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目前国内早稻已经入抽穗期,中稻也渐渐进入分蘖盛期,晚稻也已播种即将进入苗期,而当前正值梅雨季节,降雨量多,气温高,给水稻大田营造了一种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此时非常容易引起叶瘟病的暴发,若不稍加防治,将会给水稻生长带来严重的危害,进而影响其产量。所以,要确保当季水稻优质高产,眼下必须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加以重视并对发病田块进行合理有效用药。

一、稻瘟病的危害部位及症状:

1、苗瘟:主要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或秧床使用未完全沤熟的农家肥所致。发病时,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

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1)

2、叶瘟:该部位的染病,在三叶期至抽穗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发病轻重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往年的发病情况、品种选择、大田管理密切相关。根据叶瘟的危害特征又分为三种: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2)

3、节瘟: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3)

4、穗颈瘟:在穗颈部位发生,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点,然后向上、下发展并逐渐变成黑褐色,导致秕谷增多,严重时造成整支白穗。

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4)

5、谷粒瘟:在谷粒上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稻瘟病的关键防治措施有哪些(梅雨季节稻瘟病的防治措施)(5)

二、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1、选择对稻瘟病抗性好的品种;

2、播种前拌药浸种,杜绝种子携带的病源;

3、农家肥使用前,必须充分沤熟,育苗土要选择无病土;

4、泡田整田后,使用滤网将田间水面的浮渣滤掉,减少大田菌核、虫卵残留;

5、移栽前2-3天,在秧田进行一次药物防治;

6、移栽后,深水返青;返青后上浅水,勤灌勤露,及时补施肥料,干湿交替,使稻株根系深扎,株型紧凑,降低田间湿度。

发病用药

1、咪鲜·三环唑(巴特力、正邦、中迅):属于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药效持续时间长,预防效果很好,治疗效果较差,推荐剂量为50-80g/亩。

2、稻瘟灵(富士一号):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初发期的叶瘟,对穗颈瘟初期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推荐剂量为60-80ml/亩;

3、阿米妙收(先正达):可有效防治水稻孕穗期发生的稻瘟病,推荐剂量为40-60ml/亩;

4、使百克(上海迪拜、辉丰):该药属于低毒广谱杀菌剂,对稻瘟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推荐剂量为40-60ml/亩;

三、用药注意事项

1、优先选择在晴天的下午4点至6点之间进行施药,不宜晚于六点半(晚间稻叶蒸腾吐水会影响药液吸收)。上午施药,温度逐渐升高,药液挥发严重,防治效果差;

2、喷施时,用足水量,增加药液的喷施力度,确保药液可以充分到达稻株的各个部位,提高防治效果;

3、雨天施药,要在叶片雨水将近完全干时进行施药,若喷后6小时内遭遇降雨,需要进行补施;

4、关注天气变化,最好在雨天来临之前进行用药防治。田间病虫害,预防大于治疗,不管田间有没有发现病情,随着梅雨季节的来临,都需要对大田进行施药防防治一次;若出现病情危害,需要连防2-3次,7-10天防治一次,各药剂可以交替轮换使用。

作者:黄金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