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1)

1210年元旦,弥留之际的陆游,躺在床上。此时他年已八十四岁,气若游丝的他,不断重复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前人的遗憾,仅是时空不通,其实世间的遗憾大都想通。就如"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判家"李敖临终前临终前嘱咐儿子李戡说的:我看不到中国统一了,帮我实现它。

他期待祖国统一,期盼台湾回归。狂如李敖,尚且都有此样遗憾,以为斗志。作为后来者的我们,能不继承遗志吗?

那是个一生狂傲的文人,也让我们见证那一代文人的情怀。人都说那是两代人的拼搏,其实很多人大概都忘了。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2)

李敖身上,还背负了另一代人的遗志。临终前的李敖,大概会想起,那年那日,满头花白的师友严侨,望着受尽折辱的妻儿,

道出鲁迅先生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算来,那是三代人的努力奋斗,也是整个中国的时代缩影。

一、严侨:亦师亦友,亦是斗士

提起李敖,就不得不说说他一生最难忘的"老师"严侨。而提起严侨,就又不得不让人想起他那个响彻海内外的爷爷——严复。

是的,就是那个翻译《天演论》,向世人传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精通西学第一人"。而严侨,也是唯一见过爷爷真容的那一代人。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3)

或许很多年后,严侨位于海峡的那头,日日对着严复严叔夏两代人的画像发愣。他为信仰献身,也为信仰蹉跎到老。

但可喜的是,他在这里,将火种传给了李敖。那一年李敖一家刚刚从上海到了台湾,并跳级考入台中一中。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学校的老师多是大陆逃难而来。甚至有些人在曾经的政府甚有背景,被李敖戏谑的调侃成"此马来头大"。

在一中的学生时代,他印象最深的一位,就是严侨。李敖说其身材瘦高,两眼有神。

对于严侨的印象,可以说有一部分是来自他那个致力于中国人西化的第一功臣严复,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严侨本身就能力够硬。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4)

他教着数学、生物两科,且精通英文、日文。妥妥的西式人才。这样一个人物,不论在哪个政府,哪个时代,都是可以当做宝来供着的。

然而严侨却偏偏行了那条最难走的道,成为我党在台湾的地下党。很多人都不理解,也包括了被地下党逼得焦头烂额的反动政府。

只在亲身感受严侨的人格魅力,大概才会对那样的信仰有更鲜明的感知。李敖就是被感触之人其中的一个。

那年严侨才31岁,在学校,以洒脱、多才、口才好、喜欢喝酒、和一点点狂气闻名。据李敖回忆,一次学校办讲座,而严侨应邀讲过"人的故事"。

然而有趣的事是在演讲中,他大谈"演化论",而不提他祖父所翻译的"天演论"。问其故,他说"天演"的天字不妥,改译为"演化"。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5)

其实要笔者来说,两个翻译都对,"天演"二字更接近中国人"道之规律",而"演化"则接近西方所讲"自然法则"。

前者宏大后者鲜明,意义到底还是殊途同归的。但严侨可以这样公然否定自家祖宗的气魄,除了可见其功底,也可见其狂。

就连李敖,也感慨其"真是迷人的老师",后来一次李敖写长信述说对台湾不满,对国民反动政府的讨厌,给严侨看罢之后。严侨细心劝慰这个年轻人,后来两人的交情,就成为了亦师亦友了。

后来,李敖的老师,严侨的挚友黄钟病逝,感触颇多的严侨,当天晚上借着烈酒,告诉了李敖:"我是从那边来的"!

原来,他是那个党?这个念头在李敖心中一闪而过,两人心照不宣。

严侨被捕前的那天晚上,他告诉带着哭腔,告诉李敖一段话,大概也是让李敖觉醒的一句话。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6)

他说:"我不相信国民党会把中国救活。他们不论怎样改造,也是无可救药,他们的根烂了。十多年来,我把自己投入一个新运动,我和一些青年人冒险、吃苦,为了给国家带来一个新远景,所以我作了共产党。我志愿偷渡过来,为我的信仰做那最难做的一部分。"

1953年,致力于统一祖国的严侨被捕了,时年33岁。

2、 李敖:最狂的孺子,最不羁的牛

严侨被捕那年,李敖才18岁。后来,许多年里,都不再听到严侨的消息。

严师母因为投亲不成被拒之门外,无奈将最小的孩子寄养,另外两个孩子放在孤儿院,自己去为外国人家庭做佣人。

国家的苦难,都在这个严氏一族的经历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严复的天演论,难以唤醒国人,摧毁旧朝廷。

严叔夏的实业,无法在离乱之世拯救国民。严侨走最险道路,却最终难抵反动政府的私心。改变,永远在于人心,而不在武力。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7)

恐怕当时的反动政府,或者许多人,都不会懂。但如今,还能寄希望于改变人心吗?那恐怕就是任重而道远,时代变了,自然手段也会变。当然这是题外话。

再见严侨时,已经是1961年10月。彼时的李敖,已经接近而立之年。原以为师友严侨已死于火烧岛,然而胡适的一封信,告诉了李敖严侨还活着。

当天下午,李敖就狂奔去严侨住处寻他。当他站在玄关时,严侨跑上来拥抱李敖,师生两人相拥而泣。

那时的严侨,虽然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但是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更是华发满鬓,已经看不出这是一个42岁的壮年男人。

当严侨望着几个孩子的时候,突然冒出了鲁迅的两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说:"如果7年来对我有什么转变,那就是我放弃这两句诗的头一句了,在"孺子"面前,我要"俯首"了。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8)

或许,在他心底,为后生铺路,为人民服务,永远都是一样的。而李敖,就是最狂的孺子。几十年后,他会成为最不羁的牛,为儿子奋斗终身而"俯首"。

2005年,李敖拜访大陆,严侨被我党追认为"烈士",英魂勇烈,注定不朽。

3、 李戡接力,愿陆游《示儿》的遗憾,不复再有

2018年3月,狂人,斗士,文人李敖永远的倒下了。他给人民留下了一位后继者。在他弥留之际,他告诉儿子李戡:我最遗憾,是没能亲眼看到中国和平统一。

自己虽然不能看到祖国的统一,但是儿子一定要为此而努力。而他的儿子,也一生踏实的做着"统派"。

李敖其人,他活跃于政场,也活跃于人民的视野。古往今来,可称大师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到达这一步的却是寥寥。

他敢于干我们想干不敢干的事,更敢于干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比如手持催泪瓦斯来到政府门前,阻止台湾军购。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9)

也曾联手刘晓庆,打造知名话剧《风华绝代》。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鬼才,有着贯通中西古今的才华,可以说,他的确狂,也狂的有资本。

他的作品,就如一把利剑,揭穿人心的虚伪,也如指路明灯般,黑暗之处无可躲藏,大道之上指引旅人。

他老来得子,也算后继有人。父子两人多次在公开场合声明自己的"统派",盼望有朝一日能够见到祖国统一。他是见过祖国被侵略的那几年,也见过解放战争的重要意义。他承继了严侨的的遗志,也在严侨之后的几十年,发光发热。

因为自古以来台湾都是我炎黄血脉延续,这血肉之间的亲情,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是外力所不能改变的事实。

如今,随着我国的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攀升。台湾同胞,唯有背靠强大祖国,才能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血脉走上辉煌。

台湾问题不仅仅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是中国突破美国战略包围圈,扭转旧的国际格局的纽扣,更是维系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一环。

李敖儿子李戡评价大陆(李敖临终前告诉儿子李戡)(10)

虽然台湾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诞生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曾经那些为祖国统一而奉献的人们,是他们用信仰,用坚定的意志,维系了华夏血脉相连。

如今,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我国以超强的执行力,防患于未然,并援助列国。这,是我们中国的实力,也给予某些国家振聋发聩的回音。

中国,历来是集伟大与和平包容于一身的文明。期待有一天,"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会的,会有那么一天,毕竟一家人不会有隔夜仇,在中国,一个都不能少。会的,会有那么一天,中国定要携统一之势,挥舞旗帜于世界的东方,以傲然的姿态,屹立于那文明之地。

到那时,震旦一统,华夏复兴,而我们,不会再有陆游《示儿》那般遗憾!

文/羽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