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如何炖润肺止咳(春食枇杷润肺燥)

枇杷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樱桃、梅子并称为“果中三友”每年三四月为枇杷的盛产季节,枇杷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也被称为“果之冠”初春时节气候干燥,因肺燥、阴虚咳嗽者不在少数,此时多食些枇杷能有效缓解春燥引起的不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枇杷如何炖润肺止咳?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枇杷如何炖润肺止咳(春食枇杷润肺燥)

枇杷如何炖润肺止咳

枇杷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樱桃、梅子并称为“果中三友”。每年三四月为枇杷的盛产季节,枇杷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也被称为“果之冠”。初春时节气候干燥,因肺燥、阴虚咳嗽者不在少数,此时多食些枇杷能有效缓解春燥引起的不适。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枇杷果肉是润肺、清肺良药

现代研究表明,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营养价值极高。枇杷中的胡萝卜素可保护视力,保护肌肤;所含的水果酸和柠檬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枇杷还含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成分,能预防癌症,延缓衰老;所含的苦杏仁苷能够润肺、止咳、祛痰,治疗各种咳嗽。枇杷果实及叶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中医认为,枇杷性凉,有润肺、清肺之功。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等证。《本草纲目》说枇杷“性味甘、酸、平、无毒”,有“止泻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主上焦热,润五脏”之功效。《食经》言其“下气,止哕呕逆”。《日华子本草》言其“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

枇杷叶与枇杷核也是常用中药材

枇杷叶为常用中药,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具有清降肺气之功。《本草纲目》言其“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本草再新》言其“清肺气,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吐血呛血,治肺痿热毒”。《新修本草》言其“主咳逆不下食”。

药理研究表明,枇杷叶含皂苷、苦杏仁苷、油质等。皂苷有止咳、止痛作用,油质有轻度祛痰作用,对肺炎双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

枇杷叶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枇杷核则多用于治疗疝气、消除水肿、利关节。

对春季肺燥有益的枇杷膏疗方

1.梨枣枇杷膏:

枇杷肉500克,鲜梨2~4枚,去核红枣250克,蜂蜜100克。将枇杷加水适量煮1小时,再放入梨、枣、蜂蜜煮1小时即可。

具有润燥健脾、脾肺双补之效。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兼有四肢酸软、疲倦、不思饮食者。

2.川贝枇杷膏:

枇杷肉250克,川贝10克,冰糖30克。将所有药材放入高压锅中加水适量煮半小时,换砂锅文火再煮2小时浓缩即可。

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咳嗽、声音嘶哑者。

3.麦冬枇杷膏:

枇杷肉200克,麦冬30克,冰糖50克。将麦冬洗净后加水适量煮1小时,放入枇杷煮烂后,再放入冰糖煮10分钟即可。

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效。

对患有便秘之人功效良好。

4.润肺膏:

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花粉、枇杷叶、杏仁、核桃仁、冰糖各50克,川贝120克,橘饼250克,蜂蜜适量。将上述诸药择净,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片刻,水煎取汁,共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加冰糖、蜂蜜适量收膏即成。

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主要适用于慢支干咳痰少、胸中隐痛、纳差乏力、气短等病症。

5.罗汉果止咳膏:

罗汉果40克,枇杷叶170克,桑白皮12克,白前18克,百部30克,桔梗12克,薄荷油0.2克,蔗糖400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薄荷油、蔗糖煮沸收膏即成。

祛痰止咳,主要适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6.蜜炼枇杷叶膏:

枇杷叶60克,干芦根30克,桔梗20克,甘草浸膏4克,紫苑20克,盐酸麻黄碱0.3克,陈皮21克,杏仁水45毫升。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甘草浸膏、盐酸麻黄碱、杏仁水、饴糖、蔗糖文火收膏即成。

清宣肺气、化痰镇咳,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及气喘。

7.枇杷叶膏:

枇杷叶适量。取枇杷叶,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每100克清膏加炼蜜200克或蔗糖200克,加热溶化,混匀,浓缩即得。

清肺润燥、止咳化痰,主要适用于肺热燥咳、痰少咽干等。

8.复方枇杷叶膏:

枇杷叶100克,车前草75克,百部15克,苦杏仁15克,桔梗15克,麻黄15克,浙贝母15克,甘草15克。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饴糖适量煮沸收膏即成。

清肺、止咳化痰,主要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咯痰不爽。

选购与食用枇杷的注意事项

◆枇杷性味甘寒,《随息居饮食谱》载:“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痰湿盛者宜忌之;胃寒隐痛、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忌食;枇杷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元代贾铭《饮食须知》言:“小麦勿同粟米、枇杷食。”枇杷与小麦及小麦制品同食,可导致腹痛;枇杷果核中含有氰甙类物质,生食有毒,食用时一定要去核。药用时因经过高温煎煮,其毒性被破坏,但亦不宜大剂量用。

◆枇杷不宜放冰箱,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如果把它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

◆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