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

【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梳理完了山东的地名。其间,有过反复,有过彷徨,有过喜悦,有过沮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个专题。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1)

濮阳地图

【地名由来】

濮阳指濮阳县和濮阳市,地名源头一致,只是行政级别不同。濮阳市1983年9月1日成立,在地市级别中算是小字辈,无甚探究必要,我们主要按照濮阳县来追溯濮阳地名由来。

按照常识的理解,带"阳"字的地名基本上是山之南,或者水之北。濮阳之"濮"带三点水的偏旁,"濮"字理应为河流名称,那么"濮阳"得名就该是"濮水之阳",即该地位于一条叫做濮河的河流北岸。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首先来看有没有濮水。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2)

濮水公园

濮水,古代水名。流经古菏泽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是雷夏泽和巨野泽的水源之一。濮阳、濮州都从濮水得名。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水经注》云,濮水 “又东经浚城南,西北去濮阳(即今濮阳县西)三十五里。城则有塞泉冈,即《诗》所谓爰有塞泉,在浚之下。濮水故道过濮阳南者也。” “濮水又东,经济阴离狐故城南”。 “又东经句阳县西,句渎出焉”。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3)

陌上采桑

"桑间濮上"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成语,意思是为当时青年男女幽会、唱情歌的地方。出自语出《礼记》。《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4)

濮阳置县始于秦,是秦国而不是秦朝。秦王政七年(前240年)秦灭卫,置濮阳县为东郡治所,因位于濮水之阳(北)而得名。算这个时间,濮阳建县已有2200余年,但是濮阳县历史上改名甚多,州县级别升升降降数次,实在是够复杂的。诸君且看下表: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5)

濮阳地名变迁

经过数番命运沉浮,濮阳在建国后叫回濮阳县是在1949年,其后再经历几次变革,在1987年6月,濮阳县再次恢复。

既然濮阳还有过这么多的名字,我们不妨也探究一二,因为这些都是这片土地上曾经走过的历史。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6)

帝丘位置

帝丘:《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虚也,故曰帝丘。

治亭:王莽是个喜欢创新的人,托古改制把中国大部分地名都修理了一遍,这个亭字应该就是他的郡县级别的行政单位,至于"治"字何解,穷究典籍,也未查到,期待博学之人赐教。

昆吾县:以古代昆吾部落地而得名。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7)

澶渊县:自隋间始置澶渊县,至唐初更名澶水县,澶渊县建置短暂存在25年。澶渊县南临因以为名。

开州:源自北宋开德府,"开德"一次何解居然没有详细解释,只有设置的时间和辖区——元年(1107年),澶州升开德府,隶,府治城,辖七县。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8)

濮阳风光

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之滨、豫鲁两省交界处,位于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衔接点,是中原经济区和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辖11镇9乡1个办事处。

帝舜的传说:中原地名探究帝舜故里(9)

濮阳县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上古五帝中的颛顼、虞舜及其部族曾在此繁衍生息,开启华夏文明;春秋卫国在此建都长达388年,孔子以文化人,十年居卫,促成礼仪之邦,素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中华帝都"之称;中华张姓、柳姓源于此地,特别是1987年在县城西水坡发掘的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因此被誉为"中华龙乡"、"华夏龙都"。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