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场大劫(生活就像一场狩猎)

生活就像一场大劫(生活就像一场狩猎)(1)

生活就像一场狩猎,拿起长矛使劲干吧

原始时期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人类的祖先靠集体狩猎为生,在大森林里,披着长发,裸露着紫铜色的胸膛,穿着树叶避体的衣服,手持着木棍,长矛与野兽进行着殊死搏杀。那时为了生存,必须通力合作,过着天为被,地为席,茹毛饮血的的野蛮生活方式,没有阶级和贫富的巨大悬殊。

当然,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生产力也是一样,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伴随着私有制和剩余资产的出现,阶级随之慢慢的形成,产生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遂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发生。

自私和贪婪是人性的通病,统治阶级内部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总是勾心斗角,手足相残,弑父夺位的戏份不断的在每个朝代上演。

统治和被统治,压迫和反压迫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实力虽然悬殊,但一代代人们总是乐此不疲。也一步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不管怎么鄙视当时原始社会的野蛮和蒙昧,都无法否认狩猎时候,用石块敲碎野兽的脑袋,吃着带血的野兽肉,为古人保住了生命,也为现代文明发展保留着一点点可能性。

现代文明

今天,你我再也不像原始人一样,为了糊口,拼杀在大林莽里,偶尔有人开着越野车扛着猎枪到森林里打猎也不是为了糊口,更多的是想体味一下狩猎的刺激,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但是,狩猎的实质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呈现。

如果我们把单位看做狩猎场,那么去上班可以说成是去打猎;工厂里的机器设备、办公室里的电脑、打印机等都可以看做原始社会打猎时的木棍和长矛;各种的技能就是原始社会的狩猎技巧;而每月发给我们的工资或者说劳务费自然而然就是原始社会,人们通力合作,赖以糊口的猎物。

虽然现代的狩猎方式,听不到厮杀声,但处处危机四伏,紧张刺激。

为了获得更多的,更丰盛的猎物,人们绞尽了脑汁。有的去更好、更大的单位(完美的猎场)。

有的人努力打造这自己狩猎技巧,学习各项技能,证书,考取更高的学历。这样即使不能奔向大的猎场,也能在原有的猎场上,提升打猎的成功率,获得更多的猎物回报。

于是,一小部分有能耐的人,手持着更先进的狩猎工具,配备自己娴熟的狩猎技能在社会这个大猎场里,捕获无尽的猎物,自己一辈子享受不尽。有的选择继承给后代从而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富二代”。好多的“富二代”,习惯了接受喂养,从不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谋取生活所需的资料,祖先遗留的资产耗尽,也就风光不再,于是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而有些人选择,将自己捕获的猎物分享出来,贡献社会。于是我们将他们列为精神楷模,成为了我们学习的道德标杆。

另外一些人,不求上进,不能打磨自己的狩猎技能,被无情的仍在在社会的打猎场上,捡拾着捕猎高手们残羹冷食,悲惨度日。

贫富的差距也一步步拉大。

阶级到底存不不存在,不敢说。但隐形的阶级差别我想还是有的。有钱人更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好的技能狩猎,从而更有意愿复制这一成功的经验给下一代,如此循环,一代代的扩大自己的家族优势。而其他人想改变劣势,从根本上就处于劣势,需要三代乃至更多代人的努力。

所以年轻人,抓紧吧,为了生活,打磨自己的狩猎技巧,去社会的猎场尽情厮杀吧。

最后:感谢沈石溪老师的《雪豹悲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