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既慷慨又无奈的《破阵子》,中国人几乎人人耳熟能详,这其中故事的主角自然是辛弃疾,那么,陪同他一起“醉里挑灯看剑”的陈同甫又是谁呢?

如果说辛弃疾是“词中之龙”,那么陈同甫就是“文中之虎”。或者,我们可以说他就是另一个“辛弃疾”!

落魄名门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2)

陈同甫出生于公元1143年,本名陈汝能,字同甫,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

说起陈亮的出身,那是鼎鼎大名的颖川陈氏,这个老陈家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名人辈出,比如:陈寔、陈纪、陈群、陈泰、陈准、陈眕、陈达、陈霸先等等。即便到了北宋时期,老陈家也是名门望族,据陈同甫记载,曾经的老陈家“家境富裕,人丁兴旺……当时聚会,动则数百人”,这规模,妥妥就是北宋版的大观园。

可这一切都在靖康之难中风云突变,陈同甫的曾祖父陈知元就死在抗击女真的前线。从靖康之变之后长达十几年的动乱之中,陈家也逐渐走向了没落,流落到了婺州永康。父亲陈次尹甫一成年,就不得不为全家生计而奔波劳碌。等到陈同甫出世的时候,时局虽然逐渐缓和,但陈家却早已今非昔比。

少年国士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3)

或许是家庭巨变的影响,陈亮格外早熟,他的血液里似乎就一直流淌着对入侵女真人的切齿仇恨,而这种仇恨将主导他一生的轨迹。

在十八岁时,陈亮就写出了考查古人用兵成败的《酌古论》二十篇。这文章一经问世,立刻就上了热搜,尤其婺州市长周葵一看,那是赞不绝口,说道:这小子,真是个国士苗子啊!

周葵马上就把18岁的小陈亮奉为上宾。再后来,周葵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更是把20岁的陈亮拜为幕宾,参与朝政的议论和决策。

想想看,这要放在今天是啥待遇啊?一个20出头的小年轻,被市副国级领导格外礼遇。这基本就是传奇了!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4)

只不过,尽管周葵百般礼遇,但是特立独行的陈亮却注定和周老师不是一路人:周葵是个淡泊名利的好人,同时他也是个随遇而安、不求进取的保守派士大夫。而陈亮骨子里复仇的血液,却对周老师这一套不感冒。陈亮直接这么怼周老师:你说你学的这些个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能真正帮助抗金大业吗?

陈亮完全没有按照周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走,他反而继续剑走偏锋,又先后撰写出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这两本书都是总结政治、军事的得失和教训。

公元1169年,宋金两方再次媾和,一些打怕了的人号称“天下欣然,幸得苏息”,可听闻这个消息,26岁的陈亮却是忧心忡忡,他很明白,宋金之间不死不休的仇恨,注定了两国之间根本不会有真正的和平,他接连写出了《中兴五论》,上疏朝廷,可惜,他这些建议就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一样,根本没人理睬。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5)

眼见自己的一腔热血只换来肉包子打狗的命运,陈亮很生气——老子不干了,回家!他一气之下,真就回了婺州老家教书讲学。

那科举功名和大好前程不要了吗?对,他真的不要了!对此,他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政治清明,我的抱负能够实现,那我出来做官才有意义。反之,都像现在一样,我即便出来做官又能干点啥?(亮闻古人之于文也,犹其为仕也,仕将以行其道也,文将以载其道也,道不在于我,则虽仕何为)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布衣的牢狱之灾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6)

历经多年的思考和积累,无门无派的陈同甫,自创了讲究务实的永康学派,指斥当世腐儒所谓的正心诚意,其实都是麻木不仁!其座下弟子有喻民献、吴深、林觏、陈颐、钱廓、郎景明、徐硕等人,向后还影响了明清之际的黄宗羲、 全祖望等人。

永康学派的标新立异,既让他收获了很多信徒,也让他受到了很多猜忌——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嘛!这其中,朱熹就是他最有名的对手,两人曾经论战三年,也不分胜负。

或许也正因为此,即便身为布衣,人生的黑暗还是笼罩而来,准确地说,他一共经历了三次牢狱之灾。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7)

公元1178年,愤青陈亮再次布衣上疏,不仅怒斥秦桧以来中央朝廷的种种绥靖行为,更怒骂当朝学士都是一群只图私欲的腐儒。这封信大大感动了热血皇帝宋孝宗,孝宗皇帝很想把陈亮提拔、留用在身边。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叫曾觌的宠臣提前拉拢陈亮:小亮啊,咱以后可就是自己人了,你懂我的意思吧?

这曾觌是个什么人啊?他就是孝宗皇帝身边最著名的一颗老鼠屎,陈亮上疏骂的就是他这类人,陈亮又怎么可能屈身在他的门下?

一看这情形,陈亮干脆连皇帝也不见了,连夜“尿遁”而去。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8)

陈亮这一跑,这下可就形势微妙了——谁知道你是为啥跑啊?素来就看他不顺眼的刑部侍郎何澹公报私仇,趁机把陈亮给抓了,把陈亮一顿胖揍,打得体无完肤。眼瞅着陈亮小命不保,关键时刻,孝宗皇帝听说了,下诏免死,这才让陈亮逃过一劫。

可侥幸逃得性命的陈亮,紧接着又出事了:他的家仆杀了人。按理说,这种事,陈亮也就是个管教不严的连带责任,可是,看你不顺眼的人多啊——因为这事,被仇家控告为陈亮所指使,陈亮之父被囚于州狱,他本人则被下大理狱。这眼瞅着又要掉脑袋了!

就在陈亮性命交关之际,他的两个好朋友出手了——宰相王淮和好友辛弃疾施以援手,陈亮得以再次逃得一劫。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9)

接连两次大狱之劫,陈亮其实很明白,这都是有人背后想整他。但即便如此,他那颗恢复中原的壮志却始终不变。就是要抗金!谁阻拦也不好使!

陈亮的这份初心不变,也导致了他十年之后的第三次劫难:公元1189年,他去参加一次聚会,没想到坐他旁边的人回家后突然猝死。这关陈亮什么事呢?可有人又利用这事,硬说是陈亮下的毒,把他再次送进了大理寺监狱。

而这一次,陈亮要感谢少卿郑汝谐,这位郑少卿在宋光宗面前大力求情,陈亮再次得以幸免。

表面看这“三进宫”似乎是巧合,但陈亮心里很明白,这就是“当路欲置我于死地”。

鹅湖之会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10)

公元1188年,郁郁不得志的陈同甫,在江西上饶的鹅湖见到了神交已久的辛弃疾。一个文中之虎,一个词中之龙,他们都是北伐中原的坚定拥趸。他们的相会,注定名传千古。据说,他们的会面是这样的:

陈同甫骑马来会辛弃疾,在过桥之际,这匹马却突然心生畏惧,不愿前行,接连倒退三次。陈亮见状,勃然大怒,下马拔剑,立斩马头,徒步过桥!在远处楼上看到这一过程的辛弃疾大为惊讶,立刻邀请陈亮入座畅谈。志同道合的两人,畅谈世事,相聚十日才分别。

陈同甫提到:长江天险不该仅仅是隔断南疆北界的门户,而应该是北伐中原、恢复失地的跳板。他拿出自己在建康城写下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其词如下: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壮意大发的辛弃疾则写下了那首《破阵子·与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陈同甫与辛弃疾的这次相会,则被称为鹅湖之会!

抑郁而终

辛弃疾最重要的一件事(和辛弃疾一起挑灯看剑的)(11)

公元1193年,陈亮终于进士及第,被宋光宗钦点为状元。而他此时,已然50岁,可即便须发斑白,陈亮的心里却仍是那个曾经的热血少年,他在写给光宗的谢恩诗中说道“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可是,命运留给他的时间却真的不多了:公元1194年,51岁的陈同甫在忧郁困惑中溘然长逝。

纵观陈同甫的一生,热血激昂、初心不改、矢志不移。或许,在醉眼朦胧中,辛弃疾眼中看到的,就是另一个自己!

参考文献:《宋史》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