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

巨星陨落,举世追念。1976年9月18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追悼会,悼念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北京各界人士、外国来宾等几十万人,出席了追悼会,送毛主席最后一程。然而,遗憾的是:主席晚年唯一在世的儿子——毛岸青,却未能出席追悼会。这是为何?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

一、远道而来的访客

早在四五月左右,毛主席就将许多政务交到了华国锋等人的手中。因此,主席养病期间,中央的内政和外交等方面的工作,一直有序地进行着。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1976年9月2日,南太平洋岛国西萨摩亚的国家元首塔努马菲利,乘坐专机,到中国访问

这是第一次有南太平洋的国家元首访华。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精心地为塔努马菲利安排访问行程。

外交部的接待人员,先是带着这群外宾去到广西的桂林进行考察,让他们领略中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接着又为他们安排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歌舞演出,让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塔努马菲利对此次访华的行程,感到非常满意。唯一遗憾的是:未能与伟大的毛主席见上一面。

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崇拜,访问团刚到达北京时,塔努马菲利就向接待他的国务院总理华国锋提出:“希望在此次访华期间,能有机会与中国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见面。”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2)

二、英雄老矣

1976年时,因为身体机能的衰老、以及疾病的困扰,毛主席的健康状况,已经严重恶化了。

出生于1893年的毛主席,从六十年代开始,就被支气管炎、胃病、失眠、老年便秘,以及其他的一些老年疾病困扰着。但是,在整体上,毛主席的身体还是非常硬朗的。

1966年时,已经73岁的毛主席,还曾做出畅游长江的壮举,写下“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迈诗句。

然而,进入七十年代之后,毛主席的身体健康水平,就开始下降。

1970年,毛主席被诊断出患有肺炎。经过医生的悉心调治之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1971年南巡结束之后,主席的肺炎,再次复发。

因为北方寒冷多变的天气,随着肺炎病情的加重,频繁的感冒、咳嗽、多痰、腿部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也伴随着出现。主席的行走能力也变得迟缓,开始需要生活秘书搀扶着走路了。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3)

1972年1月10日,毛主席参加了陈毅元帅的追悼大会之后,病情再次加重。在1月18日时,主席突然陷入到了短暂的昏迷之中。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就苏醒过来了。

中央对毛主席的健康状况,高度关注。周总理从多个医院中征调医生,组成专家的医疗小组,负责对毛主席病情的检查和诊治工作。

经过医疗小组的调治之后,主席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到了1975年11月,主席的病情再次复发。除了原来的症状之外,这次的病情更加严重,出现了喘气加重、行走和吞咽苦难等情况。此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

然而,令人敬佩的是,拖着病体,主席仍然坚持工作,坚持阅读文件、阅读书籍。在1976年2月时,主席还与第二次访华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40分钟的会谈。难以想象,主席有着多么强大的意志力。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4)

进入5月之后,主席的病情再次加重,甚至还出现了心肌梗塞的现象。为了让主席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和充分的治疗,中央尽可能地减少主席的工作量。

因此,当得知西萨摩亚国家元首塔努马菲利“想要与毛主席见面”的想法之后,华国锋出面,婉拒了他的这一要求。

1976年9月8日,塔努马菲利一行人的访问行程结束。为了表示对中方盛情款待的感谢,当天晚上,塔努马菲利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答谢宴会。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外交部部长乔冠华等人,均受邀参加宴会。

宴会上,宾主尽欢。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5)

三、伟人陨落

然而,不久之后,一个突然而来的电话,让华国锋匆匆地离开了会场。

在场的很多人,并不知道华国锋去了哪里。也并不知道,伟大的毛泽东同志,这位带领着中华儿女建立起新中国的伟人,即将离开他所热爱着的百姓和国家。

华国锋离开宴会之后,去往了中南海。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停止了呼吸。

在场工作人员和医生护士们,都低声啜泣。中南海,陷入了一片悲伤之中。然而,却仍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

顾不得大家低落的情绪和通红的眼睛,华国锋马上主持会议,紧急商讨治丧的相关事宜。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6)

除了中央领导和中南海的工作人员之外,最先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的,是卫生部的刘湘屏、以及医学院的杨纯和徐静。在凌晨4点左右,他们赶到了中南海。

在门口迎接他们的汪东兴,红着眼睛,哽咽着说:“毛主席已于零点十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中央将主席遗体保护的工作,交到你们手里了。”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三人大脑一片空白。

凌晨5点多,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内部召开紧急会议,电视台的台长,向播音人员们,宣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在场的人,都禁不住鼻子一酸,泪水漫出了眼眶。

之后,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人员收到了毛主席去世的绝密电文。许多人泣不成声。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7)

9日下午3时,广播电视台多次向市民们发出预告:“今天下午4时,本台将有重要广播,请同志们注意收听。”尽管不知道广播的内容,但是,许多人的内心,变得不安起来。

此时,一些提前收到消息的部队单位,已经降下了半旗。

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中央广播电视台,向全国人民,宣告了一个令人心痛的噩耗: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于1976年9月9日的0时10分,在北京逝世。

听到广播之后,人们静默,震惊,不可置信。浑身血液凝固,无措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一些人眼睛通红,一些人则痛哭出声。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8)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人们也都知道,同是凡胎肉身的毛主席,总有一天会老去,会离开。

但是,正如一位外国翻译家所说的:“尽管大家都知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当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时,我们还是感到震惊。”

当主席逝世的消息传出时,全国的百姓们悲痛到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大家总是希望,毛主席能一直陪着老百姓,陪着新中国,走向更长的路。如今,这种希望,已经变成了一种永远不会实现的奢望。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到了某个时候,每一个成年人,都会成为孤儿。得知毛主席逝世消息的那一刻,八亿多的中国人民,就如同失去了挚爱亲人的孤儿那般,痛苦、无助、迷茫。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9)

四、举世追念

主席逝世的当天,叶圣陶先生写道:“巨星陨落,非止我国,举世将永远追念。”毛主席的离去,不仅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

9日,结束访华行程的塔努马菲利一行人,正准备回国。得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时,塔努马菲利心情沉重,主动提出要佩戴黑纱,以表示对毛主席的缅怀。

9月9日下午4时,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时刻。因为这位创造伟大历史的人物的离开,整个地球都停止转动,为他默哀。”一位外国记者在报道毛主席逝世时,这样写道。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0)

下午4时的广播播出之后,123个国家发来吊唁电报,53个国家降下半旗。9日的当天,联合国也罕见地降下了半旗。

欧洲的法国、联邦德国,以及埃塞俄比亚、刚果等国家,都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游行活动。在埃塞尔比亚,参加了纪念毛主席的游行活动的人数,达到十万人之多。

从9月11日到17日,社会各界人士、外国来宾,共约30多万人,到人民大会堂吊唁,瞻仰毛主席遗容。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1)

9月18日,天安门广场举办了“毛主席追悼大会”。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站满了神情悲痛的人。在悲壮的哀乐里,人们眼含泪水,送主席最后一程。

当天,全国各地停课、停工、停产,举办追悼大会。

在北京的追悼大会上,华国锋致追悼词,表达了对毛主席的缅怀之后,激励人们:“要将内心的悲痛,转化为力量,继承主席的遗志,将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让许多人陷入恍如天塌下来的悲痛无助之中。但,百姓们的生活仍然要继续,新中国的建设仍要继续。

度过了最初的悲痛和无措之后,人们将对主席的怀念放进心中。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尽管眼睛仍然通红,但许多人已经将内心的悲痛化为力量,继续工作,继续生活。

主席的离世,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对于毛岸青来说,更是晴天霹雳。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2)

五、终难相聚

毛主席曾经非常感慨地说:“革命是为了下一代。但是,我们这些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却又不得不丢下我们的下一代啊!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来到湘赣边界,开展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建设工作。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则带着三个儿子回到长沙板仓的老家。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3)

在分别之时,毛主席多次怜爱地抚摸着几个儿子的头,并向他们承诺:“爸爸很快就会回去找你们,和你们团聚的。”此时,毛岸英5岁,毛岸青4岁

小小年纪的毛岸英和毛岸青,已经知道:爸爸在做一份很伟大的事业。因此,虽然不想与父亲分离,但是他们仍然很听话地跟着母亲,目送父亲离去的背影。此时,毛岸青并不知道,自己与父亲再次见面,是在二十二年之后。

1930年,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逮捕,在狱中,她留下了“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最后祝愿之后,英勇就义。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4)

杨开慧牺牲之后,毛岸英三兄弟,被党组织的地下工作者秘密转移到了上海。但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正在开展着非常严重的白色恐怖行动,党组织不敢直接给他们提供救助。

毛岸英三人,在上海过着流浪的生活。朝不保夕,受人欺负。在这段时间里,三弟毛岸龙因病夭折。毛岸青也因为头部受伤,而落下脑疾。

1936年,经过多方的努力,毛岸英和毛岸青被送到了苏联,开启了十多年的留学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兄弟两人,始终没能与父亲见面。

1946年,哥哥毛岸英提前回国,到延安,与父亲相聚。而毛岸青,1947年回国之后,就在黑龙江参加土地改革工作。直到1949年7月,他才回到北京。一家人,终得相聚。

毛岸青曾对哥哥毛岸英说:“革命胜利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再也不用分开了。”岸英笑着,对弟弟承诺:“对,我们一家人,再也不用分开了。”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5)

然而,意外,有时总是会在不经意间降临。

1950年11月25日,请愿加入自愿军,入朝作战的毛岸英同志,壮烈地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电报传到北京之后,毛主席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红着眼睛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毛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他与其他牺牲的战士们,是一样的。”

为了不影响战场局势,毛主席主动提出:“不用将岸英的遗体送回国内了。就让他葬在朝鲜吧。”伟大的毛岸英烈士,就此化作了一座永垂不朽的墓碑,远远地遥望着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

毛主席,是毛岸英的父亲,更是国家的主席,是全国人民的信仰。为了不让自己因为私人的情感,而耽误国家的事务。他只能将心中的悲痛埋在心底,继续开展工作。

毛岸青得知哥哥牺牲的消息之后,因为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而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最终导致脑疾复发。为了稳定病情,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接受治疗。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6)

大多数人,进入花甲之年后,就享受着儿孙陪伴、绕膝满堂的天伦之乐。然而,将要接近六十岁的毛主席,刚刚经历了与长子生死两相隔的悲痛之后,就需要再次经历与次子分隔两地的失落。

主席有空时,就会给远在苏联的毛岸青写信,关心他的病情,关心他的生活。一封封信件,携带着一位饱含深情的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和关心,穿越过半个亚欧大陆,从北京寄到了莫斯科。

中苏关系恶化之后,毛岸青回到了国内。但是他并没有回北京,而是去了大连继续修养。

父子两人,依然是通过信件来联系。

看着明明很思念儿子,却抑制着自己的情感,很少与儿子见面的主席,身边的秘书也很是心疼,总是劝他:“岸青就在大连。北京和大连离得这么近,您想他了,就去看看他吧。”听到这些话,主席总是微笑着摇摇头。

劝说的声音多了,主席则会解释说:“我对这孩子,始终是愧疚的。看到岸青,我又总是会想起岸英和他们的母亲。我没有照顾好岸英和岸青,我对不起开慧啊。”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7)

其实,杨开慧的牺牲,始终是毛主席心中的无法弥补的伤痛。1930年,主席得知杨开慧牺牲的噩耗之后,沉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新中国建立之后,毛主席总会回忆起往昔的革命岁月。他始终忘不了那个喊出“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的英勇女子。

李淑一,是革命烈士柳直荀的遗孀,也是杨开慧的闺中密友。

1957年,毛主席与李淑一通信时,就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杨开慧怀念和钦佩之情。在信中,主席写道: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里的“骄杨”,即是指杨开慧。

实际上,毛主席很少与毛岸青相见,不仅仅是因为愧疚,更是因为对儿子深沉的爱。

因为工作的要求,毛主席的身边,总会跟随着许多工作人员,而毛岸青的病情,需要静养。主席担心,自己经常去看望岸青,会不利于岸青病情的治疗。

此时的毛主席,对儿子的期待非常简单:希望岸青身体健康、生活安定。他不希望自己打扰到岸青。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8)

毛岸青很清楚父亲的用心良苦。他清楚地知道:父亲虽然很少与自己相见,但父亲对自己的爱,并没有因为父子分离而减少。

但是,有时候,在情感和理智的博弈中,情感总是能够胜出。

有时候,毛岸青也总是呆呆地望着北京的方向,想念着那个伟岸高大的父亲。也会默默地看着门口,时刻留意着进出的人,希望能从他们的口中,听到心中期盼已久的话语:“岸青,主席来看你啦。”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19)

哪个孩子,不希望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能陪伴在身边呢?

岸青因病在外调养时,先是由主席送去的警卫员照顾他的起居。结婚之后,则由妻子邵华贴身照料和陪伴。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始终没能亲自陪伴他。

人们总是歌颂毛主席的伟大。他之所以伟大,不仅是因为领导着革命先辈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座大山,让往后的每一代人,都不用受到压迫和剥削,成为国家的主人。

也是因为他“牺牲小家,成就大家”的舍取和付出。宁愿“抛下”自己的亲生儿女,也要继续为新兴的中国和淳朴的百姓们,争取更美好的未来。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20)

其实,不仅仅是毛岸青,就连生活在北京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主席也很少与她们见面。1964年,李敏搬离中南海。此后的十二年里,父女两人,只匆匆地见了三次面。

为了政局的稳定,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儿女们的安全,主席不得不忍受着与儿女亲人分离的苦楚。

六、父子诀别

晚年时,毛主席一个人居住在中南海,身边没有一个子女陪伴。陪伴在身边的,只有中南海的工作人员。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21)

然而,子女的陪伴,是再多的工作人员,再悉心的照顾也替代不了的。毛主席也是一个情感丰富而细腻的普通人,有时候,他也克制不住内心中奔涌而出的情感。

得知岸青和邵华两夫妻闹矛盾时,主席会非常着急,亲自给儿媳妇邵华写信,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谆谆教导,告诉他们夫妻相处的道理。

终于见到思念已久的女儿李敏时,主席也会如同一个孩子般,对李敏进行控诉:“娇娇,我很想你,你怎么不来看我啊?”

1976年9月12日,毛岸青,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人民大会堂,来与他的父亲告别。

因为身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毛岸青未能出席18日在天安门举行的追悼会。未能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一直是毛岸青心中的遗憾。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逝世,到天国与母亲、哥哥以及父亲团聚。

毛岸青未能送葬(毛岸青未能送葬)(22)

生前,毛岸青一直从事着毛泽东思想理论的研究。他将自己对父亲的四年,都投入到了一本又一本的著作中。

毛新宇曾说:父亲一直很想念爷爷。

不仅是毛岸青想念着毛主席,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也一直想念着主席。不管过去了多少年,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永远不会改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