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归信吟(廖彬宇先生古诗选)

古诗归信吟(廖彬宇先生古诗选)(1)

按:廖彬宇先生作此诗于2016年夏,由著名书法家申万胜题引首,著名画家马龙绘制诗意图,由著名书法家张德林先生录诗为跋。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评注。本文选自《中天而立集》。

天风拂我步层岗,露满长松伏夏凉。

紫藤红叶出青翠,群峰万蕊尽芬芳。

寒潭流涧波漾漾,幽谷空山莽苍苍。

绿竹杖,高壁梁,日下鸥鹭一两行。

脱俗何须双飞翼,划破北溟自翱翔。

身在琼台霄汉上,弹铗放歌笑楚狂。

道贯三皇开社稷,箫韶九转动凤凰。

常思圣代修文德,每为生民序旧章。

英明神武传绝响,嘉懿千古洒辉光。

愿辞浊世不久住,白云深处是吾乡。

张红星教授注:

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伏夏:即伏暑转语。指炎热的夏天。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喂养》:“若伏暑之鞍,又宜急卸。”

莽苍苍:空旷无际貌。唐杜牧 《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如登高四望,但见莽苍大野,荒墟废垄,怅望寂然,不能自解。” 宋欧阳修《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诗:“萧条断烟火,莽苍无人境。” 引申指迷茫的郊野或原野。唐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是山崒然起于莽苍之中。”

琼台:玉饰的楼臺,亦泛指华丽的楼臺。唐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

楚狂:狂《论语‧微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邢昺疏:“接舆 ,楚人,姓陆名通 ,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箫韶:舜乐名。典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葛洪《抱朴子‧安贫》: “万钧之为重,冲飙不能移,《箫韶》未九成,灵鸟不纡仪也。”

圣代:对于当代的誉称。晋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序:此处指表示、叙述。 南朝梁萧统 《〈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宋 曾巩《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约日皆会,饮酒赋诗,以序去处之情而致绸缪之意。”

旧章:昔日的典章。《书‧蔡仲之命》:“无作聪明乱旧章。” 孔传:“无敢为小聪明,作异辩以变乱旧典文章。” 《史记‧秦始皇本纪》: “ 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

嘉懿:即成语嘉言懿行的省称,指美好的言行、德行。

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读廖彬宇先生《归乡吟》有感

文/张红星

此诗是一首借咏乡而言志之作。借回乡,表面是描述家乡的景象,实际上追问了人生终极的追求与归宿,“归乡”二字语意双关,既是实指家乡,又是虚指人生的追求与最终归宿。这种隐喻充满全诗。譬如第一句就很明显:

“天风拂我步层岗”,表面上是说在登山时,山上的清风一直吹拂着诗人,实际上隐喻了一种“天时”或孔子常说的“天命”在暗中将作者不断送往人生的高处、境界的高处等等,步步高升。

“露满长松伏夏凉”表面是说三伏天的夏季,因为清风徐来而变得凉爽,但实际上是说诗人知道自己得天时之助,看似处在“三伏天”这样的社会煎熬中,也根本不觉的煎熬,反而充满了自信,向生命的高处不断走去。“层岗”,一个“层”字,巧妙点出了高山的层次来,每走一步,都是提升了一个层次,比直接用高岗、山岗更灵动,也更有意味。

不仅有暗喻,其实诗中明用暗用的典故亦甚多,显示作者较高的古典文学修养。如“幽谷空山莽苍苍”一句,即有“生于幽谷,迁于乔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等古今诗句的意绪。“日下鸥鹭一两行”之句,令人遐想日暮,惊起一滩鸥鹭之意境。“脱俗何须双飞翼”内含“身无彩凤双飞翼”,“划破北溟自翱翔”则暗含《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身在穹台霄汉上”令人想到“凤阁龙楼连霄汉”,“弹铗放歌笑楚狂”则来自战国《冯諼客孟尝君》中“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铗归来兮,岀无车”,“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楚狂”为《论语》中之楚狂接舆,放歌之词为“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而整句的灵感显然来自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

“道贯三皇开社稷”,中国古典里,“三皇”所指有多种,或曰天皇、地皇、人皇,或曰伏羲、神农、轩辕,不一而足。这句代表了大道一直有传承,从三皇开始就传承下来了,并且有道之时,给国家社稷开创了太平的局面。“箫韶九转动凤凰”之典意味深长。《说文解字》云:《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虞舜乐也。”《书》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之本义:传说中的虞舜时代的乐曲名。韶,虞舜乐也。——《说文》箫韶九成——《虞书》九韶之舞。——《周礼·大司乐》舞(韶)歌(武),使人之心庄。——《荀子·乐论》又与周武王之乐合称韶武(韶,虞舜之乐;武,武王之乐);与虞舜之乐合称韶虞(舜乐),最后成为古乐的通称 “韶,夏、 商乐皆有韶名。韶者,乐之通名也。”——《正字通》虞舜乃远古时代的圣人及部落首领。姓姚,号有虞氏,名重华,世称虞舜。

他是继尧之后被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又一明君圣主。他为尧所器重,尧不但把盟主的尊位禅让于他,还把两位爱女娥皇、女英许配与他。舜继位之后,为造福人类,开拓疆土,辞别爱侣,甘冒苦辛,渡黄河,涉长江,深入荆楚蛮荒之地,探测山川利弊,规划拓垦宏图。南下途中舜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振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过的音乐称为韶乐,把他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史载:“韶山,相传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名。”(《湖南省志·地理志》引《嘉庆一统志》卷354)《辞海》据此诠释韶山:“相传古代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故名。山有八景,风景优美。”此地渊源悠久,乃出伟人毛泽东。

“常思圣代修文德”,语出《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令人联想彬宇先生赴斯里兰卡和英伦的东西方之行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等。

“每为生民序旧章”,使人想起彬宇先生的四为堂门联:“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正大光明为生民轨模”。四为是宋儒张载所提出,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旧章,指的是传统文化,用古老的传统文化,指导今天乃至未来的人类发展。

“英明神武传绝响”,是指古代的圣人圣主,他们的传说传颂至今,影响了后人,树立了榜样;

“嘉懿千古洒辉光”,是说他们的嘉言懿行,美好的言行千古以来熠熠生辉,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愿辞浊世不久住”令人想到佛家“应无所住”的思想,“白云深处是吾乡”,说的是大山深处,白云悠悠,这样的地方,是他的家乡。先生从贵州深山之中走出,相传明代刘伯温有首诗,其中四句是:

江南千条水,

云贵万重山。

五百年后看,

云贵赛江南。

刘伯温晚年写此诗,至今正好五百多年,彬宇先生是否想要表达,贵州家乡将要在他这一代开始崛起?

前面从“道贯三皇开社稷”一句开始,到“嘉懿千古洒辉光”一句,都是表达了立功立德立言对三不朽事业的追求,最后以“愿辞浊世”、“白云深处是吾乡”为结句,使人想到作者表达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便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同时又语意双关,代表了“三立”之后,应“功成身退”,归隐山林。即《老子》所谓:“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个时候,白云深处,既是他出生的家乡,又是他人生的最后归宿。

此诗无论咏景言志、遣字用典,皆词句隽永,古韵盎然,意味悠长,使人深受触动,不失为上乘佳作。

张红星于丙申年七月初五日

古诗归信吟(廖彬宇先生古诗选)(2)

(图为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饶洪桥将军率队到沙土考察,这是彬宇先生石柜台四合院祖屋,当年彭德怀、周恩来就住先生家)

赵力能先生评:

彬宇先生的家乡是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沙土的大后方群山绵延,原属沙土,后独立为镇,名曰“后山”。彬宇先生每次回乡,都会来后山走走。我们十余位先生的家乡学员,都会伴于先生左右,耳濡目染,感受先生的风采。这首归乡吟是先生在山中漫步时一句一句吟咏而出,前后不到十分钟,乡贤金琦涯先生和我均在现场,令人惊叹先生才思之敏捷。

后山脚下,即是乌江上游,对岸是贵阳市息烽县,此岸是毕节市金沙县。金沙就是当年的打鼓新场。1935年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就在后山南渡乌江,逼近贵阳号称活捉蒋介石。2018年5月彬宇先生还邀请了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李德生之子李南征等十几位将军来沙土和后山考察。李乾元上将还为沙土镇的牌坊题名“黔中首镇”。金沙籍将军申万胜先生每次清明节回乡,也都邀约彬宇先生同行,他们曾一起缅怀钱壮飞,同游乌江。

申万胜先生是当代书法大家,他曾说这辈子赠给彬宇先生的书法作品最多,粗略估计有两百多幅。他还多次作诗赠予彬宇先生及先生的太太与儿子。这首《归乡吟》的诗意图长卷,依然是由申万胜将军题写的引首。他的墨宝可谓一字千金,一字难求,却唯独对彬宇先生最不吝惜。这两位从金沙去到北京的一老一少,足见其不解之缘。

古诗归信吟(廖彬宇先生古诗选)(3)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学者,华夏文化促进会驻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战略发展顾问。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特聘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以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立足中华文化推动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经世致用。已先后出版《国学旨归》《老子汇通》《干支哲学》《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编纂《千古易人》等十余部学术专著、思想论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