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玉兔的前世(玉兔姑娘的三颗心)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提到“兔子的怯懦”,用来暗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窘境。后来在《猫与兔》中,更是假借猫对作为相对弱势的兔子的欺凌与戕害来揭示旧社会小人物生活的悲惨。

西游记玉兔的前世(玉兔姑娘的三颗心)(1)

李玲玉版玉兔

无独有偶,《西游记》中的玉兔精也是这样的弱者形象。不过,她却并不是先生笔下的任人欺辱、宰割的“羔羊”。玉兔子姑娘在不同生活境遇的遭遇与应激反应,恰切表现了弱者面对生活的不公与机会时的灵动心思。

西游记玉兔的前世(玉兔姑娘的三颗心)(2)

兔子急了也咬人

《西游记》中的玉兔在被欺凌时,怀有一颗 “怨恨心”。孔子有言“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在广寒宫时,面对素娥仙子打来的拳头。知晓反抗只能带来更大伤害的玉兔选择了隐忍,同时也怀恨在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待到素娥投胎天竺国皇室,玉兔便也私自下界,将由素娥转世的公主摄到荒野,弃置一边。自己却变换成公主模样,窃取本该属于素娥的荣华富贵。这是玉兔的“报复心”。

西游记玉兔的前世(玉兔姑娘的三颗心)(3)

素娥

听闻唐朝长老西天取经路过天竺国,兔子精起了得道成仙的“攀附心”。按照《西游记》的说法,诸如金毛老鼠、玉兔等妖仙,如果能够得配圣僧,获取原阳真气,便可得道成为太乙真仙,就此长生不老。但小人物的贪心,往往不得天助,兔子精的图谋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如果不是嫦娥搬来太阴真星救命,聪明、乖巧、伶俐的玉兔就要不可避免地命丧金箍棒下了。

西游记玉兔的前世(玉兔姑娘的三颗心)(4)

太阴星君

无论是被欺辱时的“怨恨心”,还是得志时的“报复心”,甚或是见利忘义的“攀附贪心”,这些都属于弱者的“怯懦的心”。孟子强调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惜玉兔本就不是“大丈夫”,又能有什么办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