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的。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这里,我们从清末义和团运动的活动范围来看,这场农民起义主要活跃于直隶、京城,向河南、山西、东北、内蒙等方向扩张。但是,令人疑惑的是:义和团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发展势头远不及其它地区,东南一带的拳民组织松散,且规模很小。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1)

那么,势同燎原的义和拳运动为何在东南沿海地区反响平平呢?研究历史的我们自然不能将其视为机缘巧合,实际上,造成这一现象的是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因素。

纵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衰落,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汉族官僚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十分强硬,相比之下,满族官僚对拳民的态度十分“宽宏大量”。当时的直隶、河南、东北、内蒙、山西这五个地区都是满族督抚当政,恰巧,这五个地区的拳乱最为严重。

山西巡抚毓贤在被调往山西任职之前,曾担任过山东巡抚。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在山东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位满族巡抚的不作为。十九世纪末期,山东是义和团运动的“重灾区”,当地拳民与教民之间的矛盾,已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在我国近代史上那场骇人听闻的“巨野教案”便发生在1897年的山东。

1897年11月1日夜,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能、韩二人原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圣瞻礼”,路此天晚而宿。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能,韩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资听到动静后发现情况不妙,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2)

最终,这起“巨野教案”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德国以维护教民利益为由强占胶州湾。

鉴于这一结果,朝廷希望驻守山东的毓贤对拳民和教民同时采取“怀柔政策”,通过多方开导的方式化解双方的矛盾。不过,毓贤在回复朝廷的奏折中却表示:“委无虐待教民情事,此奴才服官东省二十余年,耳闻目睹,知之甚确者”,反倒是教民“横行乡里,鱼肉良民,甚至挟制官长,动辄欺人”。

由此可见,毓贤的态度明显偏袒拳民,所以,当地教民无法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民与拳民之间的纠纷和争端亦无法化解。正因如此,毓贤才会被史学家认定为“固执成见,以为与教民为难者即系良民,不免意存偏袒”。在近代的野史作品中,更是说毓贤“奉拳匪为神圣,不惜与其前此冶盗之宗旨相背驰”。

毓贤此举,无疑对义和团运动起到了扶持的作用。

最终,在这种“主抚”政策的影响下,义和团在山东的地位水涨船高,不但山东地区的拳民可以进行公开活动,而且,还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3)

据说,当时有许多拳民打着毓大人的旗号,进行一系列打压教民的活动。而近代史中也明确记载了山东地区的拳厂数量是全国最多的,仅庄平县一地的八百多个村庄中,几乎出现了与村庄数量相当的拳厂,也就是说每个村庄都有义和团运动的“根据地”。

山东巡抚的“不作为”使教民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西方列强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为了增加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列强国不断向满清朝廷施加压力。例如,当时驻京美国公使向朝廷“建议”:“找一个能力更优秀的大臣取代毓贤。”美国公使的提议得到其他国家的响应,一时之间各国公使中要求更换山东督抚的声音层出不穷。

那么,在外国人眼中,谁才是取代毓贤的最佳人选呢?

驻京英国公使在与英国政府的协商中提到:“关于以后山东地区的形势,我认为由袁世凯担任巡抚,会使局势对我国更有利。”此后,在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国们的干涉下,毓贤被暂调回中央,袁世凯暂代山东巡抚一职。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4)

值得一提的是,毓贤对义和团采取的“怀柔”是有一定政治目的的。

在毓贤返回京城之前,他便卸磨杀驴,除掉了山东地区著名的义和团领袖朱红灯。由此可见,毓贤对义和团运动的纵容的目的并不单纯,至少不是后人所理解的“同情”。笔者认为,也许毓贤与山东地区的义和团达成了某项共识,双方各取所需。不过,在外国列强的影响下,毓贤的目的并未达到,而与毓贤来往密切的拳师朱红灯也成了牺牲品。

当袁世凯走马上任山东巡抚的消息传到京城,各国驻京公使终于长舒一口气。1899年末,驻京美国公使给美国国务院致信道:“我十分高兴地向国务院汇报,就在不久之前中国武卫军将军袁世凯接替毓贤成为新任山东巡抚,他是一个能力出色且行事果断的人,与外国公使来往密切。相信中国皇帝在颁布恰当的谕旨之后,山东地区的拳乱即可停止,秩序亦可恢复。”

从事态的发展来看,袁世凯为了稳固山东地区的稳定,对义和团丝毫不留情面。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5)

据说,袁世凯上任的第一天,就命人邀请了山东各大义和团领袖,让他们来到官府表演“刀枪不入”的奇术。就在这几个义和团首领装模作样地做法时,袁世凯掏出手枪,几枪便将“神灵附体”的义和团领袖们射杀。袁世凯的这一招可谓高明,不但除掉了山东地区的义和团首脑,还当众向世人拆穿了拳师们装神弄鬼的骗局。

当然,传闻毕竟是子虚乌有的,我们没必要与其较真,但是,袁世凯的确实行了一系列针对义和团的举措,且态度十分强硬。

在袁世凯抵达山东后,所下达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张贴《禁止义和拳匪告示》以及颁布《严禁拳匪暂行章程》,此举直接使山东地区的义和团失去了合法性,拳民无法继续明目张胆地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

随后,袁世凯命令山东各州县自行募兵,组建团练,与官兵共同剿杀义和团。袁世凯对义和拳民的处理方式非常直接,闹事的拳民一经抓获,全部就地处死,以儆效尤。在袁世凯的铁腕政策下,山东地区的义和团运动一度陷入瘫痪。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6)

其实,在这场规模浩大的社会运动中,原本应该起到主导作用的清政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归根结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还是因为统治者的放任与不作为,前文中提到的多地督抚对拳民的纵容也是受到了朝廷的影响。

因为,朝廷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所以,各地对义和团的处理办法均由地方官员自行制定,这也使各地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不同,有的支持主剿,有的支持主抚,而总体的倾向是主抚。之所以,清政府会在义和团运动中期确定明确支持拳民,很大程度是因为维新党的崛起,守旧派希望通过扶持义和团以解决维新运动的隐患。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清朝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党提出“借法自强”的主张,倡导朝廷效仿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师夷长技以制夷”,以相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进行变革。光绪皇帝似乎在维新党人的主张中看到挽大厦与将倾的曙光,在皇帝的支持下,一场长达百日的维新运动在中央展开。

当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明显不符合清末中国的国情,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守旧派的核心利益。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守旧派悍然发动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宣告失败。此时的清朝已错失了改革的最佳时机,中国社会反倒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倒退。为了解除维新党遗留的影响,慈禧下定决心要将光绪赶下台,另立新君。

然而,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慈禧未能如愿。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7)

对于顽固派来说,光绪无疑是影响其利益的肉中刺,他的存在是潜在的巨大威胁。虽说,光绪皇帝被软禁起来,但西方国家却给予光绪极大的支持。守旧派若要废掉光绪,改立新君,必须解决掉支持光绪的洋人。因为,守旧派根本没有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力量,所以,便希望靠着义和团的“民气”制衡洋人,进而达到废立皇帝的目的。

因为义和团本质上是封建且落后的组织,所以,双方很快便一拍即合,朝廷与义和团形成了单方面的利用关系。站在义和团的角度来看,拳民本身就对洋人有满腔怒火,几欲喷发。在得到了清政府的官方支持后,义和团运动一发不可收拾。

历史告诉我们,具有道德正当性的群众运动,十分容易变得极端,而朝廷的支持,甚至,只是默许就足以让拳民们的行为变得“过火”,逐渐失去了仅存的理智。然而,作为统治一方的清政府必须回归理性,朝廷无法容忍拳民的过激行为,不论这场群众运动的结果如何,满清政府最终都会找“台阶”下。

义和团运动失败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8)

最可悲的是,义和团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一旦义和团运动僭越了朝廷可以容忍的范围,义和团只会被背后的朝廷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这场群众运动自发起之初就已注定成为牺牲品。

参考资料:

【《晚清义和团运动》、《中国人史纲》、《中国的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