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

我们都知道才高八斗这个词,这个由南朝谢灵运发明的成语,称赞的对象,是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人--曹植。

关于曹植,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两个故事,一个是七步成诗,一个是和嫂子甄宓的绯闻。

但不幸的是,这两个故事,也许在真实的历史中都不是真实的。

一、七步成诗是真的吗?

作为文学家的曹植,那声誉简直了--南朝刘宋著名旅行家,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称赞他“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更是他的铁粉,在《诗品》中将曹植列为品第最高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能七步写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自然是令人信服的。问题是,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这件事真的发生过吗?

现在留存下来的《七步诗》有好几个版本,根据学者的梳理考证,都源于一本我们很熟悉的书--《世说新语》。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1)

这一本书,也是一个南朝时期的,叫做刘义庆的人编著的,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通俗地说,就是收集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杂七杂八的轶事--或者传闻。虽然记载的人,都是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的,但记载的事,是杂采众书而成的,有的则是根据传闻编写的,全书故事长短不一,很是符合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点。它的文学性和趣味性毋庸置疑,但是部分故事的真实性可能就要稍稍怀疑一下。

这么说起来,《世说新语》大概有一些很相似现在我们网上的传闻,真实性很难说,夸大其词更是大有可能,可能更多当《故事会》看看就好。

这首煮豆诗,在曹植的选集中没有出现--不管是曹植生前自选作品78篇所编的《前录》,还是死后魏明帝下令编辑的《曹子建集》中都没有出现。在《三国志》等史料中,也没有记载曹丕曾逼迫过曹植七步写诗这样的事情。

再来,站在曹丕的角度,作为一个君王,就算真的恨不得曹植死,他会整出这么一个让自己遗臭万年的烂招吗?

哦,因为你七步写不出一首诗,就给你用大刑?这是一个皇帝干的事吗?历史上的曹丕,其实功勋不小,他完成了北方统一,平定了边患,确定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等等,在文学上也和父亲、弟弟一道并称“建安三曹”,所谓建安文学,大体上其实就是曹家文学。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2)

曹子建墓和纪念馆

这么一个人,会和后世一些禽兽皇帝一样傻吗?

汉魏时期的一步,其实是六尺,一尺大约是0.23米,六尺接近1.4米,那么七步就是接近10米。在10米以内写一首诗--又没有说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对于曹植来说那不会是什么难事啊?

就算杠精一下,是走七步成诗,曹子建也做得到啊?!

所以,这算啥,给自己留个恶名,但又奈何不了别人?曹丕他有那么傻吗?这简直就是自取其辱嘛。

回过头来说刘义庆,他为什么要那么写呢?

其实,曹操一家被黑,大家就是从刘义庆这里开始的,而刘义庆为什么要黑曹操呢?

因为他姓刘!没错,因为刘义庆是南朝刘宋的,根据《宋书》的记载,南朝宋的建立者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代。《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

在东晋时期,有一个叫习凿齿的人,曾编撰《汉晋春秋》,记述三国史事,以蜀汉为正统;将魏武列为篡逆。大概是在历史上首次提出曹操是“篡逆”。

刘宋王朝既然(自称)是汉高祖后代,对于曹家自然是不爽的,不管东汉末年烂成啥样,总之曹家是夺了刘家的权的。所以,可以想见,刘义庆对曹家也不会有啥好话,都有人提出曹家是“篡逆”了,那就顺水推舟往下推广呗。

于是在《世说新语》中,黑曹家的,不止“七步诗”,还有不少,比如: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容止第十四》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

如果这还没啥,还有更劲爆的,

“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 --《世说新语·卞太后鄙视曹丕》

曹魏一系,在《世说新语》中都有不少不那么好的描写。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

大概从这以后,到了宋代,由于官府牵头定性,更是大家贬低曹操,到了罗贯中手下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实在太出名,流传太广--曹操的反贼形象于是深入人心。有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曹操要是复活,找谁说理去?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3)

曹植影视剧形象

回过头来说七步成诗这件事,之所以流传如此广泛,大部分人几乎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相信。那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对于那个至高之位的向往,多么疯狂都是可以理解的,而这个故事正好可以迎合这样的场景所需。

二、洛神甄宓fú

《洛神赋》大概是曹植最为知名的作品了。

关于曹植和嫂嫂甄宓的“叔嫂恋”或“姐弟恋”绯闻,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闲聊中,都是最乐意涉及的八卦主题。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4)

洛神赋图局部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中注记说:

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

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

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於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

大概是流传最广的曹植做《洛神赋》的背景传说了。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5)

甄宓影视剧形象

曹植曾求取甄宓,却被大哥抢了,于是日思夜想,后来甄夫人被害,曹丕似也有所悟,拿出甄宓的金缕玉带枕给曹植看。曹植睹物思人,哀痛不已。在回家路上,洛水河上,仍是思念不已,天国的女神感动,于是现身相见。

只是这件事,要是仔细推敲一下,似乎也是站不住脚的。弟弟惦记嫂子,当哥哥的就算内心觉得对老婆有愧,又怎么会拿出她的贴身枕头来给“情敌”看?

曹植在《洛神赋》序中说:“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而历史上的甄妃,其实是没有留下名字的。不知为何,《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注列举了她兄弟姐妹的名字,却唯独没有她的名字。她一般被称为“甄宓”或“甄洛”,就是源自于有人附会曹植《洛神赋》是写给甄氏的爱情篇章。

清人朱乾在《乐府正义》中评论说,这篇其实是曹植借“宓牺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的传说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赋》。

注意,这个“鄄”(音juàn),和“甄”夫人这个“甄”,是不一样的字哦。

而“鄄”,是曹植的封地。黄初二年七月,曹植被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

甄宓与曹植的故事 七步成诗以及和甄宓的虐恋都是真的吗(6)

洛神赋图局部

至于,宓牺氏,则是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

也就是说洛神,其实是伏羲的女儿。所以,更有可能的是,这一切都是好事者的附会。

近现代,则有学者说《洛神赋》的主旨,其实是曹植悼念亡妻崔氏的,而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说:“本篇或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

而曹植提到有感宋玉《神女赋》之事,对于《神女赋》虽然是描写对于美人的向往,但主流观点认为其实那也是一种寄寓,是对君臣遏合的向往,或者广而言之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写在后面

最后,贴一段《洛神赋》,实在是写得太美了。

其形也,翩(piān)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yào)秋菊,华茂春松。髣(fǎng)髴(fú)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yáo)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nóng)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jì)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瓌(guī)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ěr)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xiāo)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chí)蹰(chú)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hǔ)兮,采湍濑(lài)之玄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