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城(爱逛宝应城)

幼年的两次进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长大了,也不再需要成人帮助,能独自进城了。但那年月,一个乡下的孩子独自进城的机会也很少。那年,和无山先生努力拼搏,考取了高邮师范。第一次到了宝应汽车站,第一次坐了汽车。宝应汽车站的位置现在位于亚细亚广场,现在已无踪迹可觅。当时,是低矮的青砖红瓦房,跟现在的汽车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在我们农村孩子的心目中,不亚于大都市的车站。读了三年师范,来来回回的不是宝应车站就是高邮车站(高邮车站要比宝应车站好得多),车票钱好像是一块四。那时宝应城的范围西至运河堤,东至现在的苏中路,北至泰山西路,南至宝应船闸向西拐个弯。

扬州宝应城(爱逛宝应城)(1)

九一年,和无山先生一起考进了扬州教育学院大专中文班(不知怎么的,和无山大师老是有缘),中文班在宝应教师进修学校上课。现在的位置是位于泰山西路宝应托幼中心。那年月,是我们极其快乐的自由时光,可以说,我们把宝应城逛遍了。九二年,小平南巡讲话的春风也吹到了宝应,宝应也搞起了开发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不时听到外面鞭炮齐鸣,不免心不在焉,有一次和无山偷偷地溜出来,骑上自行车,奔向那些鞭炮齐鸣的地方。看,那是泰山桥在奠基,那是安宜东路在拓宽,那是环城路在延伸。后来,无山逐渐失去了“自由”,(那年,无山生病,某位女教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去照顾他,大师也动了凡心,被俘虏了),我是光棍一个,无拘无束,利用进修闲隙,骑着自行车,东游西逛起来。那时,大多在古城转来转去,北门大街比较长,找到了孙荫庭故居,发现了圆通禅寺,中大街商铺林立,虽然街道狭小,但比较繁华,又拐进了朱家巷县南街,知道了宝应的学宫,城市河。南门大街相对短一点,晓得了运河码头。上了运河堤,向南不多远,到了挡军楼,再向南就是宝应船闸了。沿着运河堤往回骑,远远看见一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不用说,那就是宝应运河大桥了。我们运西人对大桥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遥想千年,运河隔断了宝应两岸人民,让人觉得运西太远,俗话说“隔河千里远”嘛!以致运东的姑娘不愿嫁到运西来。其实我们宝应运西最远地离宝应直线距离也不过十几里地。远比夏集射阳湖强多了。当年,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女孩跟我很要好,但知道我是运西人后,最终拜拜了。运河大桥通车后,最高兴的应该是我们运西人了。据说运河大桥是从扬州运来的,八六年九月建成。在当时的宝应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应的环城路于九五年建成了。当时感叹宝应变化多大啊,我和女友到环城路东商贸城买东西,好像腿都跑酸了。当时知道了泰山东路,叶挺东路,安宜东路。这些路两旁没有多少建筑,但已经拉开了大框架,开始了飞速发展,宝应车站东移了,宝应教师进修学校也东移了,城郊中学建成了。到了2000年后,宝应二桥建成了,京沪高速通车了,宝应交通发生了质的变化,宝应城也迅速扩张起来。世纪园小区落成了,翔宇集团进来了,各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层出不穷。04年,城郊中学迁址了,更名为安宜高中,南园路也向东延伸了。宝射河大桥也正式动工了。这时,县政府也东移了,新的县政府好气派啊!据说用了两个多亿。宝应新的开发区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亿丰商贸城建成了,黄河制药来了,布利杰针织也搬来了。南北向的金湾路.东阳路.荷香路与东西向的宝胜路.泰山东路.宝应大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开发区的主骨架。那时,利用节假日,逛一逛新城和开发区确实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07年,在夫人的一再坚持下,掏光了所有积蓄,贷了款,买了房,原来安逸的山中人真的成了城里人。一下子也忙碌起来,早上,从城里到山里,晚上,从山里回城里,在这期间,还要接送小鬼上下学和辅导作业,忙得不亦乐乎!现在看看节节升高的房价,不得不佩服夫人当年的英明决断,想想,这几年苦的和累的也值了。苦累之余,骑上电动车逛逛古城和新城,倒也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09年来了新书记,宝应又发生了新变化。宝应精神深入人心,催人奋进;宝应大道壮丽气派,江北一流;宝应新城,精心施工,加速推进。新环城路南北延伸,将来的宝应城,南至老沿广线公路,北至八浅公路,东至京沪高速公路以东,形成50平方公里的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逛古城,走进了宝应昨天的历史;览新城,触到了宝应时代的脉搏;想未来,看到了宝应明天的美好。我相信,一个古宝应、文宝应、绿宝应、洋宝应,在苏中这片古老的大地即将诞生。

​作者:山中人|来源:今日宝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