡故土,一块“美得心疼”的地方,再也不会“穷得揪心”。
(茶王国里,生态茶园如绿色金矿。)
财分则少、则贫,要变富先要合。“中国椪柑之乡”泸溪,推“委托帮扶”,建“利益联结”,整合资源、融合利益。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牢牢捆绑,6万多名农民种椪柑致富。泸溪椪柑与古丈毛尖、龙山百合,名列湘西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杰”,显现“地标力量”。
扶贫终极目标不是静态“养贫”,而是着力造就一个基本产业平台,让贫困户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创业,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鲜明导向。
给老人当儿女,给孩子当父母
(热心护士搀扶老人,上“健康快车”。)
以全民健康,促全面小康。2018年娄星区第二轮“健康快车”下基层,最后一个社区免费体检已收官。全国率先,“健康快车”2014年发车。民生支出不打折,娄星区共投专项资金2100多万,先后两轮给12万多名居民、16万多名中小学生免费体检。
医疗服务由“坐堂听诊”向“出门巡诊”转换,“健康快车”如同一所流动医院,结合健康扶贫,把小毛病、慢性病留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把常见病、多发病分流到区级医院,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区,家门口就能看病,破解了看病难、看病贵。
“给老人当儿女尽孝心,给孩子当父母献爱心”,是娄星区“健康快车”的态度,大幅度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扶贫压力。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农民健康保障“裸泳”时,最怕大病来袭,一病可能一贫如洗,“一夜回到解放前”。湖南农村医保体系一步步搭牢,先是“全民医保、应保尽保”,后来不分城乡医保厚薄,农民畅享医保“并轨”实惠,不怕“病根”变“穷根”。
小车间大使命:留得住妈,拴得住娃
(小小“扶贫车间”,让家家团圆常态化。)
老、妇、幼“三留守”,乡村隐痛。把工业车间搬进乡村,贫困人士家门口就业,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扶贫车间”里挣钱顾家两不误,企业缓解招工难、用工贵,好事多赢。
湖南“扶贫车间”,起源于怀化沅陵县。县城工业集中区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尝试将车间下挪贫困村。怀化市委主要领导研判,这条扶贫新路子,能破解易地搬迁户、深度贫困村就业难,化解贫困家庭团聚难,鼓励扩大试点。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赴沅陵调研时,更是要求推广“扶贫车间”。
通常,“扶贫车间”里女性居多,做一些布娃娃、装饰品,适宜居家灵活掌控。凭勤劳双手不等不要,叩开脱贫大门,“半边天”不缺席。
而除了助力脱贫,“扶贫车间”最大破局意义在于:留得住妈,拴得住娃,让老人不再空巢孤寂、孩子不再梦醒思爹娘,帮贫困乡村点亮万家灯火,家家团圆常态化。
(农妇在家加工成衣。)
孩子成长路上,常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父母“走远方”时,留守儿童倚门盼亲归,亲情简化成一串电话号码。以生命影响生命,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叫做陪伴。“留得住妈”,有了陪伴,能时时读得懂心灵密码,给童心灌注温暖,则“拴得住娃”。孩子心灵有处安放、有枝可依,赢得童心,也就赢得乡村未来。
湖南五年精准扶贫,共计55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14个县(市、区)摘帽。
向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发起总攻,湖南“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击鼓之时,则忘其身”,战鼓声声急,湖南再接再厉。红网时刻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